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划九州,征三苗,成为一代贤王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划九州,征三苗,成为一代贤王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4-06-24 19:30 被阅读0次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

成为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最卓著的功绩,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夏朝。

01、父亲鲧治水无功

大禹生于公元前21年,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

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禹的父亲鲧治水。

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最后鲧被处死了。

02、继任父亲治水

禹自幼跟随父亲治水,掌握了丰富的经验,他23岁被舜任命为司空,分管平治水土事宜,继任治水之事。

禹立即与伯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们背着干粮,带着工具,翻山越岭,淌河过川,四出勘察山川地形,足迹遍及九州。

他们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03、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30岁没有娶妻。后来在治水到涂山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涂山氏女子。

涂山氏之女儿,仪容秀美,生性娴雅,二人成婚。但是婚后4天,禹就又投入到了治水工作中。

他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却没有顾得上到自己的家里看一看。第一年,妻子女娇生下儿子还不到十天,

大禹经过自己家门,乡亲们告诉他,希望他回去看一看,他说,现在治水刚刚开始,没有时间回去。他给儿子起个名字,就走了。

过了几年,启已经五岁了,听见乡亲们说父亲又过家门而不入,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涂山氏思念丈夫就派自己的侍女经常到外边等候丈夫,还吟唱着思念丈夫的歌《候人歌》。

经过13年治理,禹36岁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改任司徒。

04、能力卓著,品行端正 被选为继承人

大禹不仅取得了治水的胜利,而且边治水,边恢复农田水利设施,发展农业生产。

他还鼓励人民开发山林资源,进行狩猎和驯养家禽家畜,几年以后,中原一带人民生活很快就安定下来,国力大增。

舜帝流放并最终杀他的父亲鲧以后,又举荐他担任治水之职,大禹没有讲任何价钱,就挑起了治水重担,并出色完成了治水任务。

舜帝与大禹有杀父之仇,大禹对于舜帝是非常敬重的。没有在舜帝面前和其他地方流露出丝毫不满情绪。舜帝“荐禹于天”,成为帝位继承人,

05、代行舜帝摄政 ,征三苗

禹被舜定位继承人后,代行舜帝摄政17年,他巡视考察九州之长,统兵平服苗乱。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他规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

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三苗在舜推荐禹做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时,开始向中原进攻骚扰。这时,天灾不断,人心惶惶。

禹便将灾难的发生归罪于三苗不恭敬神灵所致,为了进一步扩大统治区域,统一长江流域,决心对三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禹在出兵之前,在玄宫里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祀。先祭祀上天,后祭祀祖先,祈求上天和祖先给予力量,保佑战胜三苗。

祭祀之后举行了誓师大会。参加这次誓的,有各氏族、部落酋长,也有掌管各种事务的“百官”。将这次攻三苗之战定义为“替天行道、代天行罚”。

誓师以后,禹率领约5000人的主力队伍出发南下,沿途又联合了当地的一些氏族、部落的兵力,直抵三苗活动的根据地--江汉流域。

三苗见禹率军前来征战,也驱军前来抵御。但禹所率领的军队,是有严格组织和经过“执干戚舞”训练的武装,不仅战斗力强,而且有明确的目的。

所以战斗一开始,三苗的酋长就被禹军射死了。主帅丧失,苗军大乱,纷纷四散逃跑。

在战胜三苗之后,华夏部落联盟的势力空前强大,威震四方,来自外部的压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禹伐三苗的胜利,也使以大禹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的势力扩展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

06、正式登帝位,巡视各地,召开涂山大会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53岁的禹。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

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56岁的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

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大禹为了巩固对江南地区各氏族、部落的统治,“禹南省方,济于江”,“省方”就是巡视,即大禹以天子的身份到东南地区巡视。

为了让天下各诸侯部落都臣服于自己,大禹决定在阳城东南的涂山举办一次针对各诸侯首领的大会。

到了相会的时间,从四方各地赶来的氏族、部落酋长多达万人,他们都带来了丰厚的朝贺礼物,大国进玉,小邦献帛。

大会上举行了隆重的祭天祀土的祭仪,同时,奏起大夏之乐,表演了干羽之舞。许多边远地方来的诸侯,方伯们欣赏了这些声情并茂的乐舞,

看到了如此有礼仪的祭祀,对先进的中原文化都赞不绝口,不得不佩服禹领导有方。

大会当天,大禹进行跪拜仪式过后便开始的自我检讨,希望大家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他知过,改过。

