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馆APP| 100万册经典图书免费借阅
你想看的 都在这里
1
营销一时爽,上映火葬场
上班第一天,大家打招呼时候除了会问“去哪里跨年了”,肯定还会问“你看了《地球最后的夜晚》没有”。
毕竟,《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营销水平,可以说是华语电影历史中相当牛的一个。
“买到《地球最后的夜晚》零点散场的电影票,和喜欢的人一起去看,在电影结束时刻,和片中男女一起相拥、接吻,直到2019年到来。”
这句宣传语不知道先从哪个平台酝酿,直到跨年夜,所有跨年场的影厅都排了这部片,即便票价翻番也是全部满座,堪称电影营销教科书。
但是这样精彩的手笔,却在上映第一天后就遭受到了反噬。
在向来评分宽松的猫眼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只得到2.8的超低分,观众的所有回答可以浓缩成一句话——“2018最好睡电影”。而在豆瓣,它的评分也跌到了6.8,乍看之下好像不算很低,但看一下热评,几乎都是在吐槽“长镜头”和“让人翻白眼的台词”。
我在进电影院看它之前,刷到了一个段子,说是这部电影每进行半个小时,就会有一拨人离场,等到电影结束灯光打开,还没走的那些人才会醒过来。结果这不是段子,真的就是事实,这部电影一共有2个多小时,等散场的时候人几乎都走光了。
散场后,我跟朋友在寒风中琢磨了半天,这就是讲了一个男人被女人无情欺骗的狗血故事呀……
2
被片名和汤唯骗进电影院
那回到电影本身,它究竟怎么样呢?
很多被营销带进影院的观众可能并不熟悉毕赣,也没有看过他之前的《路边野餐》,只是对汤唯具备强烈的好感,再被悬疑科幻风的片名误导,会认为这就是一部精彩的3D悬疑片。
但实际上,这部电影算是某种程度上《路边野餐》的折射。电影的时间线和空间都是错乱的,事件交杂,前70分钟,观众几乎是看不明白人物关系的。
电影是以一本绿皮书开始,罗纮武有一个忘不掉的女人,叫作万绮雯。
12年前,他为了追查杀死自己好友白猫的黑社会老大左宏元,认识了他的情人万绮雯。这个女人的风情万种,让他难以抗拒,于是他爱上了她。万绮雯说,如果他们想要在一起,就一定要杀死左宏元。而杀了左之后,万绮雯却悄悄离开了。
12年后的现在,罗为了父亲的去世回到家乡凯里,收拾父亲遗物时,偶然发现了一个有名字和电话号码的照片,于是他找到了电话号码所在的监狱,那个陌生女人对他说,她曾和万绮雯一起去一个会旋转的房子里偷过东西,那本绿皮书就是万绮雯偷出来的,只要念扉页上的那段咒语,房子就可以旋转起来。
罗开始寻找万绮雯,在寻找她的过程中,他发现她后来和别的男人结了婚,那男人还说万绮雯很爱骗人,说自己没有生育能力。他找到万绮雯上班的歌厅,但还没开门,于是跑到隔壁的电影院准备看一场电影。从这里开始,电影从2D转向3D,从现实转为梦境。
梦中,罗迷路走到一个矿洞的房间里,有个奇怪的12岁小男孩让他陪自己打乒乓球,这就是他幻想中那个12年前被万绮雯打掉的孩子。后来,他遇到了还没被卖给黑社会大哥的万绮雯,此时她还叫凯珍,甚至,他还遇到了要和情人私奔的妈妈。在这些迷幻的梦境的最后,凯珍把罗带到以前偷窃的会旋转的房子里,两个人在这里相拥而吻,电影戛然而止。
3
《地球》究竟值不值得称赞?
《地球最后的夜晚》就像一部意识流的悬疑小说,虽然包含了凶杀、爱情、欺骗、秘密,但在文艺的外皮下,它非但不刺激惊险,还显得无比迟缓,观众只能跟随主演行走过的痕迹进行拼凑,没有未卜先知的成就感。
电影前半部分虽然时间线非常混乱,但尚且能够让观众集中注意力,去感受不同时间和境遇里,罗纮武的内心变化。而电影后面接近一个小时的长镜头3D,得到的几乎都是负面的批评意见,“如果通过镜头长短就可以衡量一个导演的能力,那我家门口的监控也可以拿奥斯卡”、“简直比我妈找茬骂我时候的话更没逻辑”。
如果想要为毕赣辩解,可以辩解说“梦境本来就没有逻辑”、“没有事先做功课就来看电影本身就不对”、“这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但这些理由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因为整个电影就处在散漫的边缘,很多无效的情节都浪费了观众太多的注意力,部分对《路边野餐》的致敬让并不熟悉的观众实在无法理解。
或许看完了《地球》后,很多人对文艺片会有偏见,但事实上,2018年上映的另外几部文艺电影都说得上是口碑之作,比如说《狗十三》、《你好,之华》、《嘉年华》,在看似散乱的情节外,故事主线清晰,演员的表演方式也平易近人。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说,电视的本质是娱乐,它是人类沦为娱乐的附庸,宗教、政治、新闻、教育都成了娱乐节目,人们就会失去思考的能力。
或许,文艺片的兴起,能够让我们重回纸质阅读的时代,让我们离开被设定好的情节和顺序,重新开始独立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