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香史上,有一种香横亘了中国大半的历史,混合着笔墨书香,从两宋到清朝,被历代文人写入了诗词,反复吟咏,它就是——“心字香”。
读过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的人,总会被其中那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所惊艳。
《一剪梅·舟过吴江》 —— 宋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但甚少有人会注意到前一句中提到的心字香。
若按字面意思理解,“心字香”可能是由香粉在心字形状的模具中制作出来的篆香。类似于下图所示:
篆香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在少数,比如明代的杨慎在《词品·心字香》就为心字香下了定义:“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縈篆成心字也。”
清代词人纳兰容若在自己词中用了“心字已成灰“这样的描述,佐证了心字香应该是篆香。
这么看来,心字香应是篆香无疑了。但仔细考证后发现最早的心字香并非香粉堆出的心字篆香,而是团状香饼。
香饼 (行炉中红色部分)
武衍在《谢芸居惠歙石、广香》中写有:“更配番禺心字饼,归来喜欢举废典。”
番禺即为现在的广州,而心字香也被具化为了“心字饼”。能具体到广州心字饼,说明这种香在当时已经有一定的口碑了。
对心字香更精准的描写在唐艺孙在《天香》里:
“海蜃楼高,仙蛾钿小,缥缈结成心字。麝煤候暖,载一朵、轻云不起。银叶初生薄晕,金猊旋翻纤指。”
由此得知,心字香是要放在香灰埋起的炭火之上(麝煤候暖),用银叶片盛放,通过炭火的热气发香的香饼,而非直接焚烧的篆香。
这种心字香被许多宋人记录在书籍中,与其紧密相连的两个高频词语一个是“龙涎香 ”,另一个则是姓氏“吴”。
南宋的《能改斋漫录》有一条记载“...其友(不欲书名)作诗寄之,且附以龙涎香。...... 酬之云:'认得吴家心字香,玉窗春梦紫罗囊。'”
叶寘《爱日斋丛抄》也提到:“有吴氏者,以香业于五羊城中,以龙涎著名。
需要注意的是,此龙涎香非真龙涎香,而是宋时常见的一种由素馨、茉莉、沉香为主香调的合香,被归为龙涎香调类。
这样看来,心字香其实是宋代广州一家名为吴氏的香铺所生产的龙涎香调的香饼。
至于为何将其命名为心字香,或许我们从《负暄杂录》中能得到答案:
“番禺有吴监税菱角香,乃不假印手揑而成,当盛夏烈日中一日而干,亦一时之绝品,今好事之家有之。”
吴家用手捏出的状似菱角的香饼,与古体的心字形状相似(参见东汉《说文解字》中所列的篆文心字。)
至此,心字香的全貌已浮现在我们面前。
它很可能是宋代广州有名的吴氏香铺的所制作的具有龙涎香调的香饼,因其手工制作得以拥有了类似心字的外型,被当时的宋人称作心字香。
至于后世所说的心字篆香,或许它是明清文人合理的文学想象,又或许它真实存在于历史,静待人们去探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