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见之处都是风景

所见之处都是风景

作者: 为成长探路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06:32 被阅读159次

                                                                                                                  ——台湾之行

    碧树鸣风涧草香,绿荫满地话偏长。

    白云如棉山如黛,且向丹青忆故乡。

    2018年12月3日,在花莲玉器店画框前,我驻足很久。山明水秀、美丽之岛,我们一行就要告别了,心中满是不舍。画框中这首诗正契合了我的思绪。

    回首来台的这些天,有人说是环岛游,有人说是静心之旅,还有人说是礼佛行。那我觉得说应该是三者兼而有之,即“提升生活品质,净化心灵之旅”。

    刚到台湾,当地导游便向大家介绍了台湾的情况,一张地图,一叠厚厚的导览图,就让我们满怀期待。

    台湾,是一个由岛屿组成的海上省份。北临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邻;东滨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台湾省多山地,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最高点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

    台湾人口2300万,面积3.6万平方千米,台湾省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除山地外)23.6度。

    台湾省土地资源有限,适合居住和耕种的平原与盆地不足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有“森林宝库”之称。台湾四面环海,地处寒暖流交汇处,具备发展海洋渔业的优良天然环境。

    (一)台北故宫和灵鹫山

    按照既定路线,我们第一天参观灵鹫山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在1965年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中华民族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典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宝。

    故宫里面不允许拍照,照相器材无用武之地。大陆游客特别的多而且都是以团队为主,相当热闹。当然,我们也不例外。

    我们团队特别好的一点是当地资深导游,有工作经历30年,今年55岁,叫做阿坤。他与我们的领队王导,一起尽心尽力的陪伴服务大家。

    阿坤先带我们去玉器厅,瓷器厅,之后去看了镇馆之宝。阿坤的腿脚麻利,边走边讲,来故宫一趟,就是要多看一眼,多看几个厅。我们看了明朝万历年间的瓷盘,还有满人入关后带的陶器和掐丝珐琅器。看到了皇帝帽子上的冠宇(上面是佛教七宝)还有扳指。

    很多展柜的玉佩映入眼帘,阿坤说身上戴着这些,走路时才不会大步,文雅文雅就从这里来。说着说着阿坤就学起了古人走路的样子,逗得大家咧嘴就笑。

    看,皇帝戴的朝珠有108颗,二十七乘以四等于一百零八。二十七颗一个结,用红珊瑚跟蜜蜡和绿松石来打造。珊瑚是好东西,有句话说千年珊瑚万年红。只有皇帝他老人家才戴的起。

    你们再看,皇帝帽子上的帽盖有黄金和红珊瑚装饰,这样盖的沉,骑马才不会掉。

    台湾17世纪是蛮夷之地,少数民族要上贡,要把一些宝贝朝贡给皇帝,比如这颗猫眼,还有这腰带上的钻石,玉带扣等等,这些都是朝贡给宫里的宝物。再来看葫芦,中国人最喜欢葫芦,有和田玉的,有金镶玉的,先用蜡做成葫芦的形状,再用金线在上面绕,绕到一个密度再用火烧下去,谁先出来?蜡油先流出来,葫芦就出来了。不知不觉当中,阿坤讲完了葫芦的制作过程。真是赞叹!

    看这边珊瑚!这一棵树叫做绝处逢生。绮丽珊瑚老总洪女士为了帮助一位母亲积攒教育基金,而从日本人手里买回几件珊瑚,她许诺如果能从日本买回来,就捐一株给台北故宫。洪女士说到做到。文物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

    我们还看到了陈木制作的杯子,薄如纸,轻如纱。还有象牙球。

    象牙球共24层,由里往外钩绣花,由外往里来雕刻。有些工匠雕到眼睛都瞎了。我们面前看到的是象牙雕的“象牙山水”。让人叹为观止。

    多宝盒现在叫做收纳盒,家有一宝,子孙不会跑,先有宝贝,再请工匠师来设计它的盒子,才能够放进去。之后我们又看了文房四宝,笔杆,砚台,镇尺以及皇帝用的章,都是玉的。当然玉玺不消说,琳琅满目。

    阿坤神秘的告诉大家,我再让大家看一件宝贝,很多导游未必知道它的前世今生。这就是“北魏时期的鎏金释迦摩尼佛牌”。

    了解完佛牌后,阿坤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每个人都一辈子,有他的使用期限,每个人的人生功课需要考验的时候,真的要跟着佛陀的脚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越早放下越有慈悲心,有舍才有得,所以要放下”。

    我们合十点头,继续跟着队伍往前走。

    在走廊展厅看到了镇馆之宝,但当天没有看到翠玉白菜,只看到了东坡肉石和毛公鼎。围观的人很多很多,我们绕着文物转了一大圈,确实很惊艳。

    白菜寓意百财拥有子孙满堂,这件应是光绪帝妃子瑾妃的嫁妆。白菜虽然是常见的蔬菜,但是架不住它的寓意好,白菜音同百财,在加上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就人生来讲是非常圆满的。图版里白菜上还有两只小虫,螽斯和蝗虫雕刻的栩栩如生。

    东坡肉石高5.7公分,宽6.6公分,乍看之下就是刚出锅的东坡肉,让人叹为观止。其实这块东坡肉石并未进行任何的雕刻,真的是浑然天成的,这个文物的妙就妙在这里。

    我最感兴趣的是毛公鼎。也因为我在练书法吧。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这个毛公是周宣王的叔叔。毛公鼎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将近500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其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这也正是毛公鼎珍贵无比的原因所在,铸造精美加上有铭文,可以详细的了解西周时期的情况,给现代人了解当时的政治情况打开了一扇窗。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玲珑有致,宫韵犹存”脚穿波丝鞋的杨贵妃雕像。其实世界四大馆藏,美国大都会、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皇室收藏台北故宫。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窗口。

