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喜欢的博主PO了这么一段话:
“一些有趣的美人儿,带着舒适而自信的光环,谈笑自若,不畏惧摄影机在任何一个角落对着自己,勇于展现自己的样貌身材的每一面,毫无畏惧,享受瞩目,细琢磨往往都是一些西方化较重的亚洲女孩,她们的自信仿佛来源于一种内在的安全感。而从内而外都土生土长的东方女孩儿们,总是美的很克制,对着镜头的自拍总是千篇一律的最佳角度,拿放大镜审视自己的任何一个死角,企图展现‘完美化’后的自己,即使看起来很随性的拍出美的照片,实际每时每刻都在小心翼翼。她们的自信来源于一种对‘美’和‘好’的标准,努力达标。”
深以为然。
最近刚完结的大热日剧《东京女子图鉴》最后一集里这么描述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女人们:“预约不到的餐厅,代理店的男朋友,有意义的工作,六本木之丘,toho cinema 的晚场电影,一晚两日的箱根旅行,Harry Winston的婚戒,幸福的婚姻,这都是为让人生圆满的要素,选择参与东京这场游戏的女人们,作为角色扮演的主人公,一个个的填充完成游戏的要素。”十年前相亲遇到的男人对女主角说,你真是被应试教育惯了。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老师家长眼中的乖乖女、好学生,小学时年年拿“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初中高中也都是市里重点学校重点班。从不穿“学生不应该穿”的衣服,旷课、抽烟、早恋更是想都没想过,我就是那种从不会让老师操心但毕业后老师就再也叫不上名字的学生吧。在学校里努力应对每一场考试,有时也会突然得个全校第一什么的,但大多时候也就在中上游徘徊,没有非要实现的理想,没有非要考上的学校,没有非学不可的专业,那么努力地学习、考试只是不想看到自己的排名落后罢了。
没想过自己到底是谁,没想过自己到底要什么,没想过自己要去哪儿,一次次从外界拿到不同的角色脚本,对照着自己目之所及已知的属于那个角色的最高标准努力着,不停给自己打分,看看自己走到了哪一步。要上好的学校还要在好的城市,要争取留学还要会多国语言,要学习好还要会交际性格好,要长得好会打扮还要会健身身材好,要拿到奖学金还要有才艺,要进学生会当上干部还要争取好的实习,要进外企还要考到很多资格证,要有有前途的主业最好还有有趣另类的副业,要做得一手好菜还要隔三差五晒全世界旅游的照片,要有爱你的男朋友还要长得帅会疼人.....每攻下一个任务自信的血槽就往上升一点,好像集齐了所有任务勋章自己就是最成功最幸福的那个人了一样。社会角色固然使我们被迫背负了很多责任,却也推动着生活,给予我们一种根本的、存在主义的安全感。它们为我们制定了诸多的人生内容,不断完成它们而不用做出选择,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反而是更容易的状态。
我们本来是将别人的生活作为参考,寻找自己的人生,不小心却在比较中把二者本末倒置了。我们总是看着那些并不是自己的人,然后因为得不到他们的人生痛苦不堪。而我的前24年,可以说就是这么一个不断寻找标准不断去达标的过程,但我并没有因为好不容易拿下一个个勋章而感到快乐。因为每当完成一个任务就会发现有更多需要征服的坑洞。我不满意自己的头发,因为喜欢的女星头发是那样的动人有生气,我不喜欢自己的眼睛,因为打开手机电视满屏都是大而亮的双眼皮,我不喜欢自己的身体,因为杂志和电影里大家都说喜欢前凸后翘的身材…我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因为我有那么那么多不够美的地方,没有顶尖学府的学历,没有牛逼的工作经历,没有有趣的游历世界的经历,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技能,没有渊博睿智的发言,没有开朗阳光的性格……好像有了这些“筹码”才能自信有人会真正爱上自己一样,谁能不爱那样厉害的人呢?可是真正的我呢?她到哪里去了?
我把自己遗失了,却努力用一堆“筹码”拼出一个想象中的“自我形象”。可是离真正的自己越远,内心的黑洞就会越大。而我花了24年,才终于认识到这个道理。我想,所谓的“成己之路”应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认识看清真正的自己,让生活回归到关于自身,接纳自身的不足,甚至接受它们中的有一些可能没有机会改变。停止攀比式的奋进,让生命的能量流动起来,慢慢发展出自己天性里的美,不再去迎合主流价值观与审美体系来获得认可,建立起核心自我和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当内心的自我开始觉醒时,你才发觉,你并不是腿不够长,人不够可爱,只是需要扔掉内心里住着的那条没有活力、没有自信的dead fish。
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
24岁,我终于开始与自己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