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敲下这个题目,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张爱玲关于男人对红玫瑰和白玫瑰的论说。于我而言,城市与乡村,也像男人中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各有各的美,都是我的心头好。
我出生在农村,身上自然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关于农村的一切我都很熟悉,却又觉得陌生。虽然我家以前也有很多亩地要耕种,家里喂了鸡鸭鹅猪等等,可这些父母都没让我干过。不知道是因为我是女孩还是怎么,父母基本不让我下地。也可能是母亲当老师,希望我学习好长大了不要在地里干农活,很少让我干活。只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好像是拿着两个钩子的农具去刨地,我刨的太精准了,一下就刨到自己两个脚趾之间了,血噗噗的往外冒,打那以后,父母更是坚决不让我去地里或者场院里干农活了,只让我在家给他们做做饭啥的。所以,关于农活的记忆甚是空白,虽然少了很多劳苦的体验,可也少了些欢乐,毕竟我的小伙伴们都要帮家里干活。
我上初中的时候,家就搬到了镇上。那时就有点脱离农村的味道了。因为在镇上分的房子里住,肯定是不可能再种地了。妈妈也从村里的学校调到镇上教学,小伙伴也成了镇政府大院里的孩子,对农村的概念就更模糊了。
考学进省城读书,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真正的城市。公交车都是大大小小各种样子走不同的道路,高楼一幢幢的让人头晕目眩,城里人说话都与我们不一样,要发很多卷舌音,还有自己专属的方言,杠赛来。太奇怪了,听不懂,可是会说这话的同学们都高人一等似的,好像当年我们镇政府大院的孩子们。
好在省城有个亲戚,几周会去我学校一趟,给我带些吃的,或者让我去他家吃饭。只是每次我去他家做公交车,都要晕头转向,下了公交后走的那条路总是走错方向。记得有一回我自己坐公交去亲戚家吃晚饭,晚饭后自己再坐车回去。那次等了好久都没来,而晚自习马上就开始了,好不容易来了辆公交,没仔细看就往上挤,上去后买票才发现,是两块钱的豪华车。可我兜里只剩了一块钱,售票员并不觉得我可怜,依然固执的等我找那一块钱。我没法了,就跟我旁边的叔叔阿姨借一块钱,带着哭腔跟他们说我带钱不够了,谁可以帮我,印象中车上人都冷漠的看着我,没人肯借给我一块钱,好在售票员没把我赶下车,总算到了学校。打那心里对这座城市就多了一丝讨厌。
在省城最喜欢去植物园。每到周末我们这伙穷学生就相约去植物园,植物园的郁金香园,我到现在都记得那弯弯曲曲的轮廓。我们带了吃的,去到草地上坐着吃,玩到很久再一起回去,那时拍的照片都特别土气,一看穿着就知道我们是乡下来的土包子,可我们的青春一样肆意飞扬。
城里好吃的也真多啊!学校食堂蒸的牛肉大包子,我一次就能吃上六个,啊,那味道真太美了!还有那个米力乃,亲戚曾说带我去吃米力乃,好高级的名词啊,这米力乃得有多好吃啊?啥味儿的啊?里面是卖啥的啊?心里一直期待着,可又不敢说,毕竟这亲戚也不是多近的关系,一直到我毕业也没吃上米力乃,到现在也不知道它卖的啥。
城里真是寸土寸金。亲戚家生活空间挺小,厕所尤其小,仅容一个蹲坑,转身而已。客厅和卧室也都好窄好挤,亲戚吃饭的桌子都是折叠的,这样吃完收纳起来客厅还可以当卧室来用。亲戚家的小区也挺破旧古老的样子,小区里的公用空间总晒着好多家的被子,都进不来多少阳光。那时觉得,城市里的人生活都好拘谨啊!对城市又添了一丝讨厌的味道了。
我现在生活的城市充其量算是十八线小城。我甚爱这个小城。它兼具了乡村的朴素和城市的豁达,虽然赶不上省城的先进发达,反而是这样的跟在省城后面的不紧不慢的步伐让我觉得舒适。我不喜欢生活在那么快的节奏里,就连吃个早饭也不能安稳舒适的在家里坐着喝碗汤。我更爱这个小地方,早上我不必匆忙的赶路,如果喜欢,我可以选择早起去公园跑个步,或者去做个瑜伽再回来,甚至去赶个早市买点新鲜的瓜果蔬菜回来,舒服的吃个早饭然后再轻松的去上班。在这样的小城里,我的孩子不必出门就是一天,中午可以回家吃到我做的饭,甚至还可以午休一会。我和我的父母家只隔着一碗汤的距离,父母年纪大了,这样的距离让我心安。爸爸经常给我送来小院里的青菜和妈妈蒸的馒头,甚至还有专门给我做的小米粥。
这样的日子久了,反而离城市愈发远了似的,不管怎样,开心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