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强烈推荐了不下十遍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本想跳着看主要内容,结果认认真真完整地刷下来了,很沉重,看完之后整晚都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从刚开始的程勇迫于生活走私药却意外给病友带去福音,到不良药贩子竞争挤兑狂抬药价,再到清查断药、吕的清疮惨叫、老奶奶为活下去而哭求警察,最后的法律审判、国家重视,格列卫列入医保范围,进口抗癌药物零关税。



无论是病友、药贩、格列卫厂家、执法者、法律,从各自利益角度出发,其实都没有错。那究竟错在哪里?也许是张长林的那句“穷病”。
电影的结局是现实的开始,一切都像程勇所说“我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

跳出电影,换个角度。其实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怕,但是有谁可以因为怕就躲过去了?谈起癌症,要么觉得太遥远,要么因为忌讳选择“鸵鸟策略”(鸵鸟遇见危险的时会把头埋进沙子里,完全不顾身体的其他部分,据说暗色的羽毛会偶尔避过其他动物的捕猎,但是猎人会犯傻吗?)

马云说过:“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说的是大多数人怎么错过新兴发展机会,用在对待健康方面也其实是一样的,人健康的时候要么拒绝了解疾病,要么是理解错误还不自知。
进了平安之后,有很多朋友调侃式地问:“嘿,最近被洗脑洗得怎么样”?(这些家伙显然是在用贬义词,坏得很)
“洗脑”在我看来其实是个褒义词,理解为修正错误概念和观念的过程,使得认知更清晰、准确、精确。这不也是“洗脑”嘛?
过去的一两百年前,大多数的法国人甚至认为洗澡会让身体虚弱,所以就尽量不洗澡。他们的主食是牛肉和土豆,腥膻的体味很大,又不洗澡怎么办?于是法国人发明了香水,可掺杂着牛肉土豆腥膻味的香水味。。。那个酸爽,实在不敢想象。
前天下班路上就给自己洗了个脑,看了李治中《癌症的真相》科普视频,反正睡不着就整理了一下。

常识误区:
1、东西要趁热吃。世界卫生组织将超过65度的食物定义为致癌物,我们却总说吃饭吃菜要趁热、喝茶喝汤要趁热吃,尤其是我这样的海丰人,开水一泡咸茶就喝起来了,长期烫伤食管,容易导致食管癌。以前吃得快、忍得烫,现在想想挺后怕。
2、幽门螺旋杆菌:我们没有施行分餐制,容易交叉感染,70%的成人都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这是引发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但是我遇见的人,包括医生都说幽门螺旋杆菌对对人体没有影响。这在欧美很少有人携带这种病菌。
3、吸烟的影响:在香烟发明之前,肺癌是极罕见的癌症。美国数据显示,香烟出现以后二十年,肺癌直线上升,而在禁烟之后随着吸烟人群减少的二十年肺癌又迅速回落。中国吸烟人口世界第一 ,总数超过排名2-30位国家吸烟人口总和。肺癌是中国癌症第一杀手,中国占世界人口20%,但33%的肺癌患者都在中国,因为中国占世界吸烟人口的33%。PS:不吸烟最好。

4、戒烟戒酒、加强运动、健康膳食、远离严重污染、电离辐射等,50%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视频主要内容
1、中国现状:中国癌症病发率排世界的70位,每年确认癌症患者400万,因癌症逝世超280万(每分钟8人被确诊,5人因癌逝世)
2、癌症发生的最大风险因素:不是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而是长寿。无论男女超过55岁,身体机能、免疫系统变差,癌症病发指数直线上升。
3、癌症病发的两个核心原理:基因突变+免疫逃逸,本质上是量变到质变,最终爆发的慢性病。
栗子:人要一步步变坏(积累不同的基因突变);之后变成坏蛋,还要逃避执法部门监管(免疫系统),这才有机会慢慢做大,最终形成黑涩会。这个过程通常需要20年时间。
4、米国数据统计37%的女性和42%的男性一生之中会发生癌症,三代八口之家患病概率90%。
5、据统计超过1000部电视剧和电影主角都是死于白血病,实际上白血病治愈5年生存率70%,某些亚型白血病治愈后5年生存率达到90%。
6、癌症医疗技术是阶梯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而不是渐进式发展。米国女孩Emily起初用化疗法,连续三次治愈后又连续复发,绝望处使用CAR-T疗法,已经治愈。

7、不一定要杀死所有癌细胞,30%的男性都携带前列腺癌细胞,但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受影响。
8、药物控制,患者寿命与正常人无异,慢粒白血病不一定会遗传。刘正琛二十来岁被诊断出慢粒白血病,是国内第一批格列宁使用者,后来娶了一位患同样病的太太,现在有个健康的宝宝。医疗技术发展迅猛,日后癌症可能不再是人类的第一杀手,而是发展为可控制的慢性病。

9、纯天然也有公害,栗子:某些纯天然中草药含有马兜铃酸,大量使用会引发基因突变。
10、去医院死得快,很多癌症医院已经有了系统的疗法,比民间的疗法科学,这方面还是相信科学。

11、酸性体质致癌——伪科学偷换概念。人血液PH值7.35-7.45之间,低于7人可能会死即会死。伪科学推广用试纸测唾液法,人的唾液PH值6.8-7.1,嗯,你很酸。可前面明明说的是血液,怎么后面就成了唾液测试?

12、饿死癌细胞——谬论。栗子:大家抱怨工资少,税负高,所以大家不要赚钱就不会交税,结果自己饿死了。
13、目前没有一项筛查技术可以做到一样排查多种癌症情况。某些商家却推广一种产品能测量XXX种癌症。但是筛查是应该像体检一样被推广,详见下图。

其实身体脏了有腥膻味,不应该用香水去掩盖,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给自己洗洗脑,用简练有效更新自己的认知,毕竟是先把脑子洗干净了,才会去洗干净身子,不是吗?拥抱健康,常给自己洗洗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