    定窑白瓷是民窑,白瓷婴儿枕再度让我们相遇。汝窑雨过天晴这般颜色最好,雨后天空水蓝色是最美的。钧窑氧化铜着色,是很难着色的。哥窑的冰裂纹很具特色。对于这些瓷器虽是蜻蜓点水般瞜一眼,也是有福气了。

    走马观花般参观了一下午,虽然不舍,也要离开了。于是来到购物处买下一个小小的碑帖书签,作为纪念。

    接下来,我们还要按照既定的安排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讲到灵鹫山,大家会想到四川的灵鹫山或是印度的灵鹫山。我们说的是台湾灵鹫山。

    在没来之前就听到王导说过灵鹫山值得一去。它是太平洋怀抱中的禅修圣地,海天一色,禅境深远。这里尊重每一个信仰,这里包容每一个族群,这里博爱每一个生命。这里是世界各大宗教交流的平台。也是台湾北部最著名的心灵地标。唯一一座建在海边的寺庙。

    当11月28日上午9点我们驱车赶到时,天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不远处寺院门口已经有师兄在迎接我们了。互致问候结束,寺院义工为我们准备了多把大雨伞。一位志工导览员为我们讲解。她轻声细语般的讲话,让我们感到像是回到家里一样。

    她介绍寺院住持是这样介绍的: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开山和尚,世界宗教博物馆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爱和平地球家”创办人。祖籍云南,1948年生于缅甸腊戌省的一个偏僻的山村。4岁时失去双亲,于战火中成长。目睹战争摧毁家园与生命的残酷,种下了追求和平的种子。法师在13岁迁徙到台湾,之后接受学校教育。25岁剃发出家。经过十多年的苦行,后又经历两年半山窟的断食闭关,悟道佛法的真理,发愿“度尽众生,方证菩提”。

    导览员带我们朝拜了黑脸观音圣像,心道法师的闭关房,宗风文化走廊以及知客堂。

    这个文化走廊,位于开山圣殿下方。访客能于此处初步了解心道法师与灵鹫山道场缘起,是结善法因缘的好地方。

    闻喜堂:宗教文物流通处,包括书籍、佛像、坛城庄严圣物、念珠、饰品等。这里是来山大众结缘、休憩的场所。

    中午我们在斋堂用餐,斋堂准备了大碗馄饨,青菜馅的,香浓可口。餐毕,我们要去刷碗,斋堂义工执意不让,说我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理当休息。我们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我们起身看她们怎么收拾,一看才知道她们细节处是如此之感人。

    垃圾是分成四类的,碗、筷、碟是标签收纳的,无论是洗手间还是走廊过道,都有精心栽植的花草,同时旁边还配上温馨的话语。每一处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空间虽小,但是能感觉到他们对环境的爱护和精心。使来访者有归家之感。

    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没见到有垃圾,台湾立法有规定垃圾不落地,每人身上要装一个塑料袋,之后塑料袋的垃圾要找垃圾桶放进去。所有的人都认真遵守,没有违规的,做的都非常到位。

    几位尼师带我们到正殿拜了佛,供了灯。迈出正殿的门,迎面是浩瀚的大海,汪洋大海。

    “高高山鼎立,深深海底行”。圣山圣水将尘世庸扰洗涤干净,伫立在灵鹫山山巅,心道法师眼中看到的不是汪洋大海,而是胸怀慈悲度化众生。这背后寓意着法师的悲心大愿。

    这里供奉着三座金佛——成功佛、圆满佛、平安佛。成为灵鹫山在台湾福隆一带的心灵地标,也是东北角最重要的心灵休憩、宗教艺术人文的参访胜地。

    在我的“台湾之行”照片中唯一一张特别满意的是:午斋后坐到斋堂的花池边留下的身影。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清净贴心,尼师们是那样的曼妙优雅……

    告别了灵鹫山我们准备下一个目的地。

    (二)日月潭中台禅寺

    11月29日上午日月潭。我们的宾馆就在日月潭边圣景楼大饭店,六楼。从楼上能看到日月潭的全景。随意拍张照片,就是一张美丽的明信片。

    上小学的时候,就对《日月潭》这篇课文耳熟能详。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了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客。

    现在我也是游客之一,真没想到,三十多年后,我亲自来到了日月潭。

    三十多年后,我不仅能来到日月潭而且能住在日月潭边,赏潭边夜景;清晨走环湖步道,没敢想的事情实现了。人在画中游,一点不为过。

    早餐在四楼,我们住的宾馆依山势而建,四楼相当于一楼,吃早餐时看一眼窗外,就可以把苍翠尽收眼底。物质和精神的饕餮盛宴,把每个人的脸装扮的像花一样美丽。

    餐毕我们三五好友结伴去了旁边的文武庙。虽只有百米远,但需要过马路,马路上只有带着头盔的摩托车手骑行,也因为是清晨,没有看到有大型小型汽车经过。摩托车骑行算是台湾一景,反到没看到有单车通过。骑摩托车的人因是全副武装,看着个个都青春帅气。因为要求8点半集合,这时才7点20分,足以参观完。

    当我们全体集合时导游阿坤夸我们很棒,因为我们提前十分钟都到齐了。每个人的牙齿都在晒太阳。因为一大早就玩的很开心嘛!

