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刷出 “1988 的中年女子”这个消息时,我知道对年龄的自我认知的讨论终于到来。
其实,在这条消息出现之前,年轻一代的我们早就摆出一副未老先衰的模样,整天嚷嚷“自己年纪大了”,一过 25 岁,便说自己不能熬夜,通宵唱 K 后一周都缓不过来,哀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而随着“ 1988 年的中年女子”、“ 34 岁老年得子”、“那个 92 年的老女人”的新闻一出,不光是 1988 年的坐不住了,1988 年前后的妹子们,也统统站了出来,要么在朋友圈里继续感慨:一夜之间竟已步入中年;要么一反常态开始鸣不平:我工作、家庭都兼顾地很好,各方面精力、状态都不错,而且我还处在 2 打头的年龄,凭什么就说我到中年了?
所以,你才中年女子,你全家都中年女子。
尽管网络上大家对年龄的夸大都抱着调侃自嘲的态度,其实这背后对年龄的焦虑和恐惧,一直都在。
对于年轻与否的年龄界定,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东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
经常刷美剧的朋友都知道,中年妇女或已到退休年龄的人依然可以是职场上的骨干人物,工作做得风生水起。而尤其是针对女性,这种差异更加明显:一个六十岁的美国独身女人依然可以不出门约会也能怡然自得,日本可能是四十岁。
而在走国,二十五岁还没有男朋友,简直就是一个错误!到了三十多岁还不结婚,周围的人和你聊天时便尽量不再谈及婚姻、男朋友这种话题,话里话外都有一种小心翼翼的同情。尽管当事人可能觉得自己活得还不错,但在旁人眼里,你只是一个走着下坡路的不再年轻的大龄剩女。更何况,如今网络上连“ 34 岁老年得子”都已出现了。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人类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规定 44 岁才是青年的上限。
在五年前,一辆清晨首班的机场快轨上,遇到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从他给我的名片中得知,这位老先生是一家制药公司的董事。当时,他一边和我攀谈,一边吃了两颗药丸,后来他拿出了证件,告诉我说,还在上海复旦大学念 MBA ,当时他已六十多岁。现在回想起这位老先生,是他洁净稀疏的白发和明亮的眼神带来的活力之感,毫无花甲之年的龙钟老态。
而往往很多不到 30 岁的人,在想学习一项感兴趣的技能,或重新开始一份未知的新生活时,都会因为自己内心或旁人的“现在才开始,会不会太晚了”、“年纪大了,很难再学习新的东西”这些声音而不敢去尝试。只得放下这份“痴心妄想”,继续活在平静的自暴自弃里,对于未来,既感到茫然不可知,却又能一眼望到尽头。
关于人的能力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达到顶峰并逐渐下降?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份研究:
不要太早放弃人生,多项重要认知能力在四五十岁才达到巅峰。
哈佛大学一心理学研究收集了近五万名被试的在线 IQ 和记忆力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和工作记忆(即短时记忆)相关的记忆能力确实在二十岁早期甚至十几岁时就达到顶峰,而词汇量、理解能力、常识、数学能力和分类总结能力普遍在四十甚至五十岁才达到顶峰;
而理解他人的共情能力成熟得更晚,在二十岁早期才开始逐渐达到一般成人水平,且维持稳定的时间也很长,直到六七十岁才会开始下降。
25 岁、30 岁、40 岁,都不是束缚我们放弃人生的界限。年龄可以只是一串数字。虽然我很想就衰老是从内心开始,是从看不到自我的眼神开始云云和大家聊上三千字,但为了避免你们说我鸡汤,所以我们可以从科学角度来看待衰老。
对于一个从未接受训练的人来说,在其 25 岁之后,年龄逐渐增大,代谢逐渐降低的过程中,体能甚至会随着训练提高。目前退役,但连续获得四界crossfit混合体能大赛冠军的Rich Froning,最后夺冠时他已经 34 岁了。
所以,其实衰老并不是从一个 25 岁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减少的研究数字开始的,而是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开始的。如果坚持不懈地锻炼,衰老是可以往后推延,甚至可以逆转衰退。练不练,关于在于自己。
喜欢说自己年纪大了的人,让我想起了常说自己“命不好”的人。两者有着某种共通的本质,都有着相同的恐慌,自嘲下遮掩着无力改变,死气沉沉的生活。想起多年前的自己,也浅薄地发过同样的感叹啊。
生活在丛林社会,职场几乎成为大多数人一生都难以逃开的地方,我们的理想在这里得以实现,所有的心酸和痛苦、快乐和成功也都在这里成就,年龄也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使得大家对年龄格外的敏感。而我想说的是:
欸!那个喊 1988 年中年大婶儿的人给我站住!
充满激情,有能力做出成就的人永远年轻。而敢于做最好的自己,才是一个人年轻的最好证明。
敢于做最好的自己,才是一个人年轻的最好证明。
关注我的 V 信:张小岛
留言点赞前三名即可获得小岛用心准备的礼品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