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15 爱是一种能力,也需要技巧

Day15 爱是一种能力,也需要技巧

作者: 宇宙公民Sophia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21:51 被阅读0次

    我是宇宙公民Sophia,在参加宇宙公民高效阅读第九期训练营,坚持21天早上5:30准时学习高效阅如何一天读一本书,今天是高效阅读的第15天。

    我在这21天的目标是读完10本书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输出


    爱,是一种能力,也需要技巧。通过《亲密关系》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一种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亲密关系”,希望这些理论会对当我们处在亲密关系时有所帮助。

    这本书最重要的一条主线,即“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双方都在权衡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从而决定是不是要继续这段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亲密关系一点都不浪漫,但正是这种理性,可以帮助亲密关系变得幸福、长久。

    一、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到底有哪些不同?

    在这本书里,作者总结了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以下六个标准上,有明显区别:

    1. 了解程度。亲密的伴侣之间有着广泛而且私密的了解,他们知道对方的经历,爱好,情绪和愿望。

    2. 相互依赖程度。是指两个人之间相互需要和彼此影响的程度。这个 “程度” 怎么衡量呢?要看是不是足够频繁,足够强烈,足够多样化,足够持久,越是这样,越亲密。

    3. 关心程度。 你关心对方的心情和身体。例如,如果对方感冒发烧或是做手术,他有痛苦,你也感同身受。

    4. 信任。亲密的伴侣,认为对方不会没有理由地伤害自己,这种安全感会加强亲密关系。但是,如果发生了伤害,人们就会变得警惕,降低开放程度和依赖性。

    5. 相互性。两个人会自称 “我们” ,而不是 “我” 或者是 “他” 。称呼的改变说明两个人进入了新的阶段,双方都认同了这段亲密关系。

    6. 忠诚度。是指一个人想要长期保持亲密关系的意愿,有了这种意愿,一个人就舍得去投入大量的精力或金钱,不计较短期的得失。

    二、 我们最有可能和什么样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吸引”,二是吸引力的总和,即“适配价值”

    1. “吸引” 是建立亲密关系的第一步,也是长期维持亲密关系的关键。

    作者认为,吸引力的本质是人际交往中的“回报” ;我们被一个人吸引,是因为他能给我们提供 “回报”或者叫做“好处” 。

    “回报”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回报,在和别人互动的时候,能看得见的、让我们感到愉悦的东西,比如,对方出众的外貌和身材,得体的言谈举止,突出的个人能力,较好的经济条件或是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建议,对我们表示出强烈的兴趣等等。

    还有一种是间接的回报, 是我们通常都没有意识到的,比如说,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喜欢和我们互补的人。喜欢我们想成为的那种人。还有在地理上和我们特别接近的人。

    可以总结为“相似性”、 “互补性”和“地理上接近性”,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之间的吸引力。

    2. “适配价值” 是一个人身上所有吸引力的总和,包括他的年龄、外貌、性格、学历、工作和财富等等。

    在寻找伴侣的时候,我们会给对方的各项条件打分;别人也在给我们打分,最后各自掂量一下总分。这个配对的过程至少有这么三种情况:

    第一种,“势均力敌”,人们通常会选择适配价值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作为伴侣;这样的关系也倾向于稳定。

    第二种,只要总的适配价值相等,具体每项得分多少,是次要的。比如,在美国,长得最丑的男人,如果想和长得最英俊的男人,获得同样数量的约会邀请,需要多赚186000美元。

    第三种,男人和女人对于一些吸引力的评价不同。比如,男人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相比之下,女人更喜欢有能力、有资源,能为她和子女提供保护的男人。同时研究发现,一个女人越聪明,她对男性财富和地位的要求就越少。

    三、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决定一段关系能否幸福、持久?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书中介绍了“社会交换理论”,是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待亲密关系。这种理论认为:人和人的交往是一种交换关系,我们都希望用最小的“付出” 去获得最大的“回报”,只有当两个人都能从一段关系当中,获得足够的“利润”,这样的关系才能够持续。

    这个理论中有三个关键概念,也是影响一段亲密关系是否幸福、稳定的三个影响因子。

    1. 结果=回报-付出。如果这个结果是正的,说明在这段关系当中,你赚了。如果结果是负的,那你就亏了。

    2. 期望值,即你对这段亲密关系中应得收获的结果的预期。期望值和结果的比较,决定了我们在一段关系中是否感到幸福、满足。如果一段关系的结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会感到幸福、满足;反之,不幸福、不满足。

    3. 替代选项,即其他更好的选择。替代选项和现在这段关系结果的比较,决定了我们是否要继续一段关系。如果替代选项超过现在的结果,我们倾向于离开;如果替代选项不及现在的结果,我们倾向于留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我们对现在的关系感到非常满意,那我们就会很知足,不太会去留意其他的替代选项,从而有更大的可能留在这段关系中。

    四、如何化解冲突,维持亲密关系?

