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和朋友去万达,正好饭点,人太多。找到一个叫东北风的餐厅还有位置,入座吧。先吃了,都饿坏了。
刚刚坐下时间不久,服务员嗷唠一嗓子,贵宾四位...其他人赶紧跟着喊,欢迎光临。
朋友吓坏了,震惊的同时,说以为到了商务会所。还别说,有可能主管原来就是商务会所出来的,还把这一套喊话搬到了餐馆。
当然,都是猜测,可能性不大,毕竟餐馆工资在这里摆着,无论如何也没有会所工资高。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喊话有什么好处?餐厅设计这套喊话的初衷是什么呢?我想首先可能是让顾客感觉比较热情,其实,提醒其他服务员,加紧干活了,来客了。除此两点,我还真想不到第三点。
一个餐馆是否好,好吃是主要,如果都是连锁加盟,那食材烹饪方法都统一了,就比拼服务和卫生情况了。所以我觉得这一嗓子喊的没有必要,很多人也心生厌烦。

朋友连夜走了,上了高速。其实,我不是很赞成他晚上走。白天累了一天,晚上容易犯困。高速上大部分事故除了超速就是疲劳驾驶了。
记得有一年,从仙居回来,也是夏天。人很疲乏,赶着回见客户。于是硬撑着上了路。
居然就有那么一瞬间,我眼睛没有闭上,但是脑子不接收信号的感觉。等回过神,车子已经开到了应急车道。马上清醒过来,内心一阵害怕。
还有一次去合肥,夜间疲劳驾驶。反应直接就慢了半拍不至,我看到车道上有一团雨布类的东西,估计是那个卡车上吊下来的。夜间视线本就不好,还有点下雨,这反应一下跟不上,我只能抱紧方向盘,直接一个右侧轮胎碾了过去。还好,车子摇晃一下没什么大碍。如果是正常的反应速度,那时轻松就能让过去的。
我平时开始也是耐力型选手,一千公里左右的路程,一口气开到目的地,而且不超速。远距离行车,我会降低车速,一般保持在100码上下,不紧不慢的开,这样人不累,车也轻松。
一般这样的行程,我都是早上出发。下午和晚上出发,那中途会很快就疲惫了。
现在因为胆子越来越小,稍微有点疲劳,就下服务区休息。而且在休息上,我从来不压缩时间。甚至吃饭,可以零食解决。那去服务区的目的就简单了,上洗手间,补偿零食和水,省下的时间用来休息。
休息好了,自然就保持很高安全意思。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