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衡水4月24日消息正是四月,春暖时节,我们节目的话题就在青绿的田垄上,说说现代农业,聊聊三农变化,《政务直通》走进河北衡水。
【片花】:古属漳河、黑龙港流域的衡水,书经有载,取洪水横流,患难于中国之义。昔日旱涝多灾、盐碱严重。时光变迁,在448万勤劳的衡水人手中,这个河北最大平原如今丰产肥沃,生机勃勃,水禽翔集,一派氤氲水汽……这里有华北第二大淡水湖,是国家级湿地和鸟类保护区。吨粮田、高产田、崛起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衡水的新标签。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个拥有古老农耕文明的传统农业地区,正在演绎着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壮丽诗篇。
挖掘农业“富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政务直通》走进河北衡水,对话衡水市委书记李谦。
主持人:我身边就是今天《政务直通》节目的做客嘉宾,衡水市委书记李谦。李书记,欢迎您!
李书记: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李书记,我们今天的话题和农业有关,知道您有不少在河北其它地方甚至基层工作的经历,河北本来就是北方的农业大省,但是各个地方的情况是不是也很不一样?
李书记: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历史、地理等条件不同,各个市之间,甚至是相邻的县之间,农业发展的情况也是有差别的。
主持人:您到衡水工作之后的感觉是怎样的?我们在衡水聊“农业现代化”,按您的理解,怎么才叫“农业现代化”?
李书记:我理解,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手段,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具体的标志有这么几点:一是生产技术要先进,二是经营规模要适度,三是生产竞争力要强,四是生态环境要可持续。
我在县市区工作时间比较长,也见证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70年代我国农业生产还比较落后,主要靠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不高,人们尽管起早贪黑,但收成却不尽人意。80年代,随着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近年来,一些地方又打破了一家一户单独农业生产的模式,把土地集中起来耕种,推行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探索走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
衡水历史上洪、涝、旱、碱四大灾害频繁,土壤瘠薄,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温饱问题一直是困扰全市人民的首要问题。盐碱地、土坯房、糠菜半年粮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经过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勤劳的衡水人民在盐碱地上种出了一个农业大市,目前,衡水有耕地850万亩,人均近2亩,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衡水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棉花生产基地和京津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农业生产跨入全省先进行列,粮、棉、油占有量均居河北省第一,每年为国家贡献商品粮在20亿公斤以上。但是农业大市还不是农业强市,“农”的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现代农业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去年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到我市调研时提出,农业是个“大金矿”,农业园区是“聚宝盆”。我们也感到,农产品需求是刚性需求,现代农业是朝阳产业。对衡水来说,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应该重新审视,农业不仅是基础产业,也是能使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产业。衡水发展的优势在农业、潜力在农业、希望在农业。为此,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意见》,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主持人:这些年,大家似乎已经形成一个习惯,关注农业的话题,首先要看看“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内容还是很丰富,涵盖粮食安全、发展可持续农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若干问题。既然关心农业发展,想知道您看到这么多话题的时候,李书记,您最关注什么?
李书记:中央一号文件是指导“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勿庸讳言,粮食安全、发展可持续农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几个方面都很重要。对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问题。发展可持续农业,同样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但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感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这两个方面顺利实现的一个重要保障,是一个切入点。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应该说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给出了破题之策,就是以解决地怎么种为导向,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就衡水而言,土地制度改革尤为重要,河北省委、省政府已把衡水市作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要求我们要在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上迈出新步伐。在这方面,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明确底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依法维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在这两点基础上,放活土地经营权,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农民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中解放出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主持人:你刚才讲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也是农民朋友,包括许多关注农业的朋友,大家都关注的问题。我们来之前就知道,在河北很多地方,包括衡水,不少农民正经历土地流转。我们先来认识一位咱们衡水当地的农民朋友,听听他的故事:
记者刚走进河北津龙公司的生猪养殖场,正碰上60岁的饲养员高洪涛满载着一车的菠菜进大门,我们迎面拦住了他。
记者:拉的什么啊这是?
老高:拉的菠菜。
记者:菠菜干嘛用啊?
