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献文帝把帝位禅让给拓跋宏时,他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就是北魏孝文帝。
好在当朝冯太后非常喜欢他。从他三岁离开母亲起,就在冯太后的培养下,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
北魏的鲜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而南方的南齐是一个农耕民族。冯太后虽为女流,格局与眼界却是女辈中的侥侥者。
她想,要想北魏强大,须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而要做到有一点,就必须实现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不,她认为汉文化才是国家正统,才是国家统一后的立国根本。
拓跋宏的人生第一课,就是冯太后在他心里种下的汉化种子。汉族文化代表了稳定,代表了国家正统。这颗种子影响了他的一生,以至于他去世前,还在南下统一的路上。
北魏在统一北方后,拓跋宏开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个是游牧民族,一个是农耕文化,生活方式如文化习俗的碰撞,鲜卑族独有的民族特色,与儒家礼仪制度的不同,独立与同化,是摆在这个年轻的皇帝拓跋宏面前一个很大的课题。然而,内心对于国家正统的向往,对于国家未来的前途,在冯太后的支持下,他义无选择踏上了改革的大路。
拓跋宏将目光投向了汉人,他选择汉人干部李冲当自己的幕僚。又在鲜卑干部拓跋澄的帮助下,准备了一个局。
这个局就是迁都洛阳。
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虽然是北方的枢纽,是游牧民族的中心。但是,远离中原,要实现与汉族的融合,又实在太远了。
拓跋宏在领兵南下时,在洛阳城外,一场大雨中,在李冲与拓跋澄的反对声中,让贵族们主动选择了洛阳。局成。
大事成拓跋宏改革的第二步是:禁止同姓结婚。为此,他将许多贵族,甚至自己的孩子拓跋恂都赐了与汉人通婚。
更绝的是:他给鲜卑贵族发工资。这让随心所欲惯了的鲜卑贵族与干部来说,简直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这一绝招,遏制了贪污与抢掠。
最厉害的一招,讲汉语,着汉服,改汉姓,使鲜卑与汉族文化全面触合。拓跋的意思是黄帝的子孙。拓跋宏将自己的姓改为元,名元宏。
够厉害!
我记得小学历史课本上就有专门的一个章节《北魏孝文帝迁都》。第一次上,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书本上的那个图,华盖下的北魏孝文帝与夫人。我至今还有模糊的印象。
现在,详细地了解这段历史,了解北魏孝文帝,感觉真的不容易。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想除了"鞠躬尽瘁″这个词,再没有其他词可形容了。
2023年8月21日,星期一
后记:
北魏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同时南齐在政变中,改国号南梁,形成了新的三足鼎立的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