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如何看待“活着”

我们如何看待“活着”

作者: 红袖青衫 | 来源:发表于2018-02-04 20:56 被阅读0次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 鲍照

                                《序言》

            我不是个哲学家也不是个文学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爱读书爱思考的读书人。我的写作不是为了启蒙教育别人,只是想尽可能运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我四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去享受独立思考的乐趣,谈谈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触和顿悟,同大家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进步。写作是我的一种抒发生活激情的方式,它来自于我生命的直觉和内心的喜悦。就让我用这干净深情的文字,记录下我昨日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我今时今日的感慨与领悟,记录下我对未来的希望与期许。正如博尔赫斯说的:“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而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但愿写作是我最初与最后的避难所,那些不能写给今天的,就让它写给未来的自己吧!

          前一段一个朋友和我讨论有关人生的话题,我一直在研究鲁迅,对鲁迅先生很是崇拜,对他的“呐喊似的、战斗性、批判性、一个都不饶恕”对待人生的态度非常赞许。但我那个朋友却有不同观点,非常赞同张中行先生那种淡泊致远柔中带刚的对待人生的态度,推荐我读一下张先生的作品,特别要读读《顺生论》。张先生也是我非常尊敬的大家,十几年前我就读了他的许多作品,那时的我青春飞扬指点江山对张先生的作品只是囫囵吞枣似阅读,对张先生的作品的真正思想内涵体会不深。这段时间我重读了张先生的著作,已近知天命之年有了一些人生阅历的我突然对他的作品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思想上引起了强烈地共鸣。下面对此展开有关讨论:

          一、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比死了好”“人类乐生,承认利生就是善;人类畏死,可以避死就是善”张先生在《顺生论》中反复强调这个观点,我认为这是个真理。但很奇怪的是东西方的宗教都在宣扬人生而有罪,人生实苦,人生四大皆空,人生虚幻如梦等等。而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许多也对人生充满了悲观,最著名的是叔本华宣称:“把劳作、匮乏、磨难、痛苦、和最终的死亡视为我们生活的目的,就像佛教、婆罗门教、基督教认为的那样,才是正确的观点”,他认为,生活不过是为盲目意志所支配,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他宣扬自杀,但他自己却长寿。但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自杀的人很少呢?而明知生活中可能会遭受疾病、贫困、迫害、失明、疯狂、死亡等等,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好死不如赖活着”呢?我想一定有和这相反的美好的东西吸引着鼓励着人活着。人是一种有欲望的追求美好的动物,人都热衷搜集占有美色、美人、美音、美景、美酒……,这正是人对抗痛苦的工具,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就如加缪所说:“若没有对人的无比热爱,没有追求美和爱的激情和为之忍受苦难的精神,那生之意义何在呢?”

          二 、怎样看待“苟且懦弱”。张先生在作品中充满了对生命和人性的热爱,并且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如果说假话能活,我就说假话。我认为这对人品无甚损伤,因为说真话便死了,甚至无耻,不要脸才能活,修养到了也可以做。但这有个限度,要有一个原则。”“这不是软弱,作为小民来讲要能活,并能活的好些,这个社会才安定。”“如果在国家兴亡、民族危难时呢?小民没有义务承担这些责任,作为老百姓不管谁统治都要活,你不能要求小民来为谁死,为国家大事负责的应该是统治者。”这些思想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否定了传统价值观认可的勇敢的“为一时之义,死则死矣”的匹夫之勇,读来真有振聋发聩拍案叫绝之感,这位耄耋老人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辨告诉我们一些真理和基于人性的普世价值观,对我们当下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当下存在着两股思想文化的浊流,从精神上残害麻痹人们的心灵,从文化上禁锢愚弄人们的思想,张先生的思想像魔术师一样掀开它们骗人的面纱,能够使我们迷茫中猛醒。第一种是鼓励人们苟且,愚昧人们心智,劝导人们安贫乐道知天认命,盲目地赞美苦难要求以忍受苦难为荣的心灵鸡汤似的思想文化浊流。代表性的人物有于丹、张五常、胡鞍刚等人。他们借用宗教的一些歪理和曲解儒家经典,炮制出一套麻痹心灵的精神安慰剂,使人缺乏独立思考,对社会麻木不仁。他们鼓励人们忍受苦难,诱导人们认为苦难是应当的,而使人忽略一切导致苦难的起因和内在的逻辑。这种思想文化孕育了冷血般的道德。鲁迅先生称之为“瞒和骗”,即让人闭上眼睛绕开真实的人生,把一切需要改良的问题转化成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用形而上的空洞抒情代替形而下的改善和建设。这种文化浊流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危害性,要坚决抛弃它。

