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真正爱过的东西,好像送人都不是很舍得。
上次在健身房和瑜伽课老师周老师相见恨晚、一见如故。知道她也喜欢读书,于是我答应给她送书,可是今天我去健身房之前,一通找,突然发现,找一本适合她的书很难,更难的是,对于我读过的书,竟然割舍不下。
想送她巴金的《家》,我觉得觉新的挣扎和妥协,以及觉民、觉慧、琴的抗争跃然纸上,上面还有我做的笔记,每每翻开,记忆扑面而来,提醒着我要对不幸的命运勇敢的反抗,千万不能逆来顺受,只有抗争才能获得幸福,就像淑英一样。
想送《钝感力》,想到可能某一天我会心血来潮,想翻一下这本书,重新感受钝感力那种快速忘记不快的能力、那种接受失败继续挑战的能力、那种坦然面对留言的能力、那种对嫉妒和嘲讽心怀感激的能力、那种面对表扬甘之如饴而不得寸进尺的能力。
想送《人间词话》,首先因为这本书是我和松哥之间的一种联系,我不忍心轻易的切断,再一个,周老师未必喜欢看人诗词歌赋,尽管这本书也很好看。
想送桑德尔教授的《金钱不能买什么》,可是这本书我那样喜欢,是从成都春熙路方所书店淘回来的,而且哲学那样的interesting,隔三岔五想翻来看看,实在舍不得送人。
还有一些理论性很强的书,比如《大流感》《中国哲学简史》《香帅财富报告》《变量》等,我又担心她不喜欢看。
最后根据周老师喜欢文学书的爱好,以及我现有的资源,忍痛割舍了蔡崇达的《皮囊》,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本书,当时在日喀则的火车站候车厅看的这本书,感动的泪流满面。不过很幸运,我拿给周老师的时候,周老师说她也有这本书,并且已经读过了,而且还交流了他对他外婆描述的那段故事,虽然我已经隐隐约约忘记了,但是我记得阿婆说“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当时读到这句话时,深以为然。
所以后面我开始坚持尝试早期,坚持锻炼等等,其实就是在折腾自己的肉体,从而达到肉体和灵魂的契合。以前一直磨练灵魂,突然发现,肉体还在路上,所以开始修炼身体,保持身体和灵魂同频共振。时至今日,肉体和灵魂同频共振了差不多8个月,感觉十分的舒爽,以至于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都达到共振。去做一个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
回归正题,书没有送出去,我答应给她赠送《遇见你之前》这也是我十分十分喜欢的一本书:好的爱情就是通过对方看见全世界。这也是我宁愿单身到底,背负枷锁,也不愿意将就的原因。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无法互相成就,只是互相消耗,那这样的结合不要也罢。
虽然也十分的舍不得,但是君子一诺,言出必践,任有再多不舍,终须守诺。但想到我喜欢的书,也将影响到更多的人,又心生欢喜,书不就是读的人越多越好吗?这样才会有共鸣,才达到了作者写书的初衷,书也完成了它的使命,如此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