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骨子里的伤感,还是离家时分的怅然。初中的那三年,每个周末下午返校的时候,都莫名地伤感。最怕走出家门时抬头一望就是夕阳,现在想来当时的余晖应该是美的,我却在美丽的余晖中无限伤感。
那时候,母亲在哪里呢?她可能坐在我家大门对面的小卖铺门口,和村里的女人们闲聊;有时候,她在家里忙着什么。
总之,每到那个时候我就很希望母亲能走到我的身旁,给我的包里塞点咸菜馒头什么的。每周回家一次返校的时候,同寝室的女生包里总是鼓鼓囊囊地装满了咸菜、油饼、馒头之类的吃食。
但母亲只是坐在那里,看着我笑笑,然后悠悠地问一句:要上学去了?
有时,坐在她旁边的人先问了这句话,她就连这句话也省了。
于是,在令人落寞感伤的夕阳下,我背着只装有书本和作业的书包,走出村庄,经过那个叫“常家蛮”的村庄,翻过一座小山,再经过那个叫“王家沟”的村庄,最终到达学校。
这一路上,离家那一刻的落寞随着脚步翻飞,终于被丢在身后,丢在那些村庄和那座小山。
只是,一周之后再次回家、返校,落寞和感伤又会周而复始地上演,循环往复。
那时候,我安慰自己:等以后学上完了,就不用离家,也就不会有这种失落了。
直到后来,上高中、上大学、工作,才发现自己越走越远,家也越来越远,“不离家”慢慢变成一种奢望。而当时的伤感落寞被更远的距离无形拉长,慢慢变得稀散。
很多年后,当我拥有独立的灵魂和情感,那份被岁月冲淡的对家的不舍和眷恋,又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在每次回家又返回异乡城市的短暂时光中,心里总有什么东西,需要点时间才能缓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