    我们集体坐游船观潭边美景。开船的船家年轻幽默,边开船边讲解。

    日月潭是台湾岛最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台中西部的南投县,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卧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间的山头上。湖岸周长35千米,面积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杭州西湖略大,水深超过西湖10多倍。我们在游船上有说有笑,有的还吃着当地原住民卖的茶鸡蛋,有的在录像,有的在眺望。我们从船舱走出,站在船尾。潭中有几艘游船向这边驶来,我们互致招手问候。再看日月潭四周,点缀着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古塔。船家亲自告诉我们不远处山腰上还有一座寺院叫做玄奘寺。

    我们下了游船,踏着石板路来到了玄奘寺。

    玄奘寺离潭只有十多米,寺下设有码头。走上台阶去参观,寺内供奉玄奘大师的金身,上悬(民族宗师)匾额。寺内存放着唐僧玄奘的部分遗骨。我们拜过后,又在周边转了转,这里的气候四季宜人,交通也便利,是游客到日月潭必访的景点。

    阿坤召集大家集合,说后面的时间已到。跟师姐约好了下午2点到,不能迟到的。

    中台禅寺只听说过,但更为详细的便一无所知了。

    下午,到了中台禅寺门口就被如此之庄严的建筑震撼了。据说是中台禅寺开山祖师惟觉长老,历经三年规划,七年建设,2001年才圆满落成的。

    中台禅寺的主体建筑仿佛是一位在青山中禅坐的行者,正面外观,则像蓄势待发的喷气式飞机,象征禅宗“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无上心法。

    接待我们的尼师轻声细语:欢迎大家的到来,告诉大家一下哈,庄严的大门和佛像文物不能用手去摸哈,大家也不要拍照哈,待会参观完毕我们会送给大家资料哈,大家认真参观就好了哈。愿大家的心灵之旅圆满哈,也感谢导游提前预约哈,下面请我们的义工菩萨为大家讲解哈。尼师的语调轻且长,我们都记住了每句话后面有“哈”。一说就笑。

    义工讲解老师娓娓道来的音声笑貌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她讲惟觉老和尚,四川省营山县人,台湾佛教禅宗大师,中台禅寺创建者,15岁时辞别故乡,到香港华侨工商学院学习,后入伍。于1949年去台湾。1963年秋在基隆大觉寺出家。后在台北县万里乡山中闭关十多年。之后应大众恳请弘化利众,开始出茅棚,为了安僧度众,创建中台禅寺。

    为什么叫中台呢?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在台湾的中部,叫中台;另一个是说中道驶向莲台。为什么是禅寺呢?因为传承的是禅宗。你们来自河北石家庄,石家庄的柏林禅寺也是禅宗,我们真的很有缘分呐。

    佛教的智慧是运用到生活当中,大和尚希望佛教能普及,他提出四句话: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如果按这四句话去做,人生就能圆满。大和尚座下出家法师在全世界有一千多位,老和尚的希望是把佛法推动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主体建筑设计,这就是我们的山门,般若法身般若门,每一扇门11。2米高,重量1500公斤。但是只要你有办法,这个门就能推的动,它结合了一个建筑的滚珠原理。上面有很多门钉,总共有1250颗,当时释迦摩尼佛在弘法的时候,常随弟子有1250位,所以跟着大善知识的脚步,我们也要常随佛学。

    我们来到山门这看到的就是未来佛,弥勒菩萨。样子是满面笑容,大肚能容。也告诉我们生活中能提的起和放得下,每天都会满面笑容。

    这边是我们的四大天王,造型跟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这四天王是跟柱子结合在一起的。这柱子上贴的石头呢,是来自于山西省的黑花岗岩。这样不仅柱子能完整包起来,而且呢有四面头,八只眼睛,走到哪里呢,天王都有办法看的到你,就是说我们人在做呢,天都有在看,手上有拿不一样的宝器,有拿宝剑有拿宝塔有拿雨伞,代表就是风调雨顺。风调雨顺是人们普遍的心愿。那我们人能行的正,我们多做善事不做坏事,天王自会来保佑我们。

    这边还有护法善神在弥勒身后,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来护持我们的,护佑我们修行还有寺院的道场的。身上穿的是盔甲,手上是金刚杵,金刚杵能降伏最不好搞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的心。那么他面对的就是大雄宝殿,为了感念佛陀的慈悲,我们用的是黄花岗岩,就是印度的石头,用它来雕佛像,很坚硬。

    但是雕刻的工匠呢,每天他们要持诵金刚经而且要打坐吃素,所以刻出来的佛像石头坚硬,但是相貌非常的柔软,并且非常的庄严。

    接下来让大家看的是祖师殿,供奉的是达摩祖师,达摩祖师是将禅宗的法带到中国来的第一位祖师,所以我们也感念他的功德,也供奉他。

    另外的这个殿呢,是伽蓝殿,里面供奉关公,他也是佛教界供养的护法善神,这里的造型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没有拿刀了,因为后来关公也发愿护法护教,所以刻的文武双全,不用春秋椅不用关公刀,用的是他的穿着,身上穿的是文人的袍子,右肩、右手、右脚穿的是铠甲,所以代表文武双全,慈悲心喜舍。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五楼、九楼和十六楼。

    中台禅寺位于南投县埔里镇,惟觉老和尚针对多元多变的社会现实,推行佛教“学术化、教育化、艺术化、科学化、生活化”,力图使佛教理念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而中台禅寺的建筑恰恰是“五化”理念的充分展现。

    未到中台禅寺之前,我查资料,有听到这样的话:两岸未通,佛教先通,佛教未通,中台先通。为什么这么说呢?到中台禅寺我们就看到了来自杭州赠送的铜桥,山西黑花岗的雕塑,听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向中台禅寺捐赠了1273幅碑拓等消息。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二楼以上禁止拍照。中台禅寺共有37层,游人只能参观一楼和二楼,允许拍照。三层以上的部分,供寺院的僧人使用,一般不接待游客。我们是提前预约,经过特许,乘电梯参观了五楼、九楼、十六楼。

    从十六楼的万佛殿沿一侧的石阶而下,到中间转角处回望,你会发现在脚底下的黑色油亮的大理石地板上,主楼的身姿倒影映在如镜的地板上。使来路低头尽揽。我们从十六楼不紧不慢地下到地面,只用了不到三分钟时间,而且那样的顺畅与从容。

