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到太多聪明人混得不好,我发现了这1个真相

看到太多聪明人混得不好,我发现了这1个真相

作者: 临公子的后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20-10-24 20:34 被阅读0次

随着年龄渐长,我发现,对同一件事的想法已不知不觉地发生逆转。

以前很嫌弃的鸡汤道理,如今闻着一个比一个香;以前很欣赏的观点,如今食之无味;以前很羡慕的品质,如今看并没有那么熠熠生辉,甚至成了某种羁绊。

这其中,就包括我对“聪明”的感受。

为什么有的人很聪明,但就是混得不好?

01

混迹IT行业多年,我周围多数同事或接触的人是技术型,理工出身,逻辑思路清晰,专业能力很强。

奇怪的是,不少人在处理非技术性问题时,经常容易被困住。

以前团队开发过一个系统,工期不到1个月,需求中涉及流程表单。当时的架构师坚持:新开发流程引擎。以后还能作为底层能力用到其他项目中,一举两得。

听起来很有道理对吧?

可要知道,对需求相对复杂、而且工期紧张的新项目来说,从0开始去开发引擎,再去适配、调优、对接业务,明显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先不说能否来得及,技术应用是否成熟?能否满足业务?万一不能实现,如何处理?

那位架构师习惯用技术手段去解决问题,但没想过,还有其他路子可走。

他过于依赖某个优势,希望最拿得出手的那项技能能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功效。

这是许多聪明人常犯的毛病——

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固定地站在熟悉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久而久之思维定式。

我有个前同事,被公认是很精明的人。从与公司内部高层打交道,到饭局上和不同身份的人推杯换盏,他都游刃有余。

只是呢,他遇事总喜欢强辩,讲各种道理迫使对方认错。

有一次与其他部门在合作中出现小摩擦,原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几番扯皮后,他写了几千字邮件,旁征博引洋洋洒洒,截图+批注说明不是自己的责任。事情后来闹到高层,他被老板指名痛批:“希望多想想如何更好地合作,而不是浪费这么多时间去当甩手掌柜。”

他以为自己精通人情世故,什么问题都能用社交途径搞定。

依赖得越久,越有可能在某一天撞得头破血流。

02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达克效应”,原意是指越没本事的人,自我感觉越好。

但现实中更常见的场景是:有一定本事的人,就感觉自己在所有领域都有发言权,在所有场合他就是最闪亮的那颗星。

华为曾有个北大高材生,刚入司60天,实习期还没结束就给老板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历数华为的弊病和改进办法。任正非的批复是:“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于是这位高材生就被辞退了。

马云也曾说过类似话:刚进入公司三年的员工,别谈战略,先把战术做好再说。谁和我谈战略开除谁。

刚从象牙塔迈入职场,自恃名校毕业,斗志昂扬地认为能够在短期内弯道超车,获得最高处的赏识。

太自以为是,没超车成功反而原地翻车。

此外,自命不凡的人经常特别固执,坚定地认为自己所做作为就是正确的。

电影《复仇者联盟》里,身为终极大反派的灭霸,他为啥要把宇宙中的人杀死一半啊?

因为灭霸生于泰坦星,亲眼目睹星球人口增多,导致资源被过度开采和大肆污染,最终大面积爆炸。

结果呢,他萌生了个“伟大”的梦想:

把宇宙中的人口消灭一半,这不就可以生态平衡了嘛?于是一个星球接着一个星球地开展屠杀。

抱着感人的目的,却制造出最大的恶行,还自以为做善事。

这样从不反省自己的事情,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我的一位同行朋友,上司轻易答应了客户的进度要求。压根不考虑那个进度是否可行,其他部门人手紧缺也借不到人。

第二天内部会议时,上司索性大手一挥:“这是既定目标,大家辛苦些,加加班吧。”

朋友赶紧提出,就算997都来不及赶进度,上司勃然大怒:

“那是你能力的问题!你有想办法去提高你的开发能力吗?!”

问题在于,他作为leader,难道不了解团队的现有水平?难道不知道有个起码的预估?自己轻率地许诺不合理的进度要求,开发就算现在努力去提高水平,也来不及赶工吧?

