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敬畏感
运动会闭幕式结束后,学生拿着凳子回教室。我看到小席拉着脸,显得非常的不高兴。我走过去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才还笑容满面,现在却拉着脸?”她头都没有抬的说,“没有什么事情?就是感觉到不高兴。”我对于小席的这种无理的行为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无论你发生什么事情,不要把负面的情绪带给无关的人。她可能错误的把这种和父母的交流方式延续到学校和老师交往。在评选优秀运动员的时候,明确有两个奖的学生可以评选。恰好有两个符合条件,另一个跑了接力赛。我把优秀运动员的名额给了另一个女生。而小席可能认为她应该获得这个荣誉。我告诉她,“你没有上过一次早操,没有上过一次体育课。体育老师直接建议把你换下来,不让参加任何一项比赛。你是得过病,可是,你以的病为借口,一直逃避不上体育课。这个优秀给谁都不会给你。”她可能感觉到我的不高兴,急忙改口说,“我感到班级的成绩算错了。明明班上是第一名,怎么能够是第二名呢?”她这是很高明的转变话题的方式。只是,她的表情早出卖了。喜欢荣誉是正常的,可是,丝毫不控制的给老师甩脸色,这是让人讨厌。
小席是因病休学的孩子。她的个头比较大,是班长,班里很多女生喜欢和她一起玩。家长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都是比较溺爱。孩子和家长之间似乎颠倒了位置。家长需要看孩子的脸色行事。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家长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孩子对于家长不存在任何的敬畏之心,更谈不上任何的尊重。自从小席插入这个班级后,家长再也没有出现过。即使有时候请家长,也是推辞。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发生了颠倒。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位置发生了颠倒。在家中,再也见不到长辈坐在饭桌旁边等待小辈把饭端来,按照长幼有序的方式进行吃饭。而是看到,所有的小孩都坐在家中最尊贵的位置上,等待着长辈们给他们端饭。简单的吃饭顺序的变化,就能够感觉到敬畏感的消失。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在消失,孩子对于父母没有任何的敬畏感。孩子对于父母随意的大吼大叫,随意的甩脸色,这都是常事,不是新奇的事情。学校中,学生见到老师毕恭毕敬的时代已经过时。学生见到老师无视而过。学生之间直呼老师的姓名已经是常态,老师也见惯不怪。学生对于老师也没有任何敬畏的感觉。不知道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只是感觉到师道尊严的失去,会让教育的味道慢慢发生改变。
一个人心中没有长幼秩序,没有心生的敬畏,走入到社会将会面临怎么样的处境呢?没有敬畏感,会有多少的危险等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