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要向你借钱,你是痛快答应还是婉言拒绝?
这个问题,如果你回答得很快,选了前者或者后者,都不是一个合适的回答。
借钱与否,得因人而异,就事论事。简单来说就是得分情况。
这很好理解,借钱与否,得看借钱的人和事。
先说借钱的人。比如,借钱的人不可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不合常理和逻辑。
如果借钱的是你的家人,父母或者亲兄弟姐妹,一般人极大概率会借给对方,血缘所在,人之常情。而且你不会担心对方欠钱不还,因为有至亲的约束在里面,都是在一个城市一个生活圈子里面过活,抬头不见低头见,大部分人是不好意思不还的。
如果借钱的人是亲戚,诸如叔伯姨舅姑侄外甥之类,大有可能会借。不过,亲戚也分亲疏远近,远近不如近邻是客观事实而不单单是人生感叹。遇到的时候,你会在心里衡量下彼此关系的薄厚和自己短期或者中长期有没有支出打算,以及对方必然还款的程度。在小城市里对方不还钱的概率也还是比较小的。
如果借钱的人是邻居、同学或者同事,你会考虑平日彼此相处的交情深浅,要是打心眼儿里不愿意借,但又顾虑平日里见面尴尬,你可能多多少少会借一点,这个多少就是可以全当自己扔在水里了,不期望对方会还,若是对方不还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为零的程度。
如果是久未谋面的邻居同学同事,那找个借口敷衍也不难,都是成年人了说出来不借的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
再说说借钱的事项,就得看借钱的缘由。对方是由于生活上一时的手头紧,还是由于过度消费导致的信用卡,是为了各种贷款还款,还是事业上资金周转困难。
这其中大不相同。前三者是消费类型的,你得看对方人品怎么样、有无还款能力,最后一项属于生产经营类型,你得结合对方商业模式来判断,投入产出性价比如何,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发展,有没有前景,不是一味地烧钱。放到大的公司层面,就是投资等商业行为了,就更复杂了,不在讨论范围。
借钱,普通人大都是为生活上的各种各样的事由。一般普通人大概率极少会因为事业周转的困境或者商业版图的拓展而去找个人借款。主要是个人的银行比较少有这么多的现金流空空躺在账户里贬值。
要知道,借钱,是江湖救急不是人道援助,没有规定谁有责任有义务平白无故借给你的道理。
何况,借钱在某种程度上不只是借钱这个行为,同时也是欠下对方一个人情。人情就是债,说不准哪一天要还的。毕竟,没有谁天经地义地必须借给你。不借是正常的,借,是关系,是信任,是情分。
这和帮忙是一个道理,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正常的。
甭管数目大小,你和陌生人张口,对方会借钱给你吗?有脑子的都知道。
怎么不去和银行借呢?和银行借钱,银行要收一定的利息,和放贷公司或者高利贷借,利息只会更高。而你和家人张口,不仅可以白白借到钱,而且不管借期长短都没有利息,还款条件无门槛。而对方呢,是牺牲了自己放在银行或者其他地方本可以产生的收益——借给你了,这些收益就没有了,别管人家到底能获得多少收益。现在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理财投资项目。所以,这些借的钱不仅仅是钱,还是人情,以及对方牺牲的一部分收益。
感情上讲,如今几年疫情影响,当初谁能料到一只这么巨大的黑天鹅呢?社会生产生活不易,企业复工复业艰难,谁都不容易。成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张口借钱,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儿,需得撇下脸面放下身段好话说尽。
所以,我借钱看人看事也要看个人能力。后者分自己能力范围和对方还款能力。我不会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应承超出自己收入范围内的支付能力。此外也看对方借钱的诚意,比如借钱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还拿什么来还。
我的某个家人曾经因为买房子手头紧,因为她和我的关系非常非常好,看着我长大的,所以即使我账户里只有区区几万块钱,不多,但我也全部借给对方了,自己只留够花的一些生活费。而且如果我有更多存款的话,我也一定都会把绝大部分借给对方,不止感情上占了很大比例,也因为对方百分百会还且还得起。
我的另一个家人几个月前也向我借了一笔钱,数目不多,也是我当时手头没有流动资金,只借了银行里放着的那些。对方承诺说1个月以后还,结果到期的时候微信说能不能再宽限一段时间,我说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到目前为止半年时间了,也没有主动联系说这个事。不过,我倒是也不太担心,大家都是彼此从小玩到大的亲人,对方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况且,对方现在也在努力工作赚钱,还是靠谱的。
今天有个同事微信联系我,线上问我在不在,恰好当时我也在看手机,就回复了在。她问我忙不忙,我说有啥事但说无妨。她又说方便给我打电话说吗,我说可以。一会儿,她又拿心得说中午时间怕影响我吃饭,要不等我吃完饭再说,我又重复了一句但说无妨。彼时我正要做点家务活,撇开手机又怕对方打来电话,手上错不开,搞得我只好安静地等待着。
很过了一段时间,她才发来一段话,没打电话,说有点事问下我,给我添麻烦了,不知道方便与否,也不好意思说,就是能不能和我借点钱,等这个月开资了给我转过来。
其实,对方要干什么事儿我是猜不出来的,一方面也许因为我阅历少的缘故,另一方面我有事儿要做没想去猜,我抱着一种你不说就不干我事儿的态度,懒得主动问询,不好揽事儿也没有好奇心去问。不过看到对方的诉求后也不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虽然心里有那么一点点好奇对方居然这么点钱也要向人借,但我性格所致,没有去问对方借钱的原因,直接问了账号打款给她了。一来上班的场所相互都要见面,工作岗位隔得很近;二来钱的数目挺少,即使没还也不影响我的生活,我可以当打水漂儿了。
所以,借否,借否?很简单,考虑好了借钱的后果以及能否承担得起违约的结果,你就可以决定借还是不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