    参观完毕,寺院发给每位来客一个资料袋,里面装着寺院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礼物。讲解的义工与我们交谈了很久,直到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这位义工菩萨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阿里山佛光山文殊讲堂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对于阿里山的熟悉是因为这首歌。

    阿里山位于嘉义县,是台湾久负盛名的风景区之一。以神木、日出、云海、晚霞与铁路“五奇”盛景著称。

    当我们早上坐车准备去阿里山时,阿坤嘱咐大家一定要吃晕车药,因为是盘山路,平常不晕车的人都会晕,一定要提前备好。

    车开了将近两个半小时,我们到了美丽的阿里山景区。吃晕车药的队友确实没事,反而平时不晕车的队友却吐的稀里哗啦。

    阿里山的景色出奇的美,蓝天白云触手可及,千年古树拔地而起。不知名的花儿、小草用自己的方式挺拔生长。小小的花各种各样,自由自在的绽放,用她摇曳的身姿为我们舞蹈。轻轻闭目,徜徉在森林氧吧中。真美!

    来到景区以后我们换成游览车,阿坤会在最佳景处为大家拍照。天空大晴让游人的心情格外雀跃。现在阿里山以观光旅游和茶叶产业为主,森铁作为观光设备运作,也渐渐成了景点。

    路上阿坤不时停下来,用手机拍摄一些照片,林间独到的美都被大家抓拍了,尤其是水汽腾腾郁郁葱葱的小苔藓。甚是让人喜欢。

    “下一个,下一个”非常地迅速与麻利,而且景选的独到,技术也高。为了节省时间,照相全由他来。阿坤真是辛苦。当我们表示感谢时,他说都是一家人,我做我应该做的。见到别的导游,他更是自豪:我和家乡人在一起!让我们时刻都怀着感恩之心。

    参观完之后,感触是阿里山之美不在别处,而是山、树、人、和谐相处之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阿里山之美,让人流连忘返,尘世间,所有独一无二的事物都能在不动声色中美得令人心碎。真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阿里山之美如诗如画,恍如仙境。

    11点10分,我们下到半山腰,来到梅园餐厅准备用餐。隔窗远眺,阿里山已是云雾缭绕。没看到日出,但我们看到了云海。回忆刚刚看到的大红桧树,有300多岁,高50多米,15人才能合抱,被称为“阿里山神木”。它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静静的等候着我们,脑海中一直闪现它的样子,久久不曾离去,真是奇观!

    “把餐具放这啦,喝茶!”还没从美景中回过神来,就听到有人在耳畔说话:喝茶!立即回到现实中,原来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过来问候。

    我立即站起来,问:您今年有六十岁了吧?

    老人回答:“八十八岁”。

    我立即双手合十,睁大了眼睛!然后热泪盈眶。

    一位爷爷年纪的人,还为游客拿餐具,为游客沏茶,为游客送来祝福。我们还能说自己年纪大吗?老人家是那样的慈祥、儒雅、有风度,光不说话看一眼,就让我们受益良多。

    午餐过后,我们离开了美丽的阿里山。相信阿里山的人,阿里山的景,都深深的印在了游客的脑海里。

    11月30日下午三点半我们一行到了向往已久的佛光山。对于佛光山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只参观了一个半小时,就到文殊讲堂了,因为是冬季,所以五点钟已黑。五点半到文殊讲堂,讲堂周边是流通处。停留时间不算很长,大家就按既定安排回宾馆用餐了。

    虽然有些地方没去到或停留时间较短,但是通过一些片段,还是能体会到台湾现代佛教的精神及气质,并为此感到一种视觉的震撼和心灵的洗涤。

    那我就用自己的视角来介绍一下佛光山。

    佛光山位于台湾高雄市大树乡东北区,是中外文明的佛教圣地。1967年由当代高僧星云大师率领弟子创建,是台湾最大的佛教道场。佛光山还设立了佛教大学,以弘扬星云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学说,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台湾信众最多,最富盛名的佛教圣地。

    佛光山的寺院建筑规模宏伟,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智殿及大愿殿是四幢主要建筑,疏落有致地坐落在园区内。大雄宝殿占地1800坪,是园中最大的殿宇,内供三尊大佛皆高二丈有余,崇伟肃穆;大殿四面墙壁有14800个小佛龛,在万灯照耀下,使大雄宝殿更显庄严神圣。

    除了主要寺院建筑外,佛光山最具特色的便是大佛城,其中接引大佛高120英尺,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万道金光,为佛光山的地标。

    接引大佛左手下垂作迎迓状,右手举至肩,掌心向前,手指向上,表示“接引上天”。佛像全身贴金,每与朝阳暮霞相映,即见金光万丈,耀眼夺目。大佛脚下台基上排列着一圈与其相貌姿态相同的佛陀,从山下放生池到大佛前的两侧,也都排列着大于真人作接引状的佛像雕塑,据统计共有480座,皆度金身,气派宏伟庄严,到此有如投身佛国。

    走着走着,我便来到了成佛大道两旁的宝塔下,这里罗列着八座中国式七层宝塔,高38米,塔基座设有简报室、接待中心,提供各种资讯及陈列文物、书籍等。八塔塔名分别为:一教塔、二众塔、三好塔、四给塔、五和塔、六度塔、七诫塔及八道塔。

    一教:是人间佛教,人间需要之教、善美之教、佛陀之教;

    二众:是指出家众与在家众所共有;

    三好:就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四给:包括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要“给”才会有“得”;

    五和:自心和悦、家庭和顺、人我和敬、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最基本是家庭和顺,因为“家和万事兴”;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七诫:代表诫烟毒、诫色情、诫暴力、诫赌博、诫偷盗、诫酗酒、诫恶口;

