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所述东野圭吾为将推理进行到底,有些不择手段!这本书,起先读起来,感觉乱成一团糟。开头分割成好几条,看似不搭噶的线索。
然后慢慢的几条线索,随着主人公的的视角,渐渐靠拢在一起。熟悉推理套路的读者,若是用心思考,应该不难猜出部分剧情。
其实谜底就在谜面上,书名《梦幻花》已经交代了“梦”“幻”二字。说白了就是告诉我们一切都假的,所以不必太认真。正如曹雪芹告诉提前就将答案告诉我们一个样,“真事隐”“假于存”。但是怎么说呢,作者越强调它是假的,读者越努力的想要在这假中来找出点什么?
牵牛花是开不出黄色花朵的。但书中秋山周治这位独居老人确将它种了出来,紧接着他就被人杀害,牵牛花不翼而飞。故事随着被害人的孙女秋山梨乃和蒲生苍太的视角,真像一点点的得以展开。但是这真像却没有杀人凶手的任何线索,只是告诉我们那朵花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一些不堪回首的陈年旧事。
而凶手只在最后几章,突兀的就被警察查的一个底朝天。
读到这里读者不免特别的疑惑,作者在搞什么?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凶手原来是他。当然虽不太满意这样的结局,但是好歹还能接受,毕竟推理小说要的就是这种猝不及防。
假如读者若此时就将书本合上,不太满意的嘟囔着去睡觉,那么就将整本书的精髓遗落在书中,我想这也是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
首先牵牛花开出了黄色的花朵,被众多的花朵爱好者以及专家认定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这只是偶然的变异,是极少数的个例。而且判定即便开出,也不纯,一定参杂着别的颜色。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普通人若能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在大众的眼中同样也是不可能,也是变异的怀胎!
殊不知人家根本就不是变异,人家原本的种子就是黄色花朵的种子。为何不能开出黄色花朵?
再有文中结尾处提到另一个话题。
这个世界上,有所谓的负面遗产,如果这些负面遗产会自然消失,当然可以不予理会,但如果无法消失,就必须有人继承。
我想,我们习惯了接受别人的赠予,我们认为理所应该!无论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安逸太平的生活,还是父母操劳一辈子留下的存折。
反之又会怎么样呢?就如书中所说的那种负面遗产!嫌弃父母没有给自己留下一副好牌,而拒绝赡养老人的几乎四处可见。
早些年出外留学的高能人材,只因贪图国外的优越条件,不愿回国建设的他们,不也是在拒绝接受负面遗产吗?还振振有词的说全是靠自己的努力。
你努力不假,但又是谁给你创造这种环境?是谁培育了你?还是你打娘胎里出来就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而无所不能?
我觉得东野作为一个推理小说家,并不只是一味迎合读者的阅读快感,而是选择这种说教似的阐述一种社会现象,这有着一种作为公众人物,敢于跳出来说话的精神。仅此一点就值得许多人深思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