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就我们今天的了解,知道他出生在隋朝。一个学术氛围很浓的家庭,只是小时候家庭巨变,在隋大业八年,玄奘十岁的时候于东都洛阳出家。先后在洛阳、长安等学习佛法,至唐朝初建时期已经已经是一个颇有建树的佛学大师。 当时现存的佛法无法满足玄奘是,他萌生了去印度求经的想法。
当时唐朝初建,北方的突厥威胁着唐帝国的安定,丝绸之路已经中断,在加上当时唐帝国并不允许出西域,因此玄奘想要去印度是难上加难。
在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带着一只猴子和一头猪、一匹马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真实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相传玄奘为了偷跃唐朝西域的边境,得到了一个西域商人的帮助,玄奘还为其摩顶受戒。大约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把这个异域风情的商人想象成了猴子。
玄奘西行印度时走的是丝绸之路的中道,即从玉门关出西域,经过八百里无人烟的沙漠到达新疆,然后穿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又向南翻越兴都库什山达坂进入印度,最后到当时印度最大的佛山那烂陀求经。
在印度玄奘收到了热烈的欢迎,那烂陀的主持亲自为他讲经。他在那里学习了数年之后,在佛陀的故乡享誉盛名,被尊为智慧的化身,但是在阔别长安十数年之后不顾印度的挽留毅然选择了回国。
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为了纪念母亲所建造的,建成后玄奘任第一任主持。玄奘为了供奉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舍利,仿照印度佛塔亲自舍利了大雁塔。
玄奘回国后根据唐太宗的要求,由他本人口授弟子辩机笔录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此后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大慈恩寺中翻译佛经,他生命最后的时间留给了翻译事业。玄奘及弟子一声翻译出典达75部,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也许我们现在无法理解人怎么会有如此毅力,这种信仰值得尊敬,纪录片《玄奘之路”》里有一句台词:“佛祖成名时,我不知流落在那里,为何等到佛法凋零时我才来到这里。”
玄奘留给后人的是无法想象的,他这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古印度历史的重要依据(印度人没有记录的喜欢),没有这本书印度人无法重建他们的古代史。很多探险家则根据这本书,探索了一个又一个的考古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