    八道: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修持的八个方法。

    建塔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看到佛塔,就如看到佛陀一样,时时忆念佛陀的教诲。

    每座塔的名称都蕴含无限深意,有很多佛法,而星云大师为八座塔命名,就是希望能让大家容易记忆,引导着大家走上人间佛教之路。

    别说有何感想了,在下就如一滴水进入了大海。语言这时是苍白的。进入道场走一圈无比殊胜,恰似这时醍醐灌顶不需说不需说。

    从大殿走出,绕过八座宝塔,又与几位师兄坐在菩提树下打坐,当下是无言的殊胜,这时已不需要言语,融在这个环境里就够了。

    下面我再介绍一下佛光山的宗旨,信条和偈语。

    佛光山宗旨,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佛光山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

    佛光山偈语: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

    来到佛光山,我们参观了地宫、礼敬大厅、佛光大佛和佛陀纪念馆。但是这是相上的,其实我们每位来到这儿的人,都是满载而归......

    (四)北回归线、慈济功德会和太鲁阁国家地质公园

    12月2日下午1点钟,我们先到了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是指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位于热带与北温带之间,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穿越的地形区中,在我国境内,有四个省份,自西往东依次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台湾花莲北回归线纪念碑就是我们的景点之一。

    花莲县丰滨乡北回归线纪念碑,位于东部海岸旁、滨临太平洋,地属花莲县丰滨乡,纪念碑建在环岛公路边一片空旷的田野上,高约20米,为一塔型石碑建筑。碑顶有南北和水平相交的圆球,圆柱形的标志,上只标示“北回归线”,中间有狭长细缝,石碑上有“北回归线”四个大字,热、温两带以北回归线为界,由此以南为热带,游客常在此拍照留念。我们也一样,在这里留下了美好的瞬间。

    12月2日下午2点半来到了慈济功德会,我们先去的静思堂。

    感恩尊重爱是人际间最美的互动

    ——证严上人静思语

    感恩是最美的表情;在慈济世界里,不管任何场所的施与爱,慈济人都洋溢着感恩的心。

    证严上人最铭记于心、常说于口的就是感恩。她常对慈济人说:“好人做好事,好事好人做,就是因为有人遭遇困难,我们才有机会去帮助他们,才有办法做好事啊!所以要感恩对方;而家人支持自己行善,更需要感恩”。

    时时感恩,事事感恩,人人感恩,已成为慈济人文的特色。

    在去慈济功德会的大巴车上,阿坤交代了一些话:

    一会儿你们到慈济功德会这个地方,会看到很多师兄师姐,他们中有很多是身价上亿的,还有些是大学的教授,他们退休了,既然退休了,他们就把时间的岁月奉献给了慈济。

    甚至慈济功德会有很多义工都是企业的大老板,就像我姨的儿子,之前是普恒电视的领导,他就是慈济的义工,他也有很多钱,愿意帮助证严上人,做很多善事。他们还代表慈济去了汶川大地震捐款。

    就是慈济功德会,因为当时救助,慈济人第一时间出现在救助现场。像东南亚大海啸,秘鲁的大地震,都去帮助,这没的说,因为都是一家人。

    阿坤再强调一下,在慈济用语“阿弥陀佛,感恩!”

    我们都去看过慈济的资源回收,现场有墨纸,印刷纸,还有包括铁线,只有一个观念是什么?就是所有人类造成的这些能量,把它们回收。还是这些东西要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台湾的垃圾分类分的这么细,是一个动作,就是废物利用,延续它的生命。

    所以这个是上人在不断的在回馈地球也好,回馈给台湾人也好,各方面默默在做的一个环保。

    接下来我们就请上人证严法师来分享一小段:“生活上遇到的事”,生活就是一场修行,尤其这些分享就更棒,更容易,你们自己去体悟,好吗?

    阿坤讲完,立即放了一段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视频。我们双合十:“阿弥陀佛!感恩”!

    视频放完,刚好我们的车就到了慈济门口。

    慈济功德会,1966年证严上人创立于台湾的花莲,最初由三十位家庭主妇每天省下五角钱,投入竹筒,与五位弟子,每人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以克己、克勤、克俭、克难的精神创立慈济,开始济助贫困,拔苦予乐的工作。慈济的志业,由慈善而医疗、教育、人文;从偏远的花莲开展至全球五大洲,已有47个国家设有分支会或联络处,迄今援助超过92个国家地区,慈济人以感恩心,付出无所求,为每一位受难者真诚关怀与抚慰。

    慈济的足迹虽已遍洒全球,但天下仍灾难频传,上人殷切叮咛“来不及,来不及了!”呼吁大家加快脚步,汇聚善与爱的力量,人人力行克己复礼,回归简朴生活。因此,慈济上人提出“回归竹筒岁月”的叮咛,呼吁人间的菩萨们,加快净化人心的脚步,起救苦救难之行,予乐拔苦;力邀天下善士,同耕一方福田;勤植万蕊心莲,同造爱的社会。祈愿为达到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无难共同努力。

    慈济人共同秉持着内修:诚、正、信、实

    外行:慈、悲、喜、舍的理念。

    以“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人文关怀,超越种族、国家、语言、肤色、宗教信仰的界限,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志业,不仅使“大爱”成为一种普世价值,更将中华文化底蕴中的人文精神发挥到极致。

    我们一行刚到慈济门口,就有志工老师来接待我们,主讲的志工老师有六十多岁了,瘦高的个子。从他慈祥的面容和鬓角依稀的白发就可以看出是位温文尔雅的学者,还有一位将近三十岁的女老师陪同。

    印象最深的一些话就是:欢迎大家!人间菩萨!

