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前言
今天面试了一个有两年iOS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他的能力让我感到很吃惊!虽然我并不是想黑这位同学,但是确实觉得他这两年过得有点可惜。按他的描述,他的工作经历实际有两年半,从自学起步,正常的流程:进公司实习,从界面做起,一步一步深入到掌握大体的控件,然后开始和同事一起做项目。但是当他介绍到他参与的项目之后我便开始意外了,两年时间参与了两个项目,虽说都是产品级别,但是其中一年的时间,是在维护一个购物类app的界面(“礼物说”),还只是其中的首页的部分页面(数了一下,没超过十个吧),而具体的维护工作也只是比较表层的,没有太多的涉及到逻辑、数据处理等(这是他的原话,还特地强调了,怕我会询问这些部分的问题)。然后我就问他,想着可能虽然做产品的确实比我等外包狗工作轻松一点,但是总会在某个领域比较深入吧,毕竟工作时间摆在这里。于是:
- 我问:那你觉得你在开发项目的这么多种能力最擅长的是什么?
- 他答:图像处理吧。
- 我问:那你觉得像平常我们看到的圆头像,你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 他答:哦,这个,是这样的,我会先把这个图片用SDWebImage 从网络加载出来,然后把这个UIImageView的边框的颜色设为透明的,之后把他的那个边角取他的宽高的一半裁剪一下。
。。。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虽然这次面试的失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但是类似的事情也可能会发生在你我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工作时间会慢慢变长,而在这个大家都习惯以工作时间作为身价参考标准的市场里,如果我们的技术没有赶上这个时间段应该具备的能力时,有可能让我们变得很被动。
- 首先我们自己会被这个价位误导,不管自己的能力是否达到,都不会太愿意接受一个低于这个价位的工作。
- 会让我们变得不够谦虚,工作越久,越会觉得比较基础的知识离我们已经很远了。
- 同时,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学习的机会也变得更少。
共勉吧,趁还是个小鲜肉,还愿意围着大神们转悠,赶紧把自己的基础打牢吧。工龄和年龄一样,并不是越大越好。只有在有限的时间抓紧学习,达到相应工龄段的技术水平,从同龄段的同事中脱颖而出才可能成为职场的赢家。
我的实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9511/23c2143a9f60d19b.png)
从2014年(大三)暑假参加的第一份工作开始,我也开始使用了某云笔记。虽然我最开始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备忘录或者说是草稿纸。但是,也慢慢的养成了在上面乱写乱画的习惯。毕竟在公司用的电脑和家里用电脑不是同一台,很多东西只能以这样的形式带回去。
翻看起这些笔记来,好歹也能回顾一下这几年杂七杂八地都做了些什么。我在大学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公认的杂),自己为了能找个好工作,在大二的时候就参加了嵌入式的为期一年的培训,真正地(相较于学校的课程)学习了一些c语言以及c++,了解了什么是嵌入式,什么是物联网等,通过模仿一些实际项目大概知道了这个行业的工作模式和学习方向,也止于此吧。不过有了这些加餐,相较于其他普通同学来说,至少眼界上有了扩展,知道除了学好专业课程能考研之外,还有一条出路。后来大三也和同培训班的同年段同学参加了一两个国家性的项目。但是到了大三下大家出来找实习的时候,还是发觉嵌入式并不好找实习生,比较这行需要的基础还是要些年份才能打牢的,并不能批量的复制加工。所以大部分公司还不愿意花时间来培养,所以我后来也放弃,觉得既然有c++的基础就也接受了要选择不对口的其他出路来向这个趋势低头。
这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公司是一家嵌入式,我的老师也是一个有十年以上嵌入式开发经验的“老司机”(公司四五个人左右就能独立做出自己的开发板来,可想他们的能力了)。而我在他手上学的是安卓。后来我才明白他们正在转型做安卓嵌入式。于是我便开始接触安卓。
大四,陆陆续续实习了4个月吧,一个个demo的做,我的老师隔段时间布置一些项目给我,都是一些我需要研究几个星期的小功能,让我一度以为,这就是他们公司挣钱的方式,一直在压榨我的劳动力。(看着当时的一些实习日记,还是觉得好笑)
![](https://img.haomeiwen.com/i3369511/0471a037519b0821.png)
后来,因为女朋友(我们都是湖南人,是高中同学)的缘故,觉得可能不会在福州发展的原因吧,就和老师详细地谈了一次。也才知道平时少言寡语的他对我的评价很好,也很在乎我的发展,一直是想办法培养我,尽量让我把编程基础打牢再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
虽然没能跟着这个老师一起学习下去,但是由于他,我也从嵌入式的方向中转向出来,后来大四下的毕业设计也做了相关的毕业设计,毕竟安卓开发是应用层面的东西,容易上手,所以后来毕业之后也选择相关的岗位就业。
这个就是后话了,今晚有点晚了,关于安卓的开发,明天待续吧。
这里提示一下,前言里我提到的可是面试一个iOS开发的人哦,所以,这个故事还有点长哦。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