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失明症漫记》有感

读《失明症漫记》有感

作者: 六月的雨_3afa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5:36 被阅读0次

      内心非常悲怆,不是因为小说里的情节。因为这是书中描述的是一种思想实验。它不会真实发生,但你却能想象如果真有这样一种流感,情景只会更悲惨。我感触最深的那段情节:食物被歹徒控制之后,他们先是让人们交出随身的首饰,手表等换取食物,而后让人们交出他们的女人泄欲来换取食物。当人们面临活命和尊严的抉择时,无疑选择了活命。如果这些歹徒是同性恋是恋童癖,那么“女人”会换成“男人,小孩”。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在这种情形下,夫妻,子女,朋友……这些社会关系。

“让我们惊叹的是,女人们没有像男人那样反对而是纷纷表示同意,甚至当其中一个女人的丈夫表示宁死不吃以妻子身体换取的食物时,女人们还齐声谴责:“您可以把您的妻子留下来供您一个人享用,让我们来供养你们,供养您和她,不过我倒是想知道您以后是不是为此感到有尊严,想知道你怎样吃我们给您带来的面包……””

        幸而这是思想实验,不幸的是这是人的宿命,注定的悲剧。人性与兽性交织在一起。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动物世界里,或许没有那么多的感触。因为在人的世界里,以人性来满足兽性,是对人性,文明自我的亵渎。

走在人群中,想象这些素不相识的人或许就是那个在失明症中让你把你的家人交出去换取食物的歹徒,而你自己却不是当场自杀以换取渺小尊严的人。当明白人的境遇,人会面临的境况时,对任何人都没有信心,更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为人性如此。

或许古希腊人早已洞察人的悲剧,才让《俄狄浦斯王》流传于世。而大多数人却并不明白为何现实中的人永远也无法逃脱悲剧的宿命。

突然想起鲁迅的文字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被叫醒后当你清楚知道了人的境况,你会死去与沉睡中的人一起,带着恐惧无助无奈,而他们在美梦中。在铁屋里或许一个小时就会死去,而降生在这个世界却要60年。

(人性是一个中性词)

相关文章

  • 杨唐唐|来自远方的呼喊

    来自远方的呼喊 ――读《失明症漫记》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失明症漫记》...

  • 读《失明症漫记》有感

    内心非常悲怆,不是因为小说里的情节。因为这是书中描述的是一种思想实验。它不会真实发生,但你却能想象如果真有...

  • 读《失明症漫记》有感

    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失明症漫记》这本书,先说两个题外话。首先,这本书是真的好读,看了就不想停下,不愧为诺贝尔文学...

  • 失明症漫记有感

    1. 第一句是高中临近毕业时历史老师所说:人类始于文明,终将毁于文明。 读《失明症漫记》为何会让我想到这句话呢...

  • 失明症漫记有感

    若泽.萨拉马戈 葡萄牙 一切的开始缘于红绿灯前,这座城市的第一个失明者,暂...

  • 这本瘟疫小说大家可能没注意

    失明症漫记 《失明症漫记》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的小说作品,首版出版于1995年。 这本书用“失明”作为一种肆...

  • 读《失明症漫记》

    作者: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年11月16日~2010年6月18日),男,葡萄牙作家,...

  • 读《失明症漫记》

    当早已习惯的秩序与文明不再有效时,人类最原始的本性将暴露无遗。 这是一场关于失明的瘟疫,当眼睛不再能看东西,很多人...

  • 真正的黑暗来至于被蒙蔽的内心读《失明症漫记》有感

    真正的黑暗来至于被蒙蔽的内心 读《失明症漫记》有感 当我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曾无数次偷偷的想“如果某天我失...

  • 读《失明症漫记》和《复明症漫记》

    《失明症漫记》是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1995年的作品(那时他63岁)。他家境贫寒,12岁辍学,以后全靠自学成才。1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失明症漫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vf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