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053/463b9ebfb2d85413.jpg)
母亲童年往事五
妈妈说她小时候在厨房里拉风匣都拉怕了。炉子里没有柴烧,风匣不停的来回拉,拉的胳膊都酸疼。家里穷的连一根烧柴棍都找不到。
那时候姨姨负责揉面,擀面,下面。妈妈每次的分工就是,找柴、烧火,拉风匣。
后来有一次,母亲不知怎么觉醒了一下,提出来要跟姨妈换一下,自己也要学着和个面,揉面,学着擀面条。可是姨妈不同意,她也不想拉风匣。直至有一次,姥爷听到发话了,说姨姨总不让妈妈学着做,将来姨姨出门了,谁来六干?从那以后,妈妈才有了机会,能够摸到面,学着做面食了。
那时候磨面,也是件很头疼的事情。妈妈个子小,到了磨坊,大人看她小都会帮她弄好,她只需要跟着驴转圈圈。她对驴其实是害怕的,那时候,家中再没有更多的人手可以做这件事,她也只能硬着头皮硬扛着干这活。
那时节,每年过年公社都要演戏,姥爷可是拉二胡的一把好手。那时都是自带干粮去演出。有一年演出,姥爷让人捎话来,说没有干粮了,让母亲做点馍馍带去。十岁出头的妈妈揉了面,搓成一根根长长的面条,盘在一起蒸馍馍,蒸熟就变成了所谓的花卷。
提起这些往事,真是有些哭笑不得。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053/236819e2c59eb848.jpg)
母亲童年往事六
妈妈12岁那年,有一次姨妈喊着一起去看电影。碰到一个亲戚,姨妈告诉妈妈说那个亲戚名字叫王贵芝,是咱们姨娘。妈妈记住了这个名字,没多久妈妈就一路问着去找到了这个姨妈家。姨妈当时也就是刚二十岁左右的年龄,没有父母兄妹,独自一人住在一个小房间里,做饭睡觉都在那间屋子里。妈妈去了住了几天才回的家。
那年月,没个可以去的地方。妈妈时不时就去这个姨娘那里住几天。当时,姨妈和两个舅舅都在上学,姥爷在公社当书记,家里做饭,磨面,家务活大部分是由妈妈在承担,她用自己幼小的肩膀替姥爷分担着重担。从小就没有妈妈的孩子,不得不强撑着扛起一份责任。但那时的妈妈没有这些想法,只觉得是理所当然该干,用妈的话说就是——真的也是干怕了。那时能有这样一个去处,也算是个避风港和可以缓脚的地方,同时也是另一个外面的世界。
在那个小天地里,妈妈不用做饭干活,姨娘也会尽可能的照看和照顾着妈妈。这份情谊,妈妈说她一辈子不会忘记。后来妈妈结婚成家后回乡探家,总是会去姨娘那里,提了礼物上门答谢看望。在妈妈那里,似乎总有很多需要感恩的人。可能是从小没妈的孩子,乡里乡亲看不下去时,都会拉扯着帮衬一把。小时候吃过的苦,都成了妈妈后来面对生活时的坚韧和不屈。妈妈常会给我提起一句话,说人年轻的时候身强力壮,吃点苦不算啥,那不叫苦,等老了吃苦才是苦。到了妈妈这个年龄,经过了生活的磨砺,张口就来的感悟中,随手捡拾起来的都可能是哲学和人生的智慧。
未完待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5873053/285424fb2751046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