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目所示,做得正确就会有好结果吗?不一定。
1.“正确”本身的价值
可能很少有人认真想过这件事:正确本身,其实很可能没有价值。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图:
正确可以属于你,也可能别人正确。在这个表中,什么时候“正确”才有价值呢?我们逐一来看:
(1)如果你和别人都正确,那“正确”本身的价值其实并不大;
(2)如果你是错误的,别人都是正确的,那会是个很可怕的局面;
(3)如果你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你的正确才具备很大的价值。
有一个词叫做“特立独行”,“特立独行”本身的价值和“正确”的本身价值一样,并不算大,但“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价值就是巨大的。️
我们再从两个维度来思考价值,如下图:
也就是说,你正确的程度越大,与此同时,不认同你的人越多,你的价值就越大。若你很正确,但与此同时,所有的人都很正确,那你的价值其实可能等于零。
“你看对了”这个事实本身不会给你带来哪怕多一点点的相对优势。比如你看好VR产业,想去创业,别人也看好,也想创业。那么你的胜算并不大,因为别人的资源比你强,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以说,若你确定自己是正确的,而身边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你的想法,那你应该高兴(而不是痛苦),因为它不仅正确,而且可能价值很大。
2.表现型人格
那为什么人们在面对真正的价值是会很痛苦?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衡量正确与否的方式是“认同的人是否足够多”,而不是靠逻辑和独立思考。从底层看,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绝大多数人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显得好看”。
“表现型人格”决定了“随大流”的根深蒂固——只有“跟大家在一起”“与大多数人相同”才觉得安全。
3.特立独行且正确
“特立独行且正确”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很难做到,否则,价值就变成任何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实现的东西了。
比如,在2015年大家都说“微信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时继续持续不断地写公众号、在互联网免费时代布局知识收费等。
又比如一些反面的例子,在课堂上挑刺的学生,虽然很聪明,但实际上时吃亏的——“证明自己正确”并不是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时时刻刻成长,早晚更聪明、更正确”才是应该的结果。他们把注意力用错地方了,以致没有获得原本应该获得的结果。这可能是很多人一生中吃过的最大的暗亏,也是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吃过的暗亏。
所以,如果你确定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认同导致的痛苦而去做“走形了”的事。有些痛苦其实是幻觉;有些价值,之前之所以不可能获得,完全是因为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所以,不妨记住这句话: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铁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