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火前孩子能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要把握好度是很关键的。只要态度严肃孩子一定收敛。表情传达出玩笑与严肃,跟孩子肢体语言的交流,表情的交流,孩子很敏感。带一个孩子比带一群孩子更累,找到规律。少说话,反而比较有用。静为躁君,多言数穷。保持同样要求,不能善变,一致的要求。情绪不稳定,多变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胆小,威胁:再怎样…就…,但往往没有执行,说多了孩子就无所谓了。威严不等于发火,严肃的表情,打雷下雨前的阴沉。不一定是发脾气,打骂就是雷霆之势,经常发火,孩子假装无所谓的样子。说好的规则,没做到,后面撒泼打滚,就是不能玩,吃零食。今天不做到就不行,和善坚定。越坚持原则,习惯越容易养成,孩子的习惯好不好取决于自己的坚定,看到问题立即解决。批评完让孩子去反醒,就改正的情形几乎不可能,屡教不改。少做了几步:到底错在哪,怎样做才是对的。打孩子长记性几乎没有好处,最好撒谎,严肃批评,指出错误,如何改正,还要注重方式方法、态度。发脾气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只会造成关系紧张。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脾气的频率低。低频率的声音,放低声调,孩子能听进去。该管一定要管,恩威并施,噬嗑,咬断后咽下去,遇到事情马上改正,立刻解决,会有混乱,抵触,麻烦,坚持下去一定会变好。
经验有时会错,学的本质,不是问题表面。不同的孩子跟着孩子成长阶段而变,但教育原则不变,变的教育方法。现在对孩子的批评、要求,对他将来好,而不是由着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孩子跟你发脾气,撒娇,心里想想算了吧,孩子就会越来越难管,找到问题才能提升。学了,反思,落实,才能把问题解决,小问题解决了,才不会有大问题出现。事情发展出现问题、阻滞,一定要及时检讨,改正。
不是顺着孩子做孩子喜欢的事情,而是带着孩子做应该做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