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书店的人很多,听说外面又下起了雨,我坐在一群学生堆里,顺手拿起的一本书一看就是一下午,仿佛在书店一定就能找到那份生活的善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0484/48954fe1fdcc5827.jpg)
一个人要活的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钟自由。
是的,独在他乡的大多数很多时候都会感觉自己像是异客,不是佳节必然也会几倍思亲。最近的确畏手畏脚的经历了一点小事情,现在反而很是怀念前段时间那种“未知未觉,无恃无恐”的勇猛劲儿,至少那时的自己不会总期待彷徨担心困惑着何时风雨何时晴。
真的幻想过自己有一天可能呈现出一种悲哀“昔日的执剑少年,某日却将混迹于市井之间”。其实“登高极目知天地之大,置己苍茫知寸身之微。等等”我又何尝不知其道理。所以爱莫能助力也不足,毕竟是自己的内心不够开阔明媚也就只能独自生硬的吃好些个亏。
年轻时,心是软的,脾气是硬的
都说孤独不在山上,在街上。成群为伍的狂欢只不过是对孤独的无力反抗罢了。年纪越来越大,当然要出于礼貌的原因,对对方哪怕不合时宜又突兀的语言或表情,配上教科书式的强颜欢笑。后来就算在本该发怒的场合也会出于习惯的补齐下文了。
可是当你在另一时刻拨通家人电话的时候,聊天的说辞语气却开始肆无忌惮的直来直往,不放过任何一次为了口舌之快伤害的机会。真疑惑,是不是20大几的人都这么有趣!
端午的前两天给外公通过一次电话,问他身体好不好,有没有去新的公园散步,吃家里的粽子了没。因为外公一直是个积极爱生活的人,聊了会儿感觉状态还是挺好的,也得益于闲暇时他一直还有自己小小的音乐梦,平时也会写写文字啥的。后来要我应节日别忘记吃粽子,我说我不爱吃。(其实也不是不爱吃,记忆中感觉从小除了吃奶奶专门包的粽子,我没吃过其他人的,现在的话呢,奶奶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也不爱过这节了)外公又补充道:“你思家乡的时候,它就变得特别好吃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他乡听到“家乡”这个词的时候会本性的敏感,其实想想,回到家了不也是听大人们的唠唠叨叨碎碎念嘛。但是,谁都清楚在家里哪怕犯了不可原谅的滔天大罪,也终究没有可能会被抛弃,那么家,一定算得上是一个可以让你永远轻松永远幼稚永远不知好歹的地方。
我知道,成长中真正的暴击往往会不一般的漫长,它是一分一秒的凌迟你的尊严。但我每每想起不远处北偏西的位置是我心之所向生我养我的地方,每每想起头顶上空最亮的星星是宠我爱我的奶奶,后来什么也便无所畏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