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节刚过,弟弟的家具厂为了拓展业务,急需招聘一个管理人员,我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正好待业在家,他之前做过水酒批发公司的经理,于是便推荐同学在弟弟厂里担任经理,弟弟高薪聘入。
可不到两个月,弟弟和弟媳对同学的工作能力就表示怀疑。我一边安抚弟弟、弟媳,叫他们给同学一点熟悉业务的时间,一边旁敲侧击地跟同学沟通,以期有一个比较愉快的合作。因为从我与同学多年的交往来看,同学是一个做事靠谱的人,值得信赖的人,不是弟弟和弟媳眼中的自由散漫、无能的人。
可半年过去了,弟弟和弟媳对同学的成见有增无减。同学在业务的拓展上除了他所有亲戚朋友的家具购买收入囊中以外,并没有发展到其他客户。同学觉得尽力了,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了。可弟弟、弟媳看来,仅仅靠有限亲戚朋友的购买,没有可持续性,对他们厂的发展几乎没有帮助。
很快一年又过去了,弟弟、弟媳对同学工作能力几乎完全失去希望,但碍于同学是我推荐到他们厂的,不便直接提出解聘。也因为我对同学的良好形象没有坍塌,我一边与同学沟通,让他为弟弟的家具厂尽心尽力、同学当面应承,一边建议弟弟、弟媳多看看同学的优点,静观其变。
因为去年年终弟弟没有辞退同学,所以新的一年,同学还在弟弟厂里当经理。但弟弟对同学分管的业务做了调整,叫同学管理零售业务,薪资结构也做了调整,将原来的固定月薪制改为每月底薪加年终总目标考核提成。弟弟以期通过这种方法减少自己的损失,激励同学的工作积极性。
可情况并没有任何改观,根据弟弟、弟媳的反映,同学非但工作能力不行,就工作态度都比去年更差了,同学经常不遵守厂里的打卡制度和坐班制度。我与同学沟通时,同学虽然承认自己的失职,但更多的是说弟弟、弟媳的团队建设和激励制度有问题,并不深入地直面自己的问题。
其实,我与同学没有共事过,只知道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比我强,为人又诚信友善,所以推断同学做事能力不错,觉得经营管理弟弟的家具厂应该没有问题,以致后来弟弟、弟媳说同学的问题时,我总有点不相信那是真实的情况。
回观我与同学多次的交流,最后并没有触动他真正地为弟弟的家具厂的发展在行动上做出应有的努力,甚至连最根本的制度都没能遵守,同学的良好形象在我心中已坍塌过半。
现在看来,同学可能真的不是一个做事的人,让我明白做人和做事是两个不同的纬度。
这一年半以来,我常常夹在同学和弟弟、弟媳的冲突中间,不时陷入焦虑。
原本我是要找一个人给弟弟家具厂的发展解决问题的,而结果问题没有解决,却又出现了更烦人的问题。
原本我是要帮助同学找一个够大的平台,让他实现价值的,可最终让他狼狈不堪。
原本我只想做他们的贵人,现在我倒有点成了他们的罪人。
此时,我突然想起李笑来师关于投资的建议——“不懂不要投”。我是不够懂同学的,我也没有特别懂弟弟、弟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