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京、富士山、京都再到大阪,每每都是日行程结束才赶往下一个景点入住酒店,无不例外都天黑了。
这里的夜生活除了下馆子,还有一项很让人期待的活动,那就是泡温泉。不过,前面几天在东京选的酒店并没有配套温泉,不知道是不是团费标准受限的原因,不论是看酒店外观还是进到房间看内部,给人的印象就是“小”。酒店小、客房小(空间)、床铺小(窄)、洗手间小、浴缸小……万幸都很整洁。
话说大冬天来日本玩的人,肯定是想要体验一下温泉啦,还好在行程过半时,这一愿望终于有机会兑现了。
日本的温泉,据说大多是因为频繁活动的火山带来地热资源而自然形成的。山里的酒店尤其是偏和式的酒店,总会配套有温泉设施,认为拥有温泉才更有档次。
其实在国内也有很多配温泉的度假酒店,也曾风靡一时,只不过去得多了才发现深藏“猫腻”,有些温泉酒店里的“温泉”,不过是用超大锅炉加热的自来水,权当泡个大浴池娱乐娱乐好啦。
难道日本的温泉酒店就不会有锅炉水吗?哈哈哈!这个质疑貌似日本人也想到了,他们在2011年弄了个《温泉法》,将“温泉”定义为从地下源泉涌出,温度至少为25˚C的天然水,还针对水源里的某些矿物质设定须达到的最低值,以便供应水源的设施合法地称自己为温泉。
然后呢,要经营温泉旅馆,必须持有官方鉴定的《温泉分析书》,并且获得温泉水源土地使用许可、温泉水源使用许可和温泉使用许可。真有意思啊!有了法典的支持,酒店的宣传也就“言正名顺”了。他们还因地制宜,区分出了浴场,温泉、钱汤和超级钱汤等,以更明确自己酒店的档次。
好吧,我可不是科普员,说得这么详细,全因为位于御前崎临近太平洋海岸的这个酒店,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出产天然温泉水的地方。
要知道,温泉与钱汤之间最大的区别,前者使用天然水,而后者依靠自来水。如果酒店提供的是“汤”,何苦一帮人“坦诚相待”傻乎乎地去泡锅炉自来水的澡堂子,还不如待在房间里享受淋浴呢。
还好还好,酒店说明上的“风吕”两个字打消了我们的顾虑,澡堂子设在七楼,透过超大的玻璃窗还可以欣赏无边无际的太平洋,虽然不是纯天然的热“温泉”,但至少是烧开的“持证天然水”。
按日本习惯区分男女澡堂,分开有殿汤和姬汤,客人只要裹着房间配的浴衣,就可以进去体验了……澡堂里的细节实在无法用文字呈现,此处省略一万字。
太平洋海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