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压力大,遇到点事,就容易烦躁。
可是,越是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就连生活也过得不好。
那该如何是好,怎么消除心中的浮躁,减少内心的烦恼,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呢?
烦恼时,别抱怨!不妨读读王维的这首诗,充满了禅意,治愈心灵。
诗名为《过香积寺》,诗曰: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的是香积寺的幽深寂静。
看似一首游览诗,却没正面描写过香积寺,而是描写了周边的环境,从侧面入手描写香积寺的禅意。
诗题“过香积寺”中的“过”是寻访的意思,整首诗围绕着诗人寻访香积寺的过程来写的。
香积寺在何处呢?在现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有空的友友可以去看看。
这首诗里面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写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那日,王维要去寻访香积寺,可是“不知”具体在什么地方,出门也不做攻略,说走就走,就是洒脱不羁。
他步入茫茫山林之中寻找,攀登了数里路,却误入了云雾缭绕的群峰之中。
开头两句诗,从正面写了人入云峰,从而映衬了香积寺的幽深。
人还没有到寺,就是云雾笼罩,如入了仙境。可见,香积寺是多么幽远。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在这大山深处,古木参天,小路上没有人行走,人迹罕至。
忽然,传来阵阵钟声。深山中,钟声回响。这是“何处”的钟声?
“何处”二字和上句的“无人”相应。有小路没有人走,听到钟声又不知是何处来的,在古树和群山的映衬之下,这意境就更加荒僻、幽静了。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泉水撞击着危石,发出幽咽的响声。
山中怪石嶙峋,泉水不能轻松地流淌,只能在怪石中艰难地穿行,好像痛苦地发出幽咽声。一个“咽”字把泉水的声音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
幽静的深山中,哪怕有阳光照射松林,也会显得寒冷。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经过了长途跋涉,也快天黑了,王维才来到香积寺。
在寺门口,他看到了一个水潭,潭水清澈。
如此空寂的潭水,到处都是寂静,正好安然修禅。
于是,他就在潭边找一块地方坐禅。
万籁俱静,心也静了,心中的杂念也消退了。
“空潭”的“空”不只是指空旷的意思,同时也表现了空寂、宁静的境界。
诗末引用了佛经故事“制毒龙”,传说西方有一个水潭里,有一条祸害人间的毒龙,被高僧制服。毒龙从此离潭而去,不再作恶。
这里引用这个故事是用来表明心静可以克制杂念,不仅和佛家圣地香积寺契合,还表达了“心静就是禅”的道理。
诗中所描写的山林景色幽静,并不是在寂静中用力地描写,而是写得有声有色。
钟声、泉声、日色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更有“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让人读后,倍感舒服,心旷神怡。
全诗描写了王维寻访香积寺的经历和感受,运用了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最后到“安禅制毒龙”,就是王维心迹的自然流露。
人世间,纷繁复杂,人生浮沉,就连诗佛王维也要不断地自我反省和修炼,才能达到内心的清净的境界。
他把禅意、把空山中幽潭写成了诗带给人们。他寻访香积寺所体会到的境界,不正是忙碌、浮躁的我们所向往的吗?让心静下来!
人生最可贵的是什么?不就是一颗宁静的心嘛!宁静的生活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心烦,静不下来时,就读读这首诗吧,你会觉得心静了,心也释然了,内心也得到了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