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012196/c1a25f24a2b564a8.jpg)
好像已经有很久不怎么看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了,最近的记忆,好像还是“跑男”和“极限挑战”的前几期,印象里,在那个时候,电视台里播放最多,收视率最高的几档栏目,好像都是综艺类的节目。当然,各台热播抗战神剧的收视率也是一档不容小觑的类别。像俺爹,只要是打开电视,必然是抗战剧锁台,不管是新拍的,还是老片子,只要是抗战题材的,换台的动作也就停止了。
聊远了......
聊回那时的综艺节目,那一档栏目,咱就不提了,但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深刻的印象,就是每一位能够有实力站在舞台上,还能坚持到最后的那些演员们,在他们的身后,必然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这也是驱使他们面对未知与挑战,艰辛与困苦,能够走到最后的原动力。每当现场嘉宾要求他们讲述一下他们身后的故事的时候。一道追光,就会洒向故事的主角,随着缓缓而起的背景音乐,那犹如千斤巨石般沉重的麦克,在主人手中做着最后无力地挣扎,一个声音缓缓而出:我有一个悲惨的童年......
《球状闪电》看完了,为什么会联想到以前的那些以悲惨夺人眼球的综艺节目呢?因为这是我看完之后的两种感觉之一。另一种,是背脊发凉的感觉。
先说咱们的男主角,陈博士。首先,他有一个悲惨的童年,悲惨到亲眼目睹球状闪电将他父母化为灰烬,而无力施救,在成为孤儿之后,就把研究球状闪电做为了自己前行的方向,要凭自己之力探寻父母死亡的秘密。但他在面临探秘与伦理道德的选择时,他宁愿选择放弃继续探秘,也不愿继续挑战自己的底线。甚至可以放弃以往所学,而去“享受”平凡的生活。
再看咱们的女主,林云。首先,她有一个悲惨的童年,本该享有童年美好家庭的她,因为一种特殊的武器,致使她的母亲痛苦地牺牲在了前线。不会当父亲的父亲,把她带到了军队,和士兵们一起长大,十岁的她就熟练的使用各种武器,并且还能在练兵场上获取全体士兵的羡慕与掌声,那时候的她就已经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探寻“杀人武器”的好奇之心了,对于所有已知的,和未知的,只要是可以研发成新型武器的科学知识,她都有着一股誓不罢休的执着之力。这也就说明了,当军队已经下令,禁止继续研究球状闪电的“核聚变”后,林云的那种过激的反映,也才最终造就了那个让我毛骨悚然的结局。
书,是好书,结局吗,有兴趣的,自己去看看。看看当你看到丁怡抽屉里的那张照片时,是什么反映?是微笑?还是背脊发凉的毛骨悚然?看到那朵美丽的蓝玫瑰时,你是什么反映?是微笑?还是一种“顿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