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没怎么接触过互联网运营的原始人,阿May老师打开了我的新世界。决定走新媒体运营获客的路子,就搜索了运营知识,获得了零碎的相关信息。直到看见增长女黑客——老师的公众号,我才对此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废话不多说,记录一下第一节课的收获。
引流有很多种方法,大平台引流/裂变/付费推广/互换资源等等,其中从公域流量池转化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是中长线战略。而优质内容就是吸引用户的诱饵,再用个人微信号承接被动引流的客户。内容营销带来长尾流量,是趋势,优质内容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的。但对内容生产者的创造能力要求高。而知识营销作为内容营销的一种方式,既具备内容营销的优势,相比其他内容形式,操作起来又相对简单。知识营销=人设+好内容。通过传递有价值的东西,让陌生人,你的潜在客户对你的信任度慢慢从无到有建立起来。最终形成更深刻联结,这个就需要社群+朋友圈+私聊的高度配合了。无论是卖产品的还是影响力打造的,这个路数其实所有人都在做,但是了解运营知识后才知道他们都在做内容营销去引流,吸引别人的关注,简称圈粉。看着天天在朋友圈记录流水账的人,一年过后公众号已经累积了上万粉丝。没有坚持去重复一件事的我,对这些所谓的小事没放在心上的我,龟速成长。每次想链接一些吸引自己的人时,打招呼都发怵。仅仅,缺的就是执行力。面壁思过,还得痛改前非。
裂变=“老带新”,这个对我来说是个更陌生的东西。看别人玩拼多多拼团,砍价,只是觉得麻烦和不耐烦,甚至low。太狭隘了,要想到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稍微理解这种商业模式。而用知识产品去做裂变,这个思路或许是打破瓶颈的一条路,学完裂变之后好好思考一下,怎么跟自己的行业结合起来用,能在实操的时候用上就更棒了。转介绍也算是老带新,需要给老用户合适的收益和即时反馈。收益最好不要是金钱相关的。想想之前的转介绍好像比较少,一是引导的少,二好像没有给介绍人反馈?老师说给反馈是很重要的,介绍来的朋友现在怎样了,这些都要沟通,起码让人家做的动作有一个交代和结果,不然别人就觉得我是吃饱了没事干,闲的吧,就没下次了。
成交的核心就是搞定信任。无比赞同。关系越深,信任越高,客单价越高。道理是这样,很容易理解,但实际做起来,特别难。不仅要耐心细心真诚,你还要坚持构筑信任。这期间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难就难在很多人不愿意付出那么多,却想着用自己以为的真诚,就能打动客户。面壁。
还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点。销售额=客户数*客单价*复购数。从这个公式就可以推导出,同样的销售额,复购的客户越多,那么目标就越容易达到。单纯想靠提高客户数量得到销售额的增长,不仅累而且事倍功半。这也跟人性有关吧。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喜新厌旧,自己得到了的不珍惜。这一人性的弱点,是营销人业绩快速增长的拦路虎,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大挑战。用过一次弃之的客户,没有继续跟进,深究原因改进。之前没有成交的客户,依然在自己的流量池里,是潜在客户,但都误以为这些是已经废掉的,没办法成交的客户。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误区。(这一点,所有人都必须谨记)这也是老师所说,“复购比拉新更重要”的真谛所在。好好盘点自己手中的资源,进行跟踪管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不要老盯着新资源,就不珍惜手中的老资源了,新资源不要钱啊?获取新资源,到培养信任的周期也会无限拉长……
现在是超级用户时代,购买力强的人买了一次,体验好,那第二次第三次就会比较简单。设计好复购产品,让他不断复购,需要设计好会员产品绑定长期关系。这个也是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设计的,看看得行不得。
实操课虽然很想跟大咖们一起,但想了想还是自己搏一搏。主要是老师给的议题完全不懂,其他行业没接触过又是啥都不懂,点子肯定没有了,设计啊,美工啊,文案啊也不行,那就造作自己的本职好了。跟着靠谱老师,把方法用上,是骡子是马月底见分晓,能让自己对运营有真切的感受,就是最大的收获!再说了,是驴也认了。。。。(写到这里无比想念河间驴肉火烧)(我的碎碎念写作模式又重启了,感谢阿May老师~)
加油吧少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