老高:喂猪。我一个人从西南角到西北角管40多圈,100多头。
听说记者是来采访土地流转的事,老高立刻兴奋起来。
记者:你有什么感觉啊?以前是种地的农民,现在等于上班了。
老高:是,上班哩。双丰收啊咱。家里咱的地承包给人家,一亩地好几百,在这里咱又挣1500,收入得高一倍啊。
老高家里有13亩地,几年前已经全部流转给津龙公司,孩子们外出打工,自己也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来到津龙工作,既减轻了孩子们的负担,还多了一份收入。
津龙公司所在的贾吕村村主任李振华是地道的庄稼汉,他家的16亩地全部流转给了津龙公司。他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帐。(出录音)小麦打一千斤、玉米打一千斤,小麦一亩地连化肥带农药投资就得600块钱,玉米这一块起码投资300到400块钱,最好了落个千数块钱,还得说农民的工全都不打数。现在公司一亩地就是一千块钱了,旱涝保丰收,现在国家补贴粮食补贴加上综合直补乱七八糟全都给户家了。咱这村里50多岁、60来岁的全都在这打工,喂猪的、喂牛的、干零活的,一个妇女在这一天挣50 ,一个月就1500,你在这干上十个月或者十一个月的,一年最少挣15000块钱。
主持人:刚才这位老高,虽然60岁了,但是生活因为土地流转彻底转了个身——不种地了,干的活和以前完全不同。在衡水,像这样土地被流转的大概有多少?
李书记: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近230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近30%,位居全省首位。这两年,我们的土地流转速度还是很快的,去年的增幅是10.5%,全市3000亩以上规模经营主体有47个。今年以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已经流转了16.6万亩。这说明了农民对土地流转,由原来的不理解甚至是抵制,变成了现在的积极参与,由要我流转变为我要流转,为什么,主要是农民确确实实从土地流转中尝到了甜头。
主持人:土地流转,刚才这段录音里面,大家都听出来了老高生活发生的变化——收入有保障了,挣钱比过去多。但是我也好奇,毕竟土地流转在很多地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在衡水,这个过程一直很顺利吗?里面有没有困难?
李书记:开始的时候,困难是有的,因为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要想在一朝一夕改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搞了许多调查研究,搞清楚农民在想什么,盼什么,顾虑什么,搞清楚了这一点,再对症下药,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和农民座谈,我们发现,现在农民种地基本不怎么挣钱,但仍然坚持留着自己的土地,就是想有个保障,只要保证了他们的利益不变,农民对土地流转是愿意的、支持的。我们帮农民也算了一笔账,如果农民自己种玉米、小麦,每亩地一年只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按人均两亩地计算,每人年收入2000元左右,还不包括劳动力成本的投入。土地流转以后,农民可以有两份收入,一份是土地流转收益,一份是在流转企业打工的收入,每人每月至少收入1500元左右,一年下来,流转后的收入是流转前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帮农民算清了经济账,接下来就是要顺势而为,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宣传和典型示范,引导农民自觉地自愿地去流转土地,看到周围的人、周围的村通过土地流转尝到了甜头,农民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通过土地流转,把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不仅加快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而且有效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民增收。2013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5%。
各方面带来变化的不仅仅有农民,还有企业主。大家说了这么多好处,土地流转这件事,他们怎么想?还是来听听当事人怎么说——
贾连海:土地流转以后,靠大户来种植管理,大户靠的是科技和农机,我觉得潜力非常大,机械化程度还得要提高,现在有技术的、年轻的农民都出门打工了,家里光剩下上岁数的人,大型农机具他不行。
主持人:我们听到的这位是河北津龙公司董事长贾连海,他的难处是没有足够的青壮年劳动力。看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当中,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您有没有注意到?