    慈悲心,欢喜心,舍得付出,要去帮助需要帮的人。这是释迦摩尼佛像,左手托钵,就是募大家一份爱心,那么右手呢?右手把这个爱心撒遍到全球世界各地。不分你我,不分国度。佛陀没有国度,天下都是佛陀照顾的对象。大爱呀!是大爱精神,大爱要从哪里来?要靠大家一起来。人类互相帮忙,哪里有苦难,大家就一起帮忙。靠大家的护持!人间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有爱,你我共相助,不忍众生苦。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

    好我们往里走,进大殿,待会我们再上二楼,佛陀大慈悲心,大悲殿。

    慈济创办人证严法师就秉持这样一个精神,向往佛陀的慈悲心,向全球世界各地,不分宗族,不分宗教,不分国度,一律一视同仁,从台湾出发,包括大陆及海内外,在大陆江苏苏州设有我们的总会办事处。中国大陆,这么幅员广大,一样大家互相来做。

    在亚洲,澳洲,非洲,欧洲,总共有90多个国家,慈济都帮助过的,慈济从1966年创办到现在已有52年了。

    52年来慈济爱的足迹走遍了世界各地,这都需要大家的护持。大家的爱心。接下来看世界各地献爱心的宣传图版。

    介绍印顺法师,浙江海宁县人,1963年的时候证严法师与大师结了师徒之缘。印顺大师的师父是太虚大师,证严法师也是印顺大师唯一收的女弟子。

    “尽心事”!大家学佛是对的,导正我们的心念,人间佛教就是佛法生活化。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佛法那么好,尽量跟大家分享,人间要菩萨,菩萨要人间化,大家都是佛的好弟子,叫菩萨在人间。大家都这么有气质,都这么善良可爱!真是菩萨在人间。之后志工老师建议大家在印顺法师和证严法师法相前合影。

    然后是去播放厅看了12分钟的视频。

    视频看完后,志工老师说,我们不求任何回报,没有任何回报,回报给自己的就是一个欢喜心。最后一个动作应该是双手合十,祈愿天下无灾难!

    在慈济的行程很紧,先进入大厅,工作人员发给我们每人一个编号的黑布袋,是放鞋子用的,之后再把鞋子放进鞋柜里。两人一组排好队,就开始进入大厅参观了,志工老师先把我们带到印顺、证严法师法相画框前,讲“竹筒岁月”等慈济的历史,然后再到播放大厅看12分钟的“慈济的足迹”,非常的震撼。再然后去参观慈济的展览馆,一个半小时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还没来的及去慈济的流通处,时间就到了,有点遗憾。

    把爱心传递出去,帮助他人。成了我们离开慈济的纪念语。

    坐在大巴车里,看着窗外水天一色的大海,觉得生活真是美好,很多事情都还没来的及仔细品味,就又有视觉盛宴在等着你。怎么样才能细细品味呢?每天写日记,把瞬间的美好记录下来,是个不错的办法。思绪正在天马行空,就听到阿坤说,太鲁阁到了!大家准备下车。

    下面介绍太鲁阁国家地质公园:

    太鲁阁国家地质公园,以奇特的地质地貌著称,“鲁阁幽峡”是台湾八景之首,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知最大规模的大理石峡谷。这里峡谷幽深,景色奇崛,所有到过这里的人,无不惊叹于嵌入巨岩峭壁之中、九曲回肠般的穿山公路——中横公路。

    太鲁阁国家公园的特色为峡谷和断崖,崖壁峭立,景致清幽。峡谷中云雾缭绕,郁郁葱葱,一派热带岛国风光。真是美不胜收。

    “太鲁阁幽峡”闻名遐迩,另外,园内的高山地带保留了许多冰河时期的生物,如山椒鱼等。让人看后叹为观止。

    大家在公园拍照、散步、购买小吃,到处都可以体会到人的友善,好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赖。

    所有团队都在这里开心的取景留影,欢声笑语萦绕在峡谷周边的各个角落。

    来到太鲁阁不得不讲“中横公路”的故事。

    阿坤讲解时,是这样开始的:这条公路是老兵凿起来的,从台中打通这一条东西横贯公路,大概五万大军牺牲224位。劳苦功高的军人啊,我请教大家,这工程做完,这些军人还愿意回到西边吗?不愿意,直接落地生根了,所以花莲我有几个兄弟,都是他父亲参与这个伟大的工程,这些劳苦功高的老兵,我们都称呼他们叫“伯伯”。很多老兵都没有结婚,还有的情况是五六十岁才结婚,所以我们就来照顾他。后来可以返乡探亲的时候,就问他愿意不愿意回家探亲,他说愿意,但是那时的他们已经七八十岁了,也就圆了一个他们探亲回家的梦。最后他们也就都老了。

    阿坤讲到这儿的时候,眼角湿润了,我们大家也都被感动了!

    众所周知,台湾岛南北长,东西窄,中部山脉纵贯南北,阻断东西。中横公路,是第一条贯穿台湾险峻中央山脉,将东岸与西岸连接一起的横贯公路,一般简称为“中横公路”,全名为“东西横贯”公路。

    这条“东西横贯”公路是老兵们用手一下一下挖出来的呀!

    听完故事,参观完太鲁阁国家地质公园已经夜幕降临了。

    也说购物。在宾馆看到一个小册子,有所感,就说说购物。

    这次购物虽不多,但也去了宝石店,珊瑚店,玉石店及化妆品店。

    说到购物,谈几句感想,每天归零,不管是荣耀或挫败,都是过去。昨天,上一个小时的,都是历史,不用留恋,把握当下。在心情上,也不需要让自己处在悲喜中太久。因为每天都是新的开始。诚恳用心,待客如亲,对待宾客: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温暖的微笑,一次贴心的服务,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学习,了解,认同,最后才有说服力。人们对文化先从外在可见的实际物品着手,一开始透过视觉,触觉上的感受,象征身份与美化装饰上的需要,人们接触而后喜爱,自然而然会想进一步了解,让大家透过展示导览、活动介绍、以书面、影片、实体物品,先认识各种物品,然后再了解或购买。

