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抹除“吵闹”标签,拥有独立自主的正确判断;同步国内外文明行为;在不同的场合,把握合适的嗓音,才是关键。
近日,英国著名主持人在中国乘坐高铁时,遇到一名男子大声打电话,持续了四个小时。被打扰的他,将自己的处境拍成视频。在视频中,他无声地对着镜头做了多次“Shut up”的口型。
随后,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引起网友热议。虽然一些网友认为主持人没有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反而拍视频表达不满的做法欠妥,值得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高铁车厢内大声打电话的做法确实影响了其他乘客。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出境游玩的人数节节攀升。当然,也带来了问题。
中国人喜欢热闹,喜欢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一起浩浩荡荡的出行,有说有笑。这难免会在一些安静的公众场合显得格格不入,引起很多外国人对中国人喜欢吵闹,嗓门大的印象。
由于中国人在公众场合音量过大,与前来劝阻的人产生争执,甚至肢体冲突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更加深了外国人对中国人吵闹、不顾他人感受的偏见。
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人口相对均匀分布在农村,地广人稀的特点,加上科技不发达带来的通讯手段单一,很多时候在田地里,与距离较远的人交流,隔空喊话是最方便的。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城镇化开始推进,人们开始从相对分散的农村向相对集中的城市开始转移,再加上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促使城市中人口密度增加,加剧了安静需求和交流渴望之间的矛盾。
由此看来,中国人大声说话是有历史原因的。很多人纷纷将其归咎为一种“文化”,认为是理所应当,那个英国主持人应该尊重我们的“文化”。
可事实的确如此吗?抛开他英国人的身份,我们可以看到,大声打电话的行为确实影响了他人,妨碍了他人享受安静的权利,将自己的方便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难道这还是我们需要传承和适应的文化吗?
让很多人会感到吃惊的是,在像英国这样的欧美国家车厢内大声打电话的人也并不是少数。许多人纷纷开始指责英国主持人,他们自己国家的人做不到,就不要对其他国家的人指手画脚了。
在道德问题上,我们需要有独立自主的判断,树立信心,不能犯“拿来主义”的错误,切忌以其他国家没有做到的借口,为自己不文明行为开脱。
日本媒体曾做过一项实验,想要检验“中国游客是否真的很吵”。他们挑选了三家分别以白人用餐为主、中国人用餐为主、日本人用餐为主的餐厅进行测试,竟然发现以中国人为主的餐厅内和主要为日本人的餐厅音量相差不大,反而是白人为主的餐厅分贝数明显高于前两者。
最后,这家日本媒体得出结论,“中国游客都很吵”的确是一个存在偏见的固有成见。
这个结果与固有观点以及平日的所见所闻并不一样,难道是日本媒体的实验不具有普遍性吗?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中国的游客,在出国前了解了出国旅游的注意事项和当地的文化风俗,在旅游期间会收敛自己的行为。而很多游客回到国内就会原形毕露。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中国人是在某个场合使用了错误的说话音量,打扰了其他人,没有注意根据说话场合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音量。
由此看来,独立自主的正确判断是思想基石,将文明行为常态化是重要保证,控制自己的音量是有效手段,三者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才能将“中国人吵闹”的成见抛弃在历史的尘埃中,树立中国人新时代的文明形象,让尘封的文明古国熠熠生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