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学生资助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推进教育公平,要加大教育精准脱贫推进力度,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国家助学贷款救助机制研究”(2016-JKGHXSZZ-07)课题组研究认为:站在新的起点审视学生资助工作,更应牢牢把育人这一重要原则贯穿于学生资助的全过程。
第一,以育人的视角规划整个学生资助工作。资助是基础,育人是导向。学生资助工作应从育人的视角去审视和设计,把育人作为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基于受资助者生命个体的知识和经验,将育人纳入已有学生资助的“坐标系”中予以建构和创造,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在这样的资助体系中,学生是一个个完整的、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资助者、受资助者共处于一个基于生命关联的教育共同体之中。
第二,以育人的原则统摄学生资助目标的制定。学生资助应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李克强同志语)为工作目标。每一个人都有权利知晓自己的教育机会到底在哪儿,每一个人都有条件选择和接受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这一点不应因贫富而有所差别。学生资助不但应有效率,更应首重公平。这种教育公平包括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公共教育资源。为此,公共教育资源配置要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加大学生资助力度,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
第三,以育人的目标凝聚学生资助的教育力量。资助是为育人服务的手段,应将学生资助工作视为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一种全员参与、各部门相互配合、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统筹协调的资助育人机制。应在育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倾斜,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情操陶冶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第四,以育人的理念推进学生资助文化的建构。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应关注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状态的各种关联因素,理解学生成长进步活动的全部丰富性,开发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潜力。尤其是,应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艰苦奋斗、力争上游的精神,传承“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文化,重塑“一诺重千金”的诚信文化,培养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