    文化是一种集结现象,看不见的思想与观念,先以看得见的物品来推广,之后无形的思想与观念才为人们所接受,所注意。

    12月3日早餐过后,阿坤集合大家交代了一下:今天上午跑花莲,宜兰,台北线。坐小火车(因为几年前出现过21人车祸,所以大巴司机拉行李,我们坐小火车。)这一天上午坐车,下午购物。到台北,主要是明天法鼓山。

    我们坐小火车,师傅去跑3个半小时的松花公路,是世界级的危险的松花公路。那谁先到火车站,就要谁先等谁,我跟司机师傅去候车。你们进闸口就是要亮票,给她盖章,出来闸口,不用急着去卫生间,司机师傅三个半小时的车程。

    虽然是阳光普照,突然间有落石了,还是有任何的情况,总会影响到我们等的时间,这是全世界最美的公路,也是最危险的松花公路,所以要等师傅把路面清空,才能继续赶路哦,这的盘山公路真的是太危险了,所以师傅赶路的时间可能会长,我们要有准备哦。松花公路真的是危险。

    再说到花莲,到花莲可以租个车,租个车就可以去玩了,有甲地租,乙地还的。花莲到台北两个半小时,最快直通车。就是花莲,宜兰,台北这个直通车,坐这个直通车,就到了台北最美的火车站嵩山火车站。

    来一趟我们虽然是学佛,是礼佛,但是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台湾,有的时候是真得去看视频,你才能够深度去了解台湾。

    对了,台湾的地铁还满方便,让市民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阿坤像家长一样,不停的告诉我们,嘱咐我们。他说,我对家乡人向来是这样。

    (五)法鼓山、野柳地质公园

    最后一天,也就是12月4日,我们参观了法鼓山。在此教育园区停留时间最长,从早上9点到下午2点半,禅悦法喜,心满意足。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法鼓山。

    今日不办教育,佛教就没有明天。

    ——圣严法师语

    听了这句振聋发聩的话,无不为之动容。

    说到法鼓山先要介绍一下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1930——2009年)

    1930年生于江苏南通,1943年于狼山出家,后因战乱投身军旅,十年后再次披剃出家。曾于高雄美浓闭关六年,随后留学日本,获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89年创建法鼓山,并于2005年开创继起汉传禅佛教的“中华禅法鼓宗”。

    圣严法师是一位大学者、作家及国际知名禅师,他著作丰富,中、英、日文著作达百余种,如《正信的佛教》、《戒律学纲要》、《放下的幸福》、《智慧人生书》等,《美好的晚年》是其最后一部作品。

    圣严法师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主张以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三大教育推动全面教育,相继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法鼓大学等院校。他发起“心灵环保”、“四种环保”、“心五四运动”、“心六伦”等社会运动,影响相当广泛。晚年积极促进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伦理,致力于世界和平,其宽阔胸襟与国际化视野,深获海内外肯定。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

    开启人人心中的宝山

    以心灵环保为基础,提升人的品质

    以汉传佛教为根本,建设人间净土

    1989年为了因应佛教未来的发展以及佛教人才的培育,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汇聚了众人的愿心愿力,开创了法鼓山。并于2005年10月21日落成开山启用。法鼓山地理形状貌似一纵卧大鼓,故引《妙法莲华经》中,{击大法鼓}之喻,命名为“法鼓山”,希望能敲响佛法净化心灵之鼓声,使人心获得安乐与平静。

    这座由观音菩萨为众人共愿所成的道场,以全世界、全人类为关怀对象,宣扬以佛法净化心灵的理念,透过与国际的交流、合作、消融世间藩篱、化解人我冲突,与全人类共同成就祥和的人间净土。

    建筑精神与本色

    涵融东西方之人文特色

    融入原生景观之生态工法

    为了法鼓山的整体建筑及景观规划,圣严法师曾多次亲自带领建筑师、佛教艺术家等,遍访世界重要佛教圣地考察,从中国古刹、石窟到日本、印度,乃至欧美各地的宗教文化古迹,汲取其建筑特色与精神,再注入当代佛教历史的精神,及现代建筑空间多元运用之布局风格,将法鼓山营造成为教育、修行、文化合而为一的环境。

    法鼓山建筑体以褐、灰、白三色为主色调,是源自对大地的礼赞,体现佛教沉稳安定的特质,宁静中蕴涵活泼的气息。各建筑群的施工,采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生态工法,依山势而筑,层次分明,内敛中透显出开阔之气度。

    我们参观行程如下:

    参观外面的“开山观音”、参观“大雄宝殿”、参观开山纪念馆、在大斋堂午斋、去流通处请书取结缘品。

    在山门口接待我们的志工老师,有六十岁了,儒雅谦和。

    见面就说:欢迎大家来法鼓山!

    请问在座的菩萨,有没有来过法鼓山?

    “来过!”有队友回答。

    “来过几次?”志工老师问。

    “三、四次。“队友答。

    “三、四次啊?“识途老马啦!那你们要有不清楚的,可要帮我解释解释啦!”车厢内的笑声此起彼伏。

    志工老师接着讲:“那法鼓山呢,从上礼拜刚刚结束了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很多很多从大陆那边来的居士参加了法会,非常非常的殊胜。那先跟各位简单介绍法鼓山的全名叫做,正说着,他便抬手轻轻地指向车窗外,大家扭头朝向他指的方向看去,在右手边能看到上面的字,“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然后呢,在左手边,大家往上看,有没有看到一座观世音菩萨,看到啦!法鼓山呢是观音道场。这尊叫做法鼓山“来迎观音”。法鼓山总共有三尊观音。经过山门,大家可以看到匾额“观音道场”。

    除了是观音道场以外呢,法鼓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我们中国传佛教的一个禅修道场。所以各位今天来到法鼓山呢,我们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把禅修的这些方法和观念带回去。在各位的生活上用。

    接下来跟大家说一下,参观室内呢,要用心观赏,室外呢可以拍照,没问题。今天天气非常的好,难得的好天气。各位把阳光带来法鼓山,真的是好殊胜。感恩各位!