    随着两个人交往的深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怎么才能尽量化解这些冲突呢?书中给出了以下三种策略。

    1. 降低预期。例如,经常检查一下自己对婚姻的预期,尽量谨慎、合理一些,有所保留,不要把预期定得太高。因为对婚姻期望越高的人,结婚之后,失望越大。

    2. 保持冷静。因为一件 “坏事” 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一件 “好事” 的影响力。一次激烈争吵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伤害亲密关系。作者提到一种做法是 “及时叫停” 。

    你可以说,“亲爱的,我现在非常生气,所以说话很直接,给我10分钟冷静一下。” 这时候,你可以做几个又慢又长的深呼吸,或是出门溜达一会。

    3. 有效沟通。书中提到了两个技巧, “转述” 和 “XYZ 表述法” 。

    “转述” 是指在交流、讨论、争吵的时候,等对方把话说完,我们再用自己的话,把他的意思重复一遍。

    “XYZ 表述法” 是指我们可以这样和对方说话, “当你在Y情境下做X这件事的时候 ,我感到Z” 。比如“当你刚刚在电话中生气时挂了电话,我感到难过。

    书中金句:

    1. “吸引”这件事,不是说第一次把对方吸引住了,就能一劳永逸,它需要经常更新维护。

    2. 在婚恋市场上,没有所谓的 “木桶效应” ,即便对方看到了你最短的那块木板,没关系,最终让他做出决定的,是你所有木板加起来的长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3. 人和人的交往是一种交换关系,我们都希望用最小的 “付出” 去获得最大的 “回报” ,只有当两个人都能从一段关系当中,获得足够的 “利润” ,这样的关系才能够持续。

    4. 在沟通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 “XYZ 表述法” ,即我们可以这样和对方说话, “当你在Y情境下做X这件事的时候 ,我感到Z” 。

    5. 彼此忠诚的伴侣,会更愿意为对方做出自我牺牲。他们的行为看似不符合社会交换理论。但是,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这种忠诚也是两个人在经历了激烈冲突和自我怀疑 之后,逐渐确立的。当我们和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从完全陌生、到熟悉、到确立亲密关系,最后培养出高度的信任。在这个过程中,更为理性 “社会交换理论” 可以帮助我们循序渐进地培养伴侣之间的忠诚度。

    如何将书中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为什么恋人间,只是发生一件小事,突然开始互相攻击对方的人格,想要把世界上最蔑视、最侮辱人的话讲出来,使劲戳他的心窝?

    甚至上升到爱不爱的问题?还会把交往后所有的鸡毛蒜皮罗列出来算总账?

    下面,将分别从沟通不良、精确表述和积极倾听三块内容,来进行分析。

    一、沟通不良。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针对“伴侣间交谈时,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这个问题,研究了30多年,观察到几个重要的沟通模式。

    第一、很多伴侣,在精确表述问题上,表现得很糟糕。

    如果他们抱怨某事,很少精确到位——讲不清楚。

    相反,他们倾向于数怨并诉,即同时谈好几个问题(以至于谈的问题太多,忘记了刚刚抱怨的问题)。这通常,会使得一开始最为关注的问题,被掩埋在同时责难的许多沮丧的事件之中。

    举个栗子:

    丈夫因为忘记归还录像店的影碟,被罚款。

    妻子抱怨道:你不只是粗心,都是因为你和你那帮狐朋狗友瞎玩,对家里的事情从来不上心。我说的你从来也不上心,你和你妈一样,都是个老顽固。你还老是站在她那边……

    ……

    好了,现在可不仅仅是归还影碟的事情了,大战一触即发。

    沟通就这样开始偏离主题,从一个问题转移到另外一个问题,以至于谈话不能在一个问题上维持足够长的时间。第一个问题还没听清楚,没被解决,又开始在一连串的问题上扯来扯去,最后的结果是,一个都不能解决好。

    第二、是关于倾听的问题。

    很多伴侣在倾听方面表现得很糟糕。他们不但很少有耐心仔细思索伴侣说的话,反而听都没有听清楚,就仓促地得出结论,并且常常假设最糟糕的情形。

    其表现之一,是读心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无需询问就能理解伴侣的思想、情感和观点。甚至,带着挑剔和恶意的方式来“读心”,哪怕是中性或者积极的动机,也往往被解读为存心不良:

    比如,“你这么说就是要惹我生气,是因为昨天的事情向我报复。”

    还有的,会以消极的方式打断对方的谈话。并不是所有打断都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为了表示赞同或者要求解释而打断伴侣,沟通实际上仍能愉快而有效地进行。但如果谈话是为了表示反对意见或转换话题,就会显得不够尊重。

    有的伴侣总是能在对方所说的事情上找出纰漏或不可行性,不论对方说了什么话,只会偏激地捕捉他想要批评对方的内容,时刻想着进攻。

    他们还会反向抱怨,避开对方关注的问题,所谓的反向抱怨,是指用抱怨来应对抱怨,而不是对伴侣所说的话表示关注。

    举个栗子。

    ——我讨厌你把碗碟堆在洗碗池里不洗。

    ——呵呵,我还讨厌你把衣服随便扔在地板上呢。

    ……

    这样的沟通方式,就开启了算总账模式:来吧,开战吧,厮杀吧!拼个你死我活,决战个痛快吧!谁怕谁!

    第三、有的伴侣在交谈时,常常表现出消极情感。他们对伴侣的抱怨,会直接把问题,上升到讽刺挖苦,贬低、鄙视伴侣的人格上来。

    这使问题变得更严重。这类有破坏性的沟通,以批评开场,攻击伴侣的人格和品德,而不是针对引起抱怨的具体行为。

    比如,不去讨论某个特定的令人懊恼的事件,而是全面指责对方的性格缺陷,于是矛盾更加激化——

    “你把用过的湿毛巾丢在地板上,让我很生气。”

    但这么说,已经无法表达心中的怒火,不如直接攻击人格来得痛快——

    “你就是烂人一个!”

    于是又进入了宣战模式。

    来吧,互相攻击啊!!!

    破坏性的交往还包括经常以侮辱、嘲笑、或者充满敌意的幽默等形式出现的蔑视。伴侣对这类攻击通常的反应是防卫。他们会寻找借口或者拒绝反向抱怨,激烈地发起反攻,以保护自己免受不合理攻击的伤害。

    而不会认为这种话糙理不糙的抱怨合情合理。

    接下来,他们会出现拒绝回答问题或者合作的石墙,尤其是男方,他们会拒绝说话,在面对一团糟的境况时,退守到石头般冷漠的沉默中。

    人们或许会认为不作进一步的争辩会改善当前的情形,但伴侣没有反应——

    是的,没有反应,更让人生气。

    石墙一般传达出的是“反对、冷冰冰的距离 、沾沾自喜”,而不是对伴侣抱怨的适度认可和关注。

    最终可能出现毁灭性的交战状态。

    当沟通令人厌烦地倒退到这种争执状态,亲密关系的前景就堪忧了。

    事实上,研究者只要观看婚姻录像的开头三分钟,就能以高达83%的正确率预测哪对夫妻会在6年后离婚。

    婚姻注定失败的夫妻,比起那些能长相厮守的夫妻,明显地表现出更多的蔑视、防卫和交战状态。要避免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如果我们感到愤怒、憎恨或焦虑,我们或许发现自己正在进行反向抱怨、数怨并诉或者其他诸如此类的行为。

    所以,应该怎么医治呢?

    需要表达更为清楚、不太有火药味的信息、更好地倾听,保持冷静和礼貌,有时这三条都需要做好。

    所以,如何让自己的表述更为精确?

    二、精确表述

    那些批评人格和品德的抱怨,往往大题小作,把小问题看成严重、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尽可能清楚明白、详细具体地指出,惹怒我们的特定行为,伴侣间的沟通就会变得更为明智准确,这种方法就是行为描述。

    这样不仅能告诉伴侣自己的想法,还能把谈话重点集中在可处理的、单独的某个行为上。

    ——而行为比人格更容易改变。

    正确的行为描述,专指某一特定事件,不会涉及普遍性。因而在沟通中指出问题时,不应该使用“总是”或“从不”这样的词语:

    “你总是打断我,从不让我把话说完。”

    这样的表达,不是正确的行为描述。

    我们还应该使用第一人称陈述,来明确说明自己的感受。

    第一人称陈述的句子以“我”打头,然后描述清楚明白的情感反应,这种句式能驱使我们认识自己的情感,这对伴侣双方都有好处,也有助于我们拥有并承认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把关注全部放在伴侣身上。

    因而,我们应该说“我现在感到非常生气”。

    而不要说“你惹怒我了”。

    把行为描述和第一人称陈述结合起来的简单方法是——

    把它们整合成X Y Z陈述,从而更清楚准确地进行沟通,格式如下——

    敲黑板,请大家看重点,背下来背下来背下来——

    当你在Y情景下(时间,地点)

    做x的时候(描述行为,不要评价指责)

    我感到Z(第一人称陈述,心情如何)。

    举个栗子:

    “你怎么这么不为我着想,从来不让我把话说完!”

