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妈去村口的自留地里薅菜,老远就看到有人在我家的自留地里,半弯着腰拔菜。我加快了步子想去一看究竟,却被我老妈一把拉住了胳膊。
我对老妈说:“我跑快点去看看,是谁大白天的在我家地里薅菜。”
老妈拉住我的胳膊说:“算了,别去看。被人撞上了,闹个红脸多不好意思。”
“咱有啥不好意思的。不好意思的,应该是那个人吧。”我说。
“就薅个青菜,一个村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算了吧,别去说。少一把青菜,咱也损失不了什么。”老妈说。
我说老妈,这是助长歪风邪气,自己不种菜去别的地里薅菜,这算什么道理。
老妈说:“现在的农村条件好了,谁家还缺一把青菜?可能是他家没有种这个菜,薅一点,回家换换口味。你跑上前去跟人家闹了个红脸,多尴尬。”
我说不过老妈,就和老妈远远的坐在村东头的一棵树下的一块大青石上,身子背对着村外的地。老妈说,怕那薅菜的人,知道我们看到他了,不好意思。
我说;“老妈,你累不累呀?别人在偷你的菜,你还藏起来,怕别人看到你,搞得你像做贼的一样。”
老妈说:“你不懂。”
就这样,我和老妈坐在石头上,等着那人薅菜。
过了一会儿,我背着老妈偷偷的往身后瞄了一眼,我看到那人薅好了菜, 拎个包装袋往村西头走去。远远的我也看不清那人具体是谁。但从走路的背影来看,应该是个男的,大概五六十岁。
我给老妈说:“那人走了。是个老头。”
老妈说再等一会,等他走远了,我们再过去。
有时候,真觉得和老妈的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
村里有个存在多年的小卖部,老妈经常在那里买油、盐、酱、醋、茶。
我给老妈说,其实这些东西我们去镇上的超市赶集时,顺便可以买回来。而且大超市里的商品种类齐全,日期也比较新,价格还比小卖部更便宜一些。
老妈总是说我不懂。
老妈说:“乡里乡亲的就是互相帮衬。再说,我在村里小卖部买东西,卖东西的人家会记得我的好。我拿着钱去镇上的大超市消费,谁会认识我这个老婆子是谁?”
不但是我妈,隔三差五的就去小卖部买东西。就是我老爸也是,他平时吸的烟,都是在小卖部买的。走亲戚买礼物,每次都优先考虑村里的小卖部。
其实我家离镇上也是比较近的,大概有不到五里地的路。骑上电动车,一会功夫就到了,去镇上的大超市购物也是非常方便的。然而,老爸、老妈却总是习惯在小卖部里买东西。
有时候我看到了就会说他们,也去镇上的大超市里消费消费,顺便逛逛街,看看新鲜的事物。
他们总会说,大超市经常去,不就是那个样子嘛,看看就行了。买日常用品,还是去村里的小卖部比较好。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父母的坚持,也许是他们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智慧:吃亏是福、为他人着想、和睦友邻、不拘小节。这也许就是作为农村的老人,最朴素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