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怎敢与君绝

怎敢与君绝

作者: 倾盖如盖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15:15 被阅读0次

        《基础心理学》第三章“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人际关系“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时,引入了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著名的理论——社会交换论。

怎敢与君绝

        社会交换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人类的全部社会行为,都是一个交换的过程,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得最大利益,所以使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了一种得与失的权衡。如果付出与获得平衡,那么关系就得以维持,反之则难以长期维持。”

怎敢与君绝

        虽然初学时在课本上标注了重点号,但那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最初对这个理论是不屑一顾的,我也觉得,像伟大的爱情、母爱、闺蜜这样高尚而亲密关系和感情,怎能用庸俗的冷冰冰的经济学论调去定义和看待?但人到中年,随着自省和反思的增多,又不得不佩服先贤的智慧了。

怎敢与君绝

        社会关系中的交换,我们不能狭隘的理解为物质交换,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的情绪、情感、知识、能力、观点、性格等等都是交换的内容,我们也是在彼此相互的交换中,获得丰富、获得成长。就像我们寻找另一半,有的人看重“性格互补”,有的人看重“物质丰富”,有的人看重“三观相合”,有的人看重“包容付出”……但不管怎样,其背后都有不同的期待,都是基于将来自己能有所“回报”。不论这些回报是情感上的(内在的)还是物质上的(外在的)。获得爱是一种收获,是一种情感需要;有时候给与他人爱也是一种寻找价值体现的过程,也是一种收获和情感需要。这都是人际的交换。

怎敢与君绝

        一个正常的人,不管多么重感情,总有理性和现实的一面,都遵循“趋利避害”的基本原则。“人总是会变的”,在一段关系中,人际交换的付出与获得不可能总处在平衡状态,当一个人不再在一段关系中用心付出,当一个人不再需要从一段关系中获取物质或精神的价值,这段关系就不可能稳定如昨,“渐行渐远”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不否认那的确是紫薇彼时彼刻对尔康的真挚誓言,但岁月流逝带来的交换关系的失衡与变化,早晚会让紫薇负了尔康的相思意。

怎敢与君绝

        当年华渐渐逝去,当激情渐渐消退,当才华日渐枯竭,当距离日渐疏远,当我们慢慢失去了与他人可以对等交换的现实价值和精神价值,“与君绝”就成为了生活的常态,就像一个人退休之后,不得不接受分朋树党、人走茶凉的现实一样。

        好在,怀师说:“人生的最大的福是清净之福”。虽是懵懂,但与其在每段关系里矫情和勉强,倒不如接受现实,主动拥抱迟早都要到来的清净之福。

怎敢与君绝

相关文章

  • 怎敢与君绝

    《基础心理学》第三章“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人际关系“解释事实、探求规律、预测行为”时,引入了美国社会学家霍...

  • 怎敢与君交

    张同学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同学的橡皮擦掉了 哪怕近在咫尺,他也不去捡 因为他能想象到结果 同学内心尴尬,还要微笑...

  • 缄默

    慢慢的距离就出来了 你慢慢离开了我,疏远了我 也许有时候该放手就放手吧 天地还未合,怎敢与君绝? 顺其自然吧,这是...

  • 故事从此开始

    山无陵,天地合,怎敢与君绝。天可崩,地可裂,我们不可散。 还记得三年前,我们之前的点点滴滴,我们之前的海誓山盟...

  • 记下闺蜜美娜的感情领悟

    “阳光温热/岁月静好/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君曾语不再相信...

  • 时光静好,与君语; 细水流年,与君同; 繁华落尽,与君老。 故里他乡,与君绝。

  • 天涯海角,怎敢与君别

    文/晴柒 一丶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 天很冷,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 柒园门口跪着一个小男孩,全身上下已然披...

  • 错识(吴登平)

    我与君相知, 长命却绝衰。 山无林, 江水为枯竭。 冬雷正震, 夏雨突雪。 天地合, 却我与君绝。

  • 与君绝

    一道圣旨,几桩罪过;金钗色黯,花容神伤。转眼新人已故,片刻故人难留;采蘼芜女,羡煞阿娇。班妃舞扇,采萍咏梅;冷宫滋...

  • 与君绝

    女:风吹叶彷徨 片片零落枯黄 你在酒楼之上 目光无限凄凉 似冷霜 映着残阳 男:晚霞漏余晖 照你裙袂飘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敢与君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xt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