这种上司,就是典型的“自以为是”。

没考虑过程中哪些环节出了问题,而是劈头盖脸地将下属痛骂一顿。在他眼中,自己任何决定都是对的。别人做不到,那都是别人的责任。

固执地活在自个儿世界中。

03

我有位从小一起学钢琴的师姐,教琴十来年,前阵子聊天时她说,最难教的孩子,其实并不是比较“钝”的孩子,而是有点儿小聪明的孩子。

为什么呢?

一来,弹新曲子时,他们比普通孩子更快地熟悉乐谱,别人要5天,他们只要1-2天,然后就开始松懈了。

二来,他们如果出现一个指法或演奏的错误,有时会坚持自己没有错,和老师各种解释,导致纠正所花的时间更多。

普通孩子老老实实地练琴,老老实实地接受老师的建议,老老实实地修改问题,虽然一开始学得慢些,但到后来,越弹越顺。

许多聪明人,是被自己的“聪明”给耽误了。

比如,投机取巧一时领先,到达目标后,以为只要每次按照同样的操作、利用同一种优势技能就足矣。

比如,发生任何事,责任永远是别人的,从不想着反省自己。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哲就是个典型又常见的例子。

比如,在利益面前过分自信,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智慧找到捷径,哪怕明显违背规则,也坚信自己必将是存活下来的少数派。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巴黎隐士》中说过一段话: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

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踏实,冷静。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深以为然。

这几年摸爬滚打,我发现,聪明人实在太多了。而绝大多数,仅仅是小聪明,谈不上大智慧。

反倒是那些勤勉且谦逊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经常笑到最后。这样的人,不是赢在天赋异禀或智商卓绝,而是赢在不断累积势能、不断反思自己、不心存侥幸。

这个世界充满着多维的变量,性格、品行、勇气、协作、担当……都比“聪明”重要得多。

别高估了聪明的权重,也别低估了那些寻常的品质。

共勉。

—END—

相关文章

  • 看到太多聪明人混得不好,我发现了这1个真相

    随着年龄渐长,我发现,对同一件事的想法已不知不觉地发生逆转。 以前很嫌弃的鸡汤道理,如今闻着一个比一个香;以前很欣...

  • 人世得失

    这些年看到了人世间的太多得失,太多沉浮。 前几年混得好的人,现在也有落到失败境遇的;前几年混得不好的人,现在也有生...

  • 读书笔记31:成功的聪明人太多了,我必须为笨蛋争口气!

    成功的聪明人太多了,我必须为笨蛋争口气!书单狗28个笔记 ◆ 生活篇 这世界成功的聪明人太多了,我必须为笨蛋争口气...

  • 遇见3年前的自己

    大概在3,4年前左右,有位我非常尊重的人说:聪明人总是容易在现在的环境中看到不好的地方,容易挑剔,这其实不好。 人...

  • 回到视力5.3那年

    那是什么? 这么近都看不清,嫌弃。 我说这世界太清晰不好 太多事情就会被发现了 我说我就喜欢这模糊 我说我就喜欢这...

  • 别在该鞭挞的时候,给一碗鸡汤

    当你混得不好的时候,请你来火车站看看。当你混得好的时候,也请来火车站看看。因为这里,混得好和混得不好的人同样多。 ...

  • 却是无言

    看到了太多的好 也看到了太多的不好 所以在好与不好之间 我徘徊良久

  • 无傻气,不完人

    做人,是聪明一点好,还是傻气一点好?这世界,聪明人太多,所以作为傻子,特别刺眼。但是我认为,有时聪明人的心智,反而...

  • 晚间日记

    聪明人痛苦,往往来源于聪明本身。 因为在看透太多真相的同时,同样意识到了自已无力改变的事实。 所以,为了不再痛苦,...

  • 从此以后,做最好的自己

    真的不敢动手写东西,自己都觉得害怕,怕自己把这种混得那么屁的日子描出真相来,我怕我不敢面对真相,面对现实。 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到太多聪明人混得不好,我发现了这1个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yw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