这些酋长、诸侯见到大禹之威严,夏军之雄壮,纷纷歌颂大禹的功德,表示愿意臣服于夏王朝,岁岁称臣,年年纳贡。

涂山之会上,大禹又对治理水患的人论功行赏,对无功的进行处罚,又找借口杀死怠慢命令的几个部落首领,另与会所有部落首领深感恐惧,小心翼翼地听从大禹的指挥。

大禹为了扩大夏王朝的疆域,将各地的氏族、部落统一于夏王朝,就分封前来相会而未有封号的各氏族、部落酋长为诸侯或方伯,

他和各方面的诸侯、方伯协商,每年向夏王朝进纳贡赋的种类的数量,最后向大家宣布了规定的贡献。

这些来自黄河流域,大江南北的诸侯,方伯们也表示要按天子之命执行,不起二心。

各地的部落为了表示对大禹的敬意,就将当时极为贵重的“金”(即青铜)作为贡品带到阳城献给大禹。

为了不引起众部落首领的不满,大禹仔细考虑之后,决定将九州所进献的金都用在各州所铸的鼎上,

九鼎即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刻着各州的名字和山川、物产、奇珍异兽。

九鼎铸成之后,即成为夏王朝的镇国之宝,四方部落首领来朝觐见时,都要在九鼎前参拜。

07、禹封泰山,禅会稽

禹在位第十年,向东巡视,登茅山,朝见群臣,四方诸侯齐齐来会,“执玉帛者万国”。

禹在会稽大会诸侯并计算分配贡赋时,有个部落防风氏的首领因故迟到,而被禹下令处死。

会诸侯之后未久,病亡于会稽,享年65岁,葬于会稽山。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大禹胸怀宽广,父亲被舜处死,他不计前嫌,不畏劳苦,翻山越岭,考察地形,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成功地治理水患。

他划九州,征三苗,召开涂山大会,铸九鼎,使部落心甘情愿地臣服于他,真了不起!

相关文章

  • 历史梗

    九州: 大禹治水以山川河流分九州,各州向中央进贡——尚书·禹贡

  • 近水楼台“贤”得月

    贤,是孟母为子三迁 贤,谓陶母截发筵宾 贤,乃欧母画荻教子 贤,为岳母刺字报国 于是,孟子誉为亚圣 陶侃成为一代名...

  • 要想活得精致,一个成熟的女人,更不该丢掉少女心

    王祖贤被认为是香港十大美女之一,早年间出演的多部影视剧作品也都十分经典,成为了一代人的女神。 不过王祖贤自从200...

  • 周未饮酒歌

    扬歌划首宴九州,饮尽江河论王候。杯中天下足容泪,醉里乾坤不问愁。

  • 从甲骨文看“九州”“九鼎”的来历

    “九州”、“十二州”、“汉地九州” 史籍中第一次出现九州这一说法,是在大禹时期。 据《尚书·禹贡》记载,在大禹治水...

  • 《周易》笔记9,大禹创作后天八卦

    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天下大洪水。夏王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作《九丘》。大禹在洛水见到了洛书,受启发而作《八索》。...

  • 这就是华夏九州

    看了《典籍里的中国》,才知道伏生全家为何舍命护《书》?伏生道:”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大禹治水十三年,足迹踏遍九州,...

  • 王祖贤:为演《倩女幽魂》反复自荐被拒,曾给导演徐克老婆打电话

    王祖贤作为一代传奇,塑造了众多港片经典,其中《倩女幽魂》尤其出彩。 一举奠定了其在香港"四大花旦"的地位。 王祖贤...

  • 卡牌类游戏研究:游戏王1

    笔者从初中开始玩游戏王,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说说最近的游戏王的事情,四征龙被禁止了,一代征龙传奇被打破。这就是我...

  • 《史记》读书笔记

    《夏本纪第二》 只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原来大禹考察了九州的山川地理、气候物产,了解了各地土壤的品质、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划九州,征三苗,成为一代贤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dd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