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弟弟一起翻译的诗集《数星星的夜》出版了。三天前收到了出版社寄来的书。
想起很多从前的事。
几十年前在北方,奶奶经常一边望向窗外,一边喃喃自语:是因为山高回不去吗,是因为水长不能抵达吗……
看到窗外大雪纷飞,奶奶会说,光复的时候,开往故乡的火车是白的,那是买不到客票宁可趴在车厢顶上也要回故乡的人,都是一身白衣,一个挨着一个,像白雪落在车厢上。
月色明亮的夜晚,睡不着了,奶奶会说,也是这样有月亮的晚上,姑娘们结伴去泉水边洗衣服洗头发,月光干净,泉水干净,姑娘们也干净得像月光和泉水一样。盲人坐在井台上吹洞箫,箫声凄凉,让人流泪……这些还都在眼前啊,可是这个月亮已经不是那个月亮了,岁月走得可真快呀……..
这些话奶奶是用朝鲜语说的,奶奶不会说汉语。我能听得懂,却不会用朝鲜语和奶奶对话。
后来长大了,自己能读诗了,读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读到“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读到“流水调中春欲半,洞箫声里夜将阑”,恍然悟到奶奶的絮语其实都是诗。
奶奶不识字,说的都是平实的家常话,却像细雨润湿花草一样,点点滴滴都能落在人心上。也才知道朝鲜语是温情善感的语言,家常的表达里,常常兼有书面语的温雅细致。
可是我们姐弟三人却谁都没有学会使用朝鲜语。爸妈一直为此烦恼,也想了很多办法。记得有一次,爸爸踩在凳子上修理灯头,让我递钳子给他。递过去的时候,爸爸问:“这是什么?用朝鲜话说!”我知道怎么说,但在那一刻却就是不想开口。爸爸说,不说我就不接。爸爸站在高处看着我,我仰脸望着爸爸,就那样僵持着。我坚持着不让举着钳子的手放下,眼泪却不争气地掉下来。最后我用眼泪打败了爸爸。那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从山城搬到了一个地处平原的小县城,刚刚入住新家。
第二年我们又搬到了江城,听说江城的朝鲜族中小学都在市中心,爸妈原本想让我们去那里读书,因为听闻校风校纪不好才不得已作罢。
上初中后,学校开设俄语课。有一次考试我得了满分,回去告诉妈妈。妈妈很高兴。爸爸听了却说,自己民族的语言都不会,还学什么外语。去跟老师说,以后不上俄语课了,用那个时间学朝鲜语。我的眼泪又不听话地掉下来。只是这次的眼泪没能打败爸爸,因为爸爸甚至都没看我一眼就转身走了。
妈妈安慰我说,爸爸不会真去学校找老师,但我必须要在家里学朝鲜文字。妈妈还说,朝鲜文很好学,是一个早晨就学得会的文字。妈妈写了一张朝鲜语字母表给我,上面有10个单元音、19个辅音交互组成的190个字。妈妈说熟记这些,朝鲜文就学会一半了。妈妈自己也是这样学出来的。
妈妈说自己正当学龄的时候,固守传统的太姥爷是大家长,不允许女孩子出去读书,好在姥姥识字,就画了这样一张字母表给妈妈,妈妈是在灶台前一边帮姥姥烧火,一边认字学会了阅读的。后来终于有机会上学了,妈妈直接插班四年级,一年后又被保送到一所简易师范学校就读。那是一所全汉语教学的学校,当时妈妈一句汉语都不会说。硬是照着课本,靠查字典一句一句学出来的。妈妈说有一次要去银行办事,想找老师请假,自己事先练习了好几次,才推开办公室的门,结果还是出错了,把银行的行字,说成了行走的行。
妈妈是心性颖悟的人,最后还是如期学成毕业了。和妈妈同龄的朝鲜人,少有说汉语不受母语发音习惯影响的,但妈妈说汉语却一点口音都没有,在东北生活数十年,甚至连东北口音都没有,完全是标准的普通话。相比妈妈,我们真是不肖。
好在我接受了妈妈给的朝鲜语文字启蒙。小时候的那点童子功,成了我之后学习朝鲜语不可或缺的支撑。
大概十年前,决意通读圣经。为避免下意识地扫读、跳读,索性选择了韩文版。每天读诵一小时。只计时间,不计进度。或许是至诚通神,大概三四个月后,忽然觉得心下豁然,之前一直觉得捉摸不定的收音,无论出现在哪种字母组合里,都能自然读出了,与单元音差别微细的双元音以及连读中的变音,也不再是问题。诵读流利之后,对词义的理解也变得容易。圣经的文字朴素端严,内容广博深邃,即便不从信仰的角度论,带给人心智上的成长也是不可思议的。从旧约到新约,大概一年的时间,通读整本圣经后,我知道自己在韩文阅读上通关了。
2015年,和弟弟一起过春节。弟弟拿出一本旧期刊说,这里有妈妈推荐过的诗,尹东柱的,咱们一起译诗吧。这是我第一次读尹东柱的诗。也许是阅读不再有障碍,也许是与诗人有心灵的契合,入目的诗行没有任何生涩,细雨一样落在心里。我想我们应该能译得好,不会辜负这些美好的诗句。信与达是确保做得到的,雅是境界,是传神,我们虽然说不好朝鲜语,但对中韩两种文字的神韵是有所把握的,弟弟还有过诗歌创作的经历,所以,我们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译诗进行得很顺利,涵咏斟酌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好的体验。有个别不常用的方言词汇和那个时代特有但现在已经弃用的的词汇,让我们费了些周折。好在先生通日语,参考日文版的相关内容及日本尹东柱诗歌研究的部分文献,帮我们做了某些细节上的敲定。
诗集译成,首先要感谢妈妈,没有妈妈的启蒙,我不会有后续深入学习朝鲜语的意愿和可能,没有妈妈最初的推荐,弟弟也不会想到要译尹东柱的诗。还要感谢奶奶,是她那些朴素温婉的碎碎念,开启了我对诗意的认知,让我熟悉了朝鲜语在表情达意上特有的神韵,也让我学会了在寻常生活中发现和体味诗意的温情和美好。
今天是母亲节,打开手机,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了不起的妈妈。我想,我也有啊。虽然妈妈离开17年了,奶奶离开得更久,29年了。她们都是了不起的妈妈。她们把我们带到人世,代我们受苦受难,在经历并化解了自己人生所有的艰辛和苦难后撒手离开,把美好和安逸留给了我们。以往的母亲节,总是羡慕能为母亲张罗礼物的人,难免心中的失落。今年我终于也有礼物可以送给妈妈和奶奶了。就是这本我们姐弟合译的诗集。妈妈和奶奶一定会收到,也一定会很惊喜。而固执威严了一生,钟爱我又总是惹哭我的爸爸,在旁边也一定会高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