    ——换成,要简明而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意图:“你刚刚打断我讲话的时候,我感到很生气。”

    两者的效果差别很大,其中一个陈述,有可能得到伴侣体贴的表达、歉意的回应,但另一个则可能适得其反。

    其实这本书不够展开,我更喜欢《非暴力沟通》书中的,“非暴力沟通”4要素:

    1、 观察:客观地观察,不做任何评价。

    2、 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

    3、 需要:讲清自己的需求。因为需要什么,而导致有这样的情绪。

    4、 请求: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

    举个栗子:

    我看到你在客厅嗑瓜子,瓜子皮掉了一地。(第一步骤观察,不评价,不指责!!!切记。)

    这让我感到生气。(第二步骤,讲出内心感受)

    我希望家里能够保持干净卫生。(第三步骤,讲出自己的需求)

    所以,你可以把瓜子皮打扫下吗?(最后一个步骤,提出需求。)

    ……

    这是非常理性的四个步骤,通常情况下,对方听到你这么说,也就及时改正错误,把问

    题处理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这样克制、冷静。

    同样的瓜子皮嗑了一地,很多情侣,采取了直接攻击人格的方式——

    “你个无赖,我早就知道你随你爸,邋遢又龌龊,天天给别人找麻烦,你就是想累死我。上次让你给孩子买药,你就顾着玩游戏,像你这样粗心自私自利的男人,根本不配有老婆孩子。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嫁给了你,早知道我还不如单身一辈子呢!你这样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要是你妈,生下来就应该把你掐死!……”

    ……

    ……

    ……

    这样的痛骂和攻击,也有三点好处。

    第一,  真tmd痛快。

    第二,  你会收获如暴风骤雨般同样痛快的谩骂哦。惊喜不惊喜?

    第三, 几场这样的争吵下来,很快就可以帮你彻底离婚啦。

    最后一点。

    三、积极倾听。

    除了精确表达,积极倾听也非常重要。在沟通中,当我们接收到他人的信息时,有两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第一是要准确的理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

    第二是要向对方传达关注和理解,让他知道我们对他的话是在意的。

    这两个任务都可以通过复述——所接收到的信息而完成,即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话,当个复读机。

    让信息的传递者有机会肯定,你所理解的——就是他要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人们在谈话中用到复述时,并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理解了对方的话,从而迅速给出反应。相反,他们复述对方的话,向对方重复地说出,可以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检查自己理解是否正确。

    听上去,看起来沟通会不太流畅,没有进展是不是?

    但它确实是个避免争吵和冲突的非常好方法。理解需要时间,做出理智的反应同样需要时间……不这样做,就容易引起误解和错误,无论谈话在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过热,复述都可以使之免于失控。

    举个栗子。

    ——看看下面的对话错在哪里?

    妻子(叹气):我感到很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我们家住了。

    丈夫(暴怒):我妈怎么了,你总是拿她说事儿,你真是个忘恩负义的贱人。

    ……

    ——而丈夫如果在冒火之前,对妻子所说的话进行复述,就是另外一回事。

    妻子(叹气):我感到很高兴婆婆,决定下周不来我们家住了。

    丈夫(复述):她不来,你很高兴。你不喜欢她来咱们家吗?

    妻子(吃惊):不,我一直喜欢婆婆来我们家,只是我的课程,论文就要交了,下周我没多少时间呆在家里。

    丈夫(松了口气):哦!

    是不是有着明显的不同?

    最后总结:

    听说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呢?

    因为慢慢你会发现——不论看了多少情绪控制或者沟通技巧的书,一旦你处在极度的愤怒中,根本没什么用,你只想着如何痛快地反击。

    但在彻底失去理智时,用下面的这段话便可以结束这种恶性循环:

    “我太生气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在不是谈话的好时机,请给我10分钟。让我冷静下。”

    试着每天练习,真的很有用。 ​​​

    等你冷静下来,再按照上面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即观察、感受、需求、请求,进行沟通。

    建议把这四个步骤,以及上面那段话,写出来,贴在墙上。

    相信我。

    你会发现另外一个广袤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15 爱是一种能力,也需要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ga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