          第二种文化浊流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这就是一些号称知识精英和社会成功人士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地位,以大义和玄理作旗帜,自居道德与知识的制高点,一只手正义在握,一只手真理在握,处处“以玄理而明世,以大义而责人”。最典型的就是经常质问别人“你为什么不跳下河救人、为什么不参与爱心捐助活动、为什么不和歹徒搏斗、为什么不参与抵制外货行动”等等。他们自己畏步不前却逼迫别人冲锋,不参与现实的抵抗却像督战队一样朝着无辜人群开枪,任何时候自己都毫发无损,却希望别人流血献身。这种思想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要承认“人都是自私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安.兰德在《自私的德性》中指出:“我并不反对利他主义者的奉献之美,我反对的是利他主义对个体权利的贱斥甚至毁灭。”他认为人有权利关心自己的利益,人有消极自由的权利,人有苟且懦弱的权利。如果关心自己的利益而苟且懦弱是罪恶,那么活着本身就是罪恶!对这种“道德婊”似的思想我们必须认清其本来面目,坚决与其作斗争。

          在这里要澄清一个什么是真正的苟且懦弱的概念。在面对强权与淫威的压迫下,我们提倡敬佩那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斗士英雄。但提倡大义首先在于自治,反求诸己,才能施与他人。不可强求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取义成仁的英雄。道德批判不在抬高人性的上限,而在维护人性的下限。力求一个人不要成为罪犯、禽兽,而非要求每个人成为圣贤英雄。人在面对强权与淫威下选择苟且懦弱是一种生存的态度,虽失之消极,却别于堕落。苟且懦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先低下头活着,再寻机伸张正义。区分真假苟且懦弱的标准有几条:一是假苟且是可损己,不可损人;可自污,不可污人。如果是诬告陷害他人,以别人的血染红自己的顶子就是真苟且了;二是假苟且是自损、自污有原则有限度,即最差不能低于小写的“人”,而真苟且就降格到禽兽的标准了;三是假苟且必须坚守底线,能守住几许底线就守住几许,而真苟且是无所谓底线,一直沉沦下去了。按照以上标准,张中行先生是一种假苟且假懦弱,他以自己独特的智慧避免与那个黑暗时代同时沉沦下去,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三、如何更好地活着?张先生在书中告诉我们“顺生”不仅是单纯地活着,不能为活着而活着,人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必须具备社会生活的能力即一个人想要明明白白活好,最重要的是要有知识和品格。如何培养自己的知识和品格呢?张先生教导我们要“多疑、存疑,不要轻信宣传,要多看书,多看西方的书;要多读书,少信宣传,学问往上看,享受往下看。”我将永远谨记张先生的教诲,怀抱着罗素所推崇的“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三种生活的激情,像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大胆地面对死亡的最终到来,在余生的生活工作中表达我对生命的热爱!

            后记:张中行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今天只讨论了冰山一角,以后还要经常读张先生的著作,再展开有关讨论。最后再次感谢十几年前介绍我读张中行先生作品的老兄,还要感谢推荐我重新阅读张中行先生《顺生论》的朋友,你们让我享受了读书和思想交流的快乐!

                              2018年2月4日夜写于书房

        于丹与鲁迅 

        叔本华论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如何看待“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tv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