李书记:刚才老贾说的这些问题,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逐步完善。土地流转之后,还要注意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吸引更多的有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投入到规模农业生产中来。
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如盲目圈地,一哄而上,改变土地用途等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专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全市11个县市区、114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并实行土地流转合同制和登记备案制,全市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达到92.8%,规范了流转行为。我们还加大了对土地流转的考核力度,把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几个方面综合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土地流转的重要指标,保障土地真流转,真见效,农民能得到好处、尝到甜头。
节目进行到这儿,我们得请出今天的一位场外观察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温铁军教授。
主持人:温老师,现代农业,我们正谈到土地流转的话题,在衡水或全国很多地方,现在大体经过的状况,就是农民从自己种地到规模化经营这样一个过程,您觉着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温教授:土地流转政策,是在1984年全国推进大包干,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中央都在强调,在家庭承包之后,要想解决土地分割细碎的问题,就要鼓励农民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在八十年代制度改革实验中,也在很多农村基层实验过如何推进土地流转,也在县乡两级建立过土地交易所或者说土地流转的中介机构,所有这些情况在八十年代一直到现在大约三四十年的时间是一个进行时,一直在进行着。
从面上情况看,八十年代土地流转总量占耕地总量的比重大约不到百分之十,到九十年代推进产业化,上升到百分之十几,到现在上升到百分之二十几。通过三四十年的发展,尽管有了一定的比例了,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实现了流转,但真正实现我们一般要求的规模经济的土地规模,总的比重还不是太高,数量也还不是太多。
主持人:那么能不能这么理解,土地流转现在是一个正在推进当中的过程,现在离土地流转实现更大规模的效益还有一段路要走?
温教授:应该说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吧。我们在强调流转土地的同时,也要强调提高农业的外部规模,把涉农的相关领域的规模经济逐渐提升起来,日韩模式都是通过综合性的合作社,我们希望土地流转主要集中在村内的合作社,当然不是说不可以让外部的产业进来,但外部的产业进来一定要慎重,在维护农民利益不损失的情况下,比如说农民是否有股权哪,农民的租权是否有保障啊,等等,在中央政策层面上对这个问题是慎重的,一方面鼓励流转,一方面特别强调保护农民利益,这个恐怕是并重的事情。
主持人:李书记,刚才我们已经说到现代化农业当中发生变化的这个核心——土地流转,也说到了一些集约化生产、经营的单位。我们知道现在在衡水,有不少的家庭农场、还有合作社,甚至这两天在采访当中还听说了一些农业的专业公司。我这两天还在衡水学了一个词,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在衡水,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李书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区别于传统小农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和发展方向。在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去年我们提出:以加快发展法人农业、规模农业和科技农业为切入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体工作中,通过各种扶持措施和考核激励办法,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导工商资本向农业转移。目前,全市注册家庭农场1413家;注册农民合作社9400多家,位居全省首位。枣强县恒润集团本来是做多基复合材料的,近两三年涉足现代农业发展,政府做规划、搞服务,企业靠市场机制,投资近亿元流转了近万亩地,发展设施农业,实施规模种植,农民得到了好的收益,企业有了利润。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关于农民合作社。我市饶阳县是全国最大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年产葡萄2.6亿斤,产值达20亿元,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成功地发挥了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其中有个春光葡萄合作社,就有棚室2100个,葡萄生产基地3600亩,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葡萄种植,总规模达到1万多亩,这个合作社按照绿色食品的要求组织生产,建立了占地10亩的葡萄批发销售市场和营销体系,生产出的葡萄价位每公斤比社外高出2—4元,社员户均年收入达到9万元,带动群众增收3000多万元。2013年销售葡萄9600吨,年销售额9000万元。像这样的合作社,我市还有很多。
刚才在节目当中,我们连线了一位场外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的温铁军教授。其实温铁军老师和衡水还另外有一个联系——衡水枣强县大营镇芍药村正好是他长期和学生们调研的地方。
主持人:温老师,我们刚才正说到衡水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您在芍药村调研过,我们现在了解到芍药村的情况,全村将近1700多亩地全部都流转了,现在他们村里边是搞股份制,80%的收益是给村民来分红,以您的观察和以前调研的情况看,芍药村的经验可以做更普遍的推广吗?
