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都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不会来事儿一直是自己的短板和缺陷。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讲,就是情商很低。
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有很多朋友,圈子很窄,路子也就不会广。
不具有特定的人格魅力,自然很难吸引到更多的人在身边。
以这次家里的事情为例,费劲全身力气,也总是感觉到力不从心。
当家里人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时时感觉不能令他们满意,心里不免饱含亏欠:自己竟然是这样无能。
不过还好,朋友虽然不多,也算还有那么几个贴心的。
遇事之初,最先知道的是安子,因为他媳妇儿在县医院B超室,最先发现了不好的预兆。第三天晚上,安子就打来电话:顾上顾不上?顾上的话,出来坐会儿?
安子当医生时,曾经在北京进修外科,对于这些东西自然有着很深的了解和见地。见面后,从治疗措施到求医,给出了详尽、全面的建议,对处于懵圈中的我,起到了指点迷津的作用。
这次去北京,小贾冒着被罚的风险,一路送到医院门口,还每天晚上都打电话来询问进展。虽然对于被扣的三分只字未提,但我知道他是A本,还得去参加学习才能消分。
杰子虽然身在石家庄,也是每天准时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并根据帮助分析每天的经过,提出具体的建议;不是他每天提醒我要心平气和的跟大哥商量、理解大哥的心情,恐怕我俩早已经嚷了不止一次。
回到家第二天,杰子就发来微信:有事没?没事出来坐会儿?解解闷…
杰子的母亲,是因为食道癌走的;因此,他根据自己的经历,仔细的分析了我所遇见的情况,提醒我需要注意和决断的地方,还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知道下星期还得再去,杰子说:你等我话吧,我看能不能借个京牌车;借到的话,我去送你跟阿姨。
虽然朋友不多,有这么三五个,聊慰此生!
简书也一样:我这样的人,不会吸引到更多的人关注;但是每篇文章,总会有那么几个好友的赞评如期而至;即使断更了,也经常收到好友们发来的简信鼓励或问候,送来温暖。
这样的简书之旅,有你们也足够了!
前几天,老爸曾经很突然的质问我:你那些朋友,有几个来看过你妈的?
当时我确实一愣:没防住老爸会有这么一问。
老爸的话,虽然已经经常毫无逻辑可循;但我知道,该来的,一个也不会少。
因为他们是真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