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五晚上,带儿子到我做沙盘咨询的工作室。做完两个咨询后,我邀请他进来体验沙盘游戏。
当然不是什么正式的咨询,只是玩耍而已。儿子很开心,专注地搭建起他的沙盘世界。
过程中,儿子问我:“妈妈,你带其他孩子做沙盘的时候会生气吗?
我沉吟几秒钟,回答他:“不会哦。”
细细感受,的确,当我作为一名咨询师、一名专业的情绪陪伴者,我可以投入100%的耐心,给予孩子守护。
然而,当我退出专业角色,回到妈妈身份,陪伴孩子时,我很难时时稳定,总会有一些情绪崩溃或者在爆发边缘的时刻。
妈妈不是万能的,妈妈更不可能是永远情绪稳定的妈妈;即使是经过成长、觉察力敏锐,会倾听、懂陪伴的妈妈,依然可能有一些孩子的心灵角落,无法触及。
2.
这让我想起同一个晚上,我和儿子的另一个对话。
因为周六一天都排满了咨询,我固定在周五下午接儿子放学,到公园玩,接着又把他带到工作室,尽量增加陪伴他的时间。
然而,当得知周六无法陪伴他时,儿子依然有负面情绪。
“妈妈,你为什么总是咨询咨询,都没有时间陪我!”儿子说。
“我都这么努力了,想各种办法协调时间,怎么你还是不满足?”这句话在我喉咙里转了一圈,没有说出来。
我清楚,如果我问“怎么你还是不满足”,我不仅把自己神化为“全能妈妈”,认为自己可以全方位满足孩子;同时也对孩子寄予了不切实际的期待——你应该看见我的努力,感激我的付出。
而事实是,孩子在那一刻,就是陷入了失落和孤独的情绪,而这份失落和孤独,是生命本身的滋味,与我在现实层面给孩子的爱和陪伴是否足够,有时,真的并没有直接因果。
3.
于是,我吞回了那句话。轻叹一口气,在寒意渐浓的街头,轻轻握了握儿子的肩头,什么也没说。
恰好,这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幕——
路边悄然停下一部车,车上下来一个十一二岁光景的孩子,他一步三回头、有些口齿不清地对车里的妈妈说再见,接他走的爷爷默默牵他的手往巷子里走。车里的妈妈柔声说:“记得多喝水呀!”又停留了半分钟,才把车开走。
我猜测着,这或许是一个身心障碍儿童家庭。若是以往,我难免会在心里生出评判:这么晚还把孩子送给老人管,这妈不靠谱呀……
然而,此刻,我却突然读懂了那辆车停留时的不舍,以及启动离开时的坚决。
身为人母,要无私地爱,也要体认自己的有限,才能拼接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