    今天,你们可能要走一些行程,看!在各位的右手边有没有看到有一个屋檐,那个就是“法华钟楼”,是法鼓山的镇山之宝。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下午可以去参访。

    志工老师话音刚落,就看到园区前面站着好多人在欢迎我们。我们好感动,依次下车互相问询。纯净的微笑绽放在每位菩萨的脸上。我们真的是到家了!

    下面我们正式步行去参观“开山观音”。

    法鼓山的“开山观音”,供奉在法鼓山大殿后园区中心的最高点,俯瞰全山殿堂、庇佑十方信众,四周修竹环绕,是座露天圣殿,这里的氛围宁静清幽,能让来此的民众感受到心灵的祥和。我们一行参观完毕,由志工老师带着去“大雄宝殿”。

    汉传佛教寺庙,中心建筑都叫大雄宝殿,但在法鼓山叫“本来面目”。大殿依墙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三尊佛像,低眉含笑,慈容慧目,法相庄严,三尊佛像之外,余者全无,真可谓殿徒四壁,空得气势浩荡。这样的辽阔无碍,让人更容易放下种种痴心妄念,升起一种对“本来面目”的追问。也许,心无所住,念无所系,自可明心见性,得大自在吧。

    在主楼三层的平台,兀然见一处水景,清澈见底的山泉中,卵石清晰可辨。祈愿观音坐于池中海岛莲台之上,手执倒泻的净瓶,内蓄普化众生的甘露,右脚着地,就像是准备随时接引众生。在观音像身后,是“观世自在”四个字。

    正在端详间,山风徐来,波光粼粼。访客到此,均有一念不起,周身通泰之感。这里是全山祈愿、许愿、还愿之地,殿外匾额书写“大悲心起”四个大字。

    法鼓山在色彩的选择上用的减法,入眼皆是黑、灰、褐三色,没有雕梁画栋、斗拱飞檐,整座庙宇显得淡定、低调、颇具唐风古韵。

    法鼓山入口处,只有一块刻着法鼓山山徽的“山徽石”。以无门为门,从无门入门,也正是“本来面目”之意。

    之后我们参观了“开山纪念馆”展出的内容是法鼓山所走过的历史,每一页都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展品虽然有所不同,但诉求的重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开启你我心中的宝山,让这份接触法鼓山的因缘,成为你我开启心中无尽藏的最佳金钥。

    中午在斋堂用过餐后,大家就径直到法物流通处了。

    法物流通处也叫行愿馆,展售法鼓文化各项书籍、影音产品以及法鼓山纪念品,他们出版的各类正式的书籍都在这里可以找到。有一点特别的是,流通处仅仅流通他们自己出版的书籍,其他的书籍在这里是找不到的。

    我们选了几本法师的著作,又取了一些结缘品。如获至宝般紧紧地抱在怀里。满足的样子,就像刚刚饱餐一顿,还在回味,口齿留香,笑容可掬。

    法鼓山不烧一张纸,不燃一柱香。真的是心灵环保。

    带着满心的宁静与禅悦,我们告别了法鼓山,前往野柳地质公园。

    台湾四面环海,优美的海岸景观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位于台北县万里乡的野柳地质公园是台湾北部著名的地质公园。

    台湾万里乡为突出于北海岸的狭长海岬,经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逐渐形成潭状石、烛台石、姜石、壶穴、棋盘石、海蚀洞等地质奇观,让全长1700米的海岬,成为台湾最负盛名的地质公园。再加上周围丰富的海洋生态、渔村风情等多元地貌,让野柳成为深具教育、观光与游憩功能的著名旅游景点。

    这也是我们行程中的最后一个去处。当我们走进公园大门不久,一个个奇特的景观就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大家都游走在一个个蘑菇石之间,犹如置身于奇幻石林中。尽管烈日当空,游客们仍是兴致盎然,我们也是乐此不疲。

    除了蘑菇石还有很多各种形态的风化石和洞穴等,它们都是经过千百万年的侵蚀、风化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我们置身其中,与其对话,相视而拥,实是难得。

    蕈状石是野柳最具代表性的地形景观,尤其是“女王头”雍容尊贵的形态,早已成为野柳地质公园的象征。我们知道马上就要离开台湾了,于是一一与“女王”合影。

    台湾之行八天,就这样结束了。在台北桃园机场飞往正定的航班上,我要了杯咖啡,啜了一口,睡意全无。怎样记录这次美丽之行呢?

    “所见之处,都是风景”。当时我脱口而出。

    王导的话:“我们这次来,真的是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台湾的文化,包括台湾的风土人情,包括台湾的佛教文化,咱们可能在咱们家的时候,学佛就是去寺院烧烧香,诵诵经,念念佛,好多人觉得这样就是在修行了。

    但是到了台湾之后,很多师兄在跟我分享这个事,就说我们知道,台湾这边学佛跟咱们的理念可能有些地方是相同的,但是他们更注重的是:给予,付出,奉献。

    所以这次的参访学习呢,大家都是感触很深。大家有机会,有时间的话,可以把这个感想写一下,确实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激励。”的确能听得出来,这是王导的肺腑之言。

    如果对这次台湾之行只用一个词汇总结的话,那我想就应该是“感恩”!

    2018年12月5日凌晨两点半安全到家。休息了两个时辰。

    七点用过早餐,收拾妥当。看看窗外,天空飘雪了,这可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呀!好兆头!

    我立即穿好棉服,提起背包,融入上班的车流中。。。。。。

    吴明悦

    写于2018年12月27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见之处都是风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b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