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回头路,除了终止,只能往前。
有的人一生很长,有的人一生很短,但是,在生命终止的那一刻到来之前,我们谁都不知道自己或他人的生命会在那一刻被按下暂停键,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keep walking。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建立自己的认知,再被事实打破这些认知,从这些不断被打破的人生观里不断构建自己新的人生观,以适应这个多遍的社会现状。每个人在出生初始,都觉得自己就是整个世界,所见的一切都是“为我所转”“随着我的意志力在运行”,当成长到1岁左右,渐渐发现这眼见的世界不是“为我所控制”的,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妥协。
愈到成年,社会对我们的容忍度会愈低,没能力,是loser,没钱,是loser,没权,更是loser。尤其从校园毕业走出以后,不同的经历,工作环境,让你与在校园结实的一众好友各自的生活出现了太多的不一样,生活的变数,让你感觉,再也没有什么是可以加上“一辈子”的前缀的。
微信真是个好东西,降低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前些天,大学室友群发一封家长致幼儿园老师的一封信,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孩子的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是拼爹的时代了”,“希望自己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人而感到自豪”(高学历高技能大国企),让自己有种是不是不配做父母的感觉,突然就陷入一种恐慌,我会不会不配做我孩子的家长?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配得上一个好的父母,我还能朝哪个方向努力成功的几率更大?还有个好朋友,本来就是硕士毕业,却毅然从高校辞职,再读博士,而职业方向,依然是高校。
本科朋友圈的人,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不是高校就的大国企,虽然曾经也是主动从国企跳出来,也未曾想过会后悔,在奔忙之后,我们围桌而坐,也会谈起,如果我们都不曾离开,现在会过怎样的光景?可能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一定也是老油条了。赚钱这件事倒不一定会让我感觉到差距,毕竟这都是能衡量的,也不是说多少岁以后就不可能的,但是读书,却并不是。你不可能在35岁之后再去读研究生,然后因为“成绩卓著”而去当教授。害怕,恐慌,焦虑,都是实实在在的。
听着别人的故事,过着自己的人生。听着一个个本科的同学都硕士,博士的读来,从来未曾后悔自己当时就想拿着本科的毕业证出来工作,但是,到了孩子这里,我却开始动摇,曾经的不深造,是不是做的不对。然,我知道,后悔没用,道理虽懂,焦虑仍在。
连自己的人生也没过明白的,确实不能作为一个好的导向。
一直觉得,社会的多元,给我们的人生更多的可能,我怎么会被大时代抛弃,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活的机会,当然是要尽可能的折腾往自己向往的一生。终归是见识太少,怎么知道自己要的是怎么样的人生呢,或许10年前想要的人生更10年后的根本就不一样,如果不是因为孩子,自己可能还在欣欣然觉得自己活的肆意洒脱,或许就算不是因为孩子,可能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还是会向往曾经自己未曾想过的一些东西,谁也说不明白,包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