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水胡杨
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春节假期过半,年初五,民间有迎财神之念,祝愿看文的你,新的一年财源不断,顺遂兴旺。
今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我集中串门亲戚几家,除了一平辈哥哥,都是长辈家。
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有所感触。
想着中间要去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长辈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家里一定是离不开人的,没有提前电话联系,敲门无应,一打电话方知,照顾老人的家人出去了,好在人家赶着回来了,看到她的疲惫,让我觉得确是我们扰乱了她的假日安排。
过年串门虽已是多年的习惯,在常人看来再正常不过,我其实是一直并不喜欢这样的,以前不热衷,现在也只是为了让身边的老人满意,不得已而为之。
我以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个人的时间安排,尤其是突然的造访和登门,可能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只是时值这样的假期和节日传统遗留的习惯,让这一举动有了可以不被责怪的理由吧。
刚好,今天看一位友友分享的文字感觉特别好,看完,想来就是直接引喻了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春节假日应该怎么过?
文章里讲的是文学大师钱锺书过春节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当时22岁的大学生钱钟书,没有和家人在一起,也没有和女朋友杨绛在一起过节,而是跑到另外一个城市,与一位爷爷辈的老前辈谈诗论道去了。
据说,这一次的谈诗论道对他后来的写作和创作都大有裨益,我不禁从心里暗生佩服,原来优秀的人,从一开始,就是有准备优秀的,一直在为自己的创作谋划,用自己的时间,用自己的节奏,在完成自己的计划。
第二件事,利用节日争分夺秒的读书。
据说钱锺书在湖南蓝田教书期间,“除教书外,整天埋头读书,足不出户”。即使过年过节也如此。偶尔去镇上买书买纸,竟然不知道回来的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就是一个“书痴”啊!不然人家怎么会有那么多文学大作呢。
第三件事,为读书直接谢客。
在此我也如作者一样,转录一下这件事:
有一年春节,有位知名人士前去钱家拜年,本以为会受到钱家人的热烈欢迎。他来到钱钟书先生的寓所前,看到房门紧闭便举手敲门。他先是敲得比较轻的,可敲了几下里面没有动静。“会不会主人不在家?莫非这趟白来了。”
他心里有些失落,但有些不甘心,便敲得比较重了,这时里面听到有脚步声了,他心里便高兴起来。果然门拉开了一条缝,他看到开门的正是钱钟书先生,便一边抱拳说“钱先生新年好”,一边抬起脚准备跨进门去。然而,钱先生并没有将门再打开些,只是从门缝里探出半个头来,连连说:“谢谢你!谢谢你!我很忙!我很忙!”然后很快就把门又关上了。
此情此景,就像到戏院、电影院看戏看电影,或者去一个很想进去的场合,结果遇上一个看门的老头,打开传达室的小窗户问了你几句,最终并没有开门让你进去。那位知名人士吃了个闭门羹后当时心中有点气恼了,便一脸不高兴地走了。回到家里便对人说:“我去钱家拜年是一番好心好意,他接待我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哪有关门赶客人走的,这个钱钟书也真太不近人情了!”
今天我去串门差一点也吃了闭门羹,主人赶脚回来接待了我,我却在想,有时候吃一下闭门羹其实挺好,我更希望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点边界感。
科技进步和市井圆融文化的时代交汇,人更需要独立和自我空间,虽然我们不是有大造诣之人,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无聊之辈,如果我们适当学会拒绝,和无聊的“人之常情”说“不”,会让彼此都活得更精彩更舒服。
你说呢?春节应该怎样过更有意义呢?
欢迎留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