1.
早上去公园慢跑两圈,然后去玩那些运动器材。大汗淋漓之际,偶遇同学。
原地聊了一会儿,然后开始顺着林荫小路走圈圈。始终围绕着“孩子”这个话题,谈及另一个同学的管理方式以及孩子的各种叛逆,两个人的观点诸多一致。
确实,这个同学对孩子的方式很多地方和我一样。很宽松,和孩子既是母子又像朋友。这样营造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很舒适。
而另一个同学则不然,她总是异常紧张焦虑,对孩子非常苛刻,以致孩子阳奉阴违,做了很多她不知道也难以想象的事情。
我说,我从来没有享受过父母的宠溺,所以我要努力把自己没有享受过的给儿子。
同学深以为然。确实,她也是那么做的。
其实,真的,管来管去管出仇。教育无痕,它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影响。整天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说教,任谁也是受不了。放学了迟迟不愿回家便是教育的回响。父母应当警惕。
舒适的圈子是一种自然选择,所谓恋家,必定是家比外面更暖更好,否则,有什么好恋呢?逃还来不及呢!
2.
就那么走走停停,在外面消耗到九点。但是和同学说说话,感觉好多了。
挥手道别,她说还要继续走走。我和先生出去吃了早餐。
九点,早餐店的人正多。给儿子带了一份,然后去市场买菜,回家。
这些日子出去都不带手机,不知道走了多少步,估计一早上怎么也一万多吧!因为很累。
看得出来,先生都有点儿烦了。尤其是快递员打电话的时候,儿子手机拨了几次都是静音,这让他非常不开心。他就这样,着火点很低。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觉得,反正事情会有解决方式。不能所有的事情都着急上火。
果然,到家的时候,快递全部收到了。是我和儿子的眼镜。
洗个澡,各忙各的事情。
3.
还是要继续劝自己,无关大是大非的问题,尽量包容。
吃过饭十二点多,儿子可以有一个小时午休。
他一进屋,我就定好了闹钟。然后倒在沙发上昏昏然。
大概是见我困了,先生没睡,一直看电视。直到闹钟响起,我让他去招呼儿子,他才起身。
一通山呼海啸把儿子喊醒,我心里有些不满但没有说出口。
孩子睡得很熟,轻一点唤醒不就行了么?乱喊一通,孩子心里得多烦躁。
还好,儿子过几分钟出来的时候,笑嘻嘻地跟我告状“他凶我”。
给水杯灌上新水放进书包侧兜,目送他下楼。
很难得,他顶着高三的压力报了满科的补课,每天还能这么开心。高中两年,考好考不好,始终都小蜗牛一样默默努力向前。这个心态,不急不躁,让我非常踏实。
念及此,多少不开心的事情也该烟消云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