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上大学了,把孩子送到学校,我和好爸两个就去游玩了。孩子虽然从北方到南方去求学,但我们觉得她从小适应性就很强,相信她完全有能力应对一切。
事实证明,果然如此。人家很少给我们打电话,我们给她打电话,人家总是说在上课、在写作业,我们就不敢打扰了。可是如果她打几天不联系,心里就有点嘀咕:怎么连个电话也不打?把老妈忘了?!不知道老妈操心吗?不知道体谅人!
当朋友问“姑娘都是小棉袄,你姑娘一定经常给你打电话吧?”我就会有点不好意思。
后来,自己也觉得自己可笑:既然孩子有能力应对一切,那她生活、学习就都没啥问题需要你帮忙解决的,人家刚到新鲜的环境中,有那么新鲜事、新同学自然是很忙得不亦乐乎,忘了打电话不是太正常了吗?如果她什么事都向你报告,每天都又请示又汇报的,那还是适应能力强吗?
一问,很多家长都这样。
不仅如此,实际上,对孩子的这种矛盾心态早就有了。
可以说,每个女人在开始备孕时就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期待,都有什么呢?
我们会期待孩子身体健康,聪明活泼可爱,听话好养。随着孩子会说话、会走路、会跑,上学了,我们的对他的期待也越来越多,希望他能主动学习,爱思考,爱阅读,学习有效率,上课注意力集中专注,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各项作业;爱运动,兴趣爱好广泛,坚强,个性稳健;自信,大方,开朗,有礼貌,知分寸,待人热情,进退有度;乐于分享,爱劳动,自律能力强,体谅家长……
还有很多父母还希望孩子:不要和同学有争执,也不要总是没完没了的问一些奇怪的问题,做一些令人生气的事,我们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就行,听话就好。
可是,如果孩子自律性很强,知道主动做作业的话,他必然是很有主见的。他很有主见的时候,未必就事事都听父母的。无论你你觉得你说的多对,孩子都未必会听。
如果孩子爱学习,爱思考,那他对于一个他从未认识过的世界,他必然会有很多的疑问。无论这些问题你觉得有多么奇怪,对孩子来说,他就是想要更多了解。
如果他兴趣广泛,那他必然会想尝试很多。他会觉得,我不去尝试,我怎么知道那个东西好还是坏?
以上这些矛盾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在这个问题上,你(父母)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孩子因学校表现妈妈被通知去学校挨训,就觉得很丢人,意味着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吗?我是不好的吗?
孩子的某个行为或者习惯不好,种种引导方式都无效,就觉得很挫败,意味着我没用?我不够好吗?
孩子考上的学校没有邻居家孩子学校好,见人家儿子时心里就有点不好意思,那说明我就不是个好妈妈吗?
……
用头脑去简单想一想,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当然不会。”但是用心细细体会,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入坑”。
如果你也有入坑,那需要问问自己句:
我们的价值真的需要通过孩子来体现吗?
真的只有孩子优秀才能体现我的价值吗?
除了孩子,我还可以有哪些渠道、哪些方面也可以体现我的价值?
我愿意拓展哪些方面来增加我自己的价值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