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陪伴 共同抗疫
2020年鼠年,我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寒假。在除夕夜千家万户还齐唱节日诸歌,歌舞笙箫,除夕过后立刻随着疫情的爆发紧张的气氛悄悄蔓延每一个人心间,人们表现出不同得关注方式,可能是默默的关注和担忧,可能是高谈阔论的发声和采取行动的支持,那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呢?需要知道吗?怎么了解呢?教师们都得做些什么?
现结合疫情期间的感受和经历,对近期的工作的一些感悟。
1.满足幼儿的需要,从意识需要开始
指南中提到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什么是孩子们需要的?而不只是求的。感知生活,融入社会,适应环境,是孩子需要的。在年初的时候,我从网上看到一篇安潇发的公众号,作者写了一本绘本,告诉孩子们2020,这个春节发生了什么?发布日期1月24号,正是除夕那天,作者时事回应速度如此之快,让我感到震撼和惭愧,作为教育者都没想到要结合事件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理解。就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刚开始意识到,还有我们的孩子们需要关注,他们也在感受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家长引导孩子们也了解时事,关注生活,感知社会上发生的事,这才能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
2.把握合理教育理念,思辨的方式看待教育
在半个月前可能老师们也看到了教育部发布的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并且,强调严禁幼儿园开展网上教学。当时幼儿园正在准备快乐陪伴。之前的认知就会有所波动,有些老师可能和我一开始一样对于幼儿园开展快乐陪伴理解为课。因为我们都是将课理解为了侠义的课程。我们都说一日生活皆课程,现在反过来理解,也即是课程都在生活的每一天当中。孩子每天都在生活,离开了校园就不学习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们也知道生活既教育。在异常时期更应该捉住时机,引导幼儿对生活的感悟,习得常识,养成良好习惯。只要明白文件背后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不增加孩子负担,剥夺幼儿自主权,迫使机械化完成任务。),把握合理的教育的方向和理念,就不会在抠字眼上纠结不前,因此我们不做强迫,只是对家长进行一个引导幼儿居家生活的指导和参考。
3.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1)快乐陪伴
快乐陪伴的内容,不是光单纯的完成现阶段教育目标即可,那我们的孩子就不发展了吗?阶段目标就停滞不前了吗?我们根据当下实时进行引导,比如结合绘本让幼儿了解当下病毒发生的原因,了解新冠病毒长什么样子,我们应该如何防护,知道医生的辛苦,激发感恩之情,并从中引发,了解谁在保护我们安全,关于我们的身体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各项关于疫情、了解病毒、防空病毒的活动内容当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实现了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这对我老说也是一个启发,即可理解为,内容可变,逻辑不变,习惯和思维任何时候都可培养。
并且快乐陪伴录制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进修和学习的过程,学习了媒体软件的用法,并且在一遍遍录制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教条哪里不好,还需改进。
(2)家访交流
虽然说是要求的家访,但是我认为即便是没有制度的规定,我们教师在这种特殊时期,一定及时了解幼儿动态和关心他们的状况。关心身体和心理状况。通过交流可以知道家长在家是如何引导的,根据家长引导的行为(如孩子们作息规律改变了,家长在家教授汉字、教授数学算数等)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者说了解家长们关注的是什么对日后工作的开展好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并能够增加教师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温暖的关怀,信任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