温教授:从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有以村为单位的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股份合作制,那个时候的有关文件也一直在推广这种方式,不过就是把土地从实物形态转化为了价值形态,它可以让多数人分享土地集中、土地流转所产生的收益,比如象广东南海,因为土地股份化了,一年有60多亿的土地收益是在南海乡、村、户做分配的,类似的例子就是咱们枣强县的芍药村,也是把土地做成股权,然后统一对外招商,招商产生的收益是村和老百姓分配的。我们觉得,以合作社作为土地股权的持有者,来统一对外谈判,也许会有利于让当地的利益得到更多的保护。
主持人:我们刚才讲到这些衡水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说实话,这样的农村、农业是我来衡水之前了解不多的,也就是我们从田间地头直接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在衡水,农民的产业是什么样的?要是专业一点的说法,应该叫“农业产业链”?
李书记: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不仅要让农民有生产环节的收入,还要享受到加工环节、销售环节的收入,形成农产品的产业链,也就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可以说是衡水农业的一大特色。去年以来,我们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用工业化的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全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2.7%,位居全省前列。主要做了育龙头、建园区、塑品牌三篇文章。
育龙头,就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手抓无中生有,一手抓有中生新。这方面,我们依靠良好的环境招来了汇源、雨润、鲁花、蒙牛、华都、首农等一大批产业化项目。对本地已有企业促其做大做强,发展高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老白干、养元六个核桃、津龙等本地企业也迅速发展壮大,养元公司出的六个核桃去年纳税就达到了7.4亿元,京安集团、东方绿树、永生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全国全省同行业领头雁。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业生产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汇源公司每年消耗水果5.7万吨;鲁花公司每年消耗花生25万吨;老白干公司每年消耗高粱4.5万吨、小麦1万吨;养元公司每年消耗核桃仁4万吨。现在,全市农业产业化规模企业达450多家,其中有3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有43家省级龙头企业。
建园区,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是聚宝盆。我们加强规划指导,要求每个县市区都重点打造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全市涌现出武强北大洼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景县津龙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饶阳众悦万亩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平京安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景县津龙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探索出集粮食种植、饲料生产、畜牧养殖、食品加工、沼气发电“五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形成了一个无污染、低消耗、低排放、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园区。
塑品牌,就是全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品牌。我们一方面鼓励企业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强宣传,树立形象,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全市共注册农产品商标965个,4个中国驰名商标,15个河北省著名商标,10个河北名牌产品,8个河北优质产品。
主持人:有了产业化的品牌,今晚我们也已经说了衡水的一个名片“京南最大菜园”,不少农民做的是“设施农业”,种的是蔬菜大棚,想知道咱们农民朋友在这方面,收入怎么样?
李书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围绕着打造京津“菜篮子”基地下功夫,为服务京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产生了饶阳蔬菜、深州蜜桃、阜城漫河西瓜、安平斯格猪等特色品牌。比如饶阳的蔬菜,现在种植面积有40万亩,日供京津蔬菜就达200吨以上,北京新发地的蔬菜10%左右是饶阳县供应的,饶阳县也号称京南第一大菜园。我们全市的蔬菜种植面积有17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的面积有88万亩。设施农业是个富民的好项目,收益非常好,饶阳县有个南北岩村,过去是个贫困村,2008年的时候人均纯收入只有700元左右,搞这个蔬菜大棚之后,每座蔬菜棚室能带动群众增收3到5万元,到2013年,南北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致富后的群众,自编了一段顺口溜:“种上一个棚,当年就脱穷;卖完两棚瓜,小车开回家;一户三棚菜,小楼都能盖。”据最新统计,全村有290多辆小汽车,有60多户在县城买了新楼房。
主持人:衡水的农业产业化,已经有了这么多的知名品牌,有了这么丰富的农业产业。李书记,您到衡水工作以后的感觉,什么样的道路,是更适合衡水发展的?
