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印象笔记 Evernote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让我们更具创造性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让我们更具创造性

作者: 洁_寞碎 | 来源:发表于2017-02-07 12:00 被阅读59次
    《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

    其实这本书已经看过两三遍了,但是每次真的都有新的收获。

    全书共六个章节,通过印象笔记来对思维、信息、个人知识体系、个人信息库、个人任务管理系统、人生轨迹六个大方面的记录、建立、管理。最初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还以为和之前看的《evernote超效率数字笔记术》还有《evernote 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相类似,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印象笔记,如何更好的用。但是真的通篇读下来之后,这样的想法变得非常弱小,当然这样的功能介绍肯定会有一些,但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去做,更多是提供了一种思维和方向,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而印象笔记不过是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个媒介。它可以替换成任何其他的类似的软件,但是却绝对无法替换掉其中的精髓。

    印象笔记,首先定位是一款笔记类的软件,不重视编辑,不在意排版,更着眼于记录、收集与搜索。

    Inbox——收集箱,绝对是一个精妙的设计。它如同我们的存储入口一般,把所有的资料、想法、记录都堆积在这里。而想要真正的进入到体系中就必须要再经过筛选才行。而我们不可能每一次在做收集的时候就能对每一份资料或者备忘都做到精准的定位和存储。但是如果没有把资料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发挥作用,那么保存这份资料就失去了意义。再加上现在信息量过于庞大,而时间却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切割成了大小不一的碎片,在短时间的资料收集过程中,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留给我们做存储定位。Inbox应运而生,容纳所有的资料,不论是语音还是图片,不管是文字还是连接,全部收纳在一起。那么什么时候进行分类存储呢?这个可以视自身的情况而定。如果信息量特别大,那么每天晚上专门拿出一段不被干扰的时间进行整理、分类;也可以是一周、半月、一个月。我认为如果一篇文章或者一份资料在Inbox里待了三个月还没有分门别类的存储,那么有可能它暂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抑或者是不在自己的类别中,可以考虑放弃。现在网络的畅通让资料随时可以回来,也可以时时保持更新状态。

    说到分类,这必然成为自己的软肋。因为我是一名处女座,而且拥有不大不小的强迫症,就是希望自己的分类是那么的精准,那么的perfect,可以让每一篇文章,每一份资料都拥有自己的准确定位。不过这显然很不现实,所以我常常是各种分类轮番上阵,结果没有什么大变动,哭得只是自己不停的在移动笔记,却没有认真的对分类和笔记进行认真的思考。分类其实需要和自身的关注点相结合,从责任角色,个人中心出发,分别进行延伸扩展。社会、工作、家庭、事业、兴趣、娱乐、人脉、财富……充分的思考自己的触点,找出适合自身或者说重视的关注点,再加以细化分类,那么就形成了自身知识的独特性,建立起了一个框架的雏形。

    知识都是从信息一步步的加工形成的,从存储知识——学习——内化——应用,最后才变成知识。而在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过程,在筛选时就要有意识的挑选和自身关注点相关的有用的信息,从而吸收转化并且积累应用,这样形成的知识才能被自身掌握,才是有效的知识。

    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纸质材料、手写资料和电子化资料应该是半壁江山,各占一半。电子化资料很简单,如果是容量比较小的,例如网页、图片、文件、单个或几个小音频,那么直接存储在笔记中即可,如果是视频、大量音频等,那么就存储在云盘中,把链接保存在笔记中,方便快捷。而纸质资料,如便利贴、纸质书笔记、手绘……完全可以通过拍照、扫描、OCR等方式变成电子化资料。

    印象笔记中就有自带拍照功能,可以把纸质资料转变为扫描版,可以自动切边,还可以识别便签,通过设置后自动保存到相应的笔记本中。我原来也一直都在用这个功能,不过我发现需要放在对比明显的桌面拍照效果更好,但是往往我们环境不是那么契合,这样拍照出来的效果很有可能需要多次的重拍。我也是直到上一周才改用扫描全能王,感觉效果更好,编辑起来也很方便,而且也可以同步到印象笔记,还有云盘。

    印象笔记是一款好工具,但不一定代表着需要承载所有的功能,那么它就变得臃肿、累赘。不如由几个不同领域的专业app共同协作,专攻自己的长处,难道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吗?我以前也是想着最好一款软件打天下,其他软件都不用装。功能越多,虽然看似便捷了,但是承载和负担也越重了,打开都不一定能快速反应,更何况随时捕捉灵感。

    在阅读方面,其实可以通过建立三个笔记:书库、笔记、书单,分别装载对应的信息和笔记来让自己的阅读有所记录,同时也可以给自己多多提供输出素材。同时我们可以多多建立模板,把很多事情建立SOP清单、行动清单,通过清单记录再经过反思,形成自身的经验库,为自己日后提供捷径。

    原来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重点是在于阅读时的应用和晨间日记的记录。但是等到我真正的开始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些记录下来的方法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思路而已。我可以直接套用,也可以进行调整,不一定要原封不动的搬用,按照自身的需求调整相应的项目或细节,让方法、模板变得更加灵活,也更加个性化。

    另外,全书一直在反复提到一个工具——便利贴。不管是零散收集、随手记录还是头脑风暴、笔记摘录都可以用得上。我自己也是最近在做快速阅读的时候才认真、频繁的使用,才真正发现什么叫便利贴。再结合全能王的扫描和上传,很好的保存了当下的想法和思路。

    我原来的标题是《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让evernote更具创造性,但是我写完这篇读书笔记,我觉得应该改为“让我们更具创造性”,因为其实书的主题虽然是印象笔记,但是真正是开拓了我们使用它的可能性,最终的落点还是在于人,在于我们对它的认知和应用到什么程度和可能性。软件的好与坏、优与劣,不仅仅在于功能和服务,更多是可以支持我们多少的可能性。而它的无限可能性同样也在于我们的思维和应用。两者相辅相成,反而让自己变得拥有无限的可能性。空间,打造成什么样,完全在我们的念想和行为之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象笔记留给你的空间》——让我们更具创造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hd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