李书记:衡水是欠发达地区,没有矿产资源,但我们拥有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衡水湖,被誉为京南第一湖、京津冀最美湿地和东南亚地区“蓝宝石”。应当讲,生态资源是衡水最大的资源。为巩固和放大衡水的生态优势,我们在抓好衡水湖湿地恢复和保护的同时,在全市确定了到“十二五”末实现“一人一亩林”的目标。这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强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因为造林绿化对保护生态、涵养水源有很大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替代的。对农业本身而言,造林绿化也是调整农业结构的客观需要,种树本身就是产业,也能产生很大效益,种树比种庄稼更合算,还可以向加工领域延伸,增值空间很大,老百姓也很踊跃。仅今年春季,我们通过市场手段种树16.8万亩,目前全市造林绿化450多万亩,其中优质果树109.4万亩,年产果品152.8万吨。全市共建成千亩以上生态片林160个,万亩以上生态片林7个。可以说我们提前一年半实现了“一人一亩林”目标。
为进一步改善首都周边生态环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在全市谋划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涵养地下水源。中央和河北省把我们作为试点,已经开展了前期工作。我们通过引、蓄、调、节、管五个方面,到2017年实现压采地下水8-10亿立方米,逐步修复地下水生态环境,为绿色崛起、生态振兴提供有效支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贡献。
主持人:“一人一亩林”,这是让大家都听起来心里透亮、舒服的理念,而且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有各方面的优势,可借力。
李书记,我们今晚讲了各种理念和实践,最近大家都都在讲“京津冀一体化”,现在在河北,这恐怕是最热的一个概念了,对衡水的农业发展,会有什么带动吗?对衡水来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主动利用这个发展趋势?
李书记:应当讲,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衡水跨越赶超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机遇。从我们河北来讲,我市虽然离北京、天津偏远,但生态优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在强化生态保障、承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衡水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为此,我们提出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确立了“一枢纽、四基地”的功能定位,即发挥衡水内陆交通十字交叉优势,打造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发挥衡水现代农业优势,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依托衡水湖湿地资源优势,打造京津生态屏障保护基地;依托衡水特色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加强与京津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央企、高校的技术合作,建设京津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依托衡水基础教育和生态优势,建设京津教育医疗、休闲养生功能疏散基地。
现代农业是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服务首都需求与衡水跨越赶超的重要结合点。目前,衡水的农产品主要供应京津。下一步,我们一方面在服务上下功夫,为京津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巩固京津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地位。一方面,制定有针对性地政策措施,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搞好产业承接,力争引进一批京津现代农业项目。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直播间设在河北衡水,邀请到衡水的李谦书记跟我们一起聊农业现代化,听了方方面面的变化。
正在听到的这首歌大家都熟悉,但听众朋友可能不知道,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的词作者晓光就是衡水人。这个希望的田野,也是衡水人一直骄傲的田野。
李书记,正是春天,咱们今天这么生机勃勃的话题,关于农业,您觉得对衡水的农业来说,未来最大的“希望”应该是什么?您觉得,对衡水的农民来说,现在他们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李书记:衡水的特点是政府财政不富,但是老百姓不穷,过去人们印象中的“盐碱地、土坯房,半年菜、半年粮,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衡水老百姓的人均存款在全省排第五,百人小汽车保有量在全省排第五,应该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不低的,开着小汽车下地干活的农民不在少数。这也说明农民正在富起来,农民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
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老百姓的殷切期盼。正在富裕起来的农民,改善自身生产条件、生活环境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上下了很大功夫,力争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去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以805个村为重点推进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饮水安全、民居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五大战役”,投入也是很可观的,达到了16.5亿元。目前全市共建有83座集中供水厂,自来水的普及率达到70%,实现了全天24小时供水,农民吃上了卫生、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全市村庄完成了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四清”任务,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今年,我们又确定了142个重点村,继续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计划年内完成饮水安全、道路硬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15项任务,基本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争取早日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具体到衡水来讲,更要把现代农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夯实“农”这个根本,发挥“农”这个优势,做大“农”这篇文章,尽早地实现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的根本性转变。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欠发达、非资源农业地区跨越赶超的路子,过老百姓过上更加殷实富裕的日子。不久的将来,一个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新衡水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主持人:关于农业现代化,我们今天聊天的参照样本选在中国北方的农业大市河北衡水,这个田埂上的话题,应该还有更多给人期待的讨论,感谢大家收听这一期的政务直通,非常感谢李谦书记做客直播间。
李书记: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