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资政参阅
2018年第2期(总第101期)
中共海兴县委党史研究室
英雄壮烈事 百年有余声---记牺牲在抗战胜利前夜的韩赵村地下党员宋林友烈士
抗日战争时期,香坊乡韩赵村地下党员宋林友同志,在年关的腊月二十九日夜晚,被顽六旅特务枪杀于村北。他的壮烈牺牲震惊了小山区的干部群众。事情已经过去70多年了,英雄的光荣事迹仍然在方圆几十里的村庄流传,他革命精神已经成为家乡的宝贵财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为了解烈士的有关情况,专程到韩赵村进行了采访,烈士的侄子宋木魁、侄孙宋树金,村干部韩铭仓、韩林潭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1933年出生的宋木魁老人身体硬朗、思路清晰、言语爽利,他带我们走进了血雨腥风的岁月,昭示我们要不忘革命初心,秉志前行。 韩赵村位于漳卫新河(原为九河之一的鬲津河)北岸,原名赵家庄,原隶属于山东省无棣县小山区(辛集区)。1965年海兴建县后,为区别于张会亭乡的赵庄,因韩姓居多,故更名韩赵村。韩赵村是传统的农业村,自古以来村民民风刚健、尚武好勇,从明朝开始就习练武术,当时村东村西各有一座拳坊,分别习练黑虎拳和功力拳。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有“二人合”式土炮四座,分别安在围子墙的四角炮台上,快枪(新式步枪)和土枪有四、五十杆。为防海盗、土匪,村里建立了巡逻队,白天黑夜轮流值班,一有情况,锣鼓一响,村民迅速集合,声势浩大,外来的土匪武装、日伪军队从来没有攻进过。有几句顺口溜,相当能说明情况。“过了赵家庄,一路平趟”,“过了五堤头(指现在辛集镇的赵、孙、巩、苑四个堤头村和与赵堤头合并的王堤头村),吃喝全都有”。意思是说赵家庄和五堤头不好惹,拿下他们就一切好办了。宋林友1907年出生在这片热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成长为有责任心、正义感、家国观念重的热血男儿。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侵占无棣后,相继在附近的埕口、贾庄安设据点,张子良的顽六旅1941年和1943年底,分两次在魏庄安据点,日伪顽势力经常扫荡,横征暴敛,抢粮抓夫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治下民众不堪其苦。宋林友和村中的青年们日夜盼望加入抗日队伍,救出深处水深火热之中的父老乡亲。 1938年9月27日,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到达冀鲁边区,他团结友军,建党立政,痛击敌顽,边区抗战形势极大改观。 1938年冬,共产党员杨志成、王子清等在孙良志村成立无棣县小山区(第四区)抗日民主政府,小山区当时范围:西起苏基,东至渤海湾,北至东西侯庄,南至鬲津河(漳卫新河)两岸。
1940年2月,无棣县委除奸团成员张晨光(无棣县北高村人)到达四区,与杨志成建立中共无棣县第四区工作委员会,7月工委改为区委,区党政机关建立,区中队、各救会、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相继建立。
1942年5月后,张又俊(海兴县曹庄子村人)和范长寿相继接任小山区区委书记和区长,在与日伪顽势力血与火的艰苦斗争中中小山区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并巩固小山区政府民政助理李怀彦(无棣县北李家寨村人)、区长范长寿先后来大韩、小韩、韩赵村一带开展工作,动员群众“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粮出粮”,参加抗战工作.
1941年,宋林友通过李怀彦介绍,投身革命,成为八路军地下交通员又于当年加入地下党组织,成为韩赵村第一位共产党员。在他的带动下,韩赵村这个当时只有三四百人的小村子就有十五六个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宋林友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他和四弟宋林祥(宋木魁的父亲)都是第一批入的党。 参加革命工作后,在党的领导下,宋林友全身心投入抗日救国工作。他的主要工作是搜集情报,为冀鲁边领导机关所在地的王文、山后、曹庄子传送情报,收集物资并运粮运物,为部队和根据地地方机关提供给养。当时从事这项工作危险极大、风险极高。抗日军民把各地区分为根据地、游击区、敌占区。就当时整个小山区来说,确实是巩固的抗日根据地,群众基础好,人民武装力量较强,共产党的抗日活动公开或半公开进行,而具体到鬲津河沿岸各村庄来说,敌人势力相当猖獗,1944年以前日伪势力最盛,顽军次之,共产党实力最弱,而且顽军与日军定立了互不侵犯的条约,共同对付共产党,因此这个地方介于敌占区和游击区之间。1944年春夏之后,日伪军龟缩到县城,顽军控制了这一带,各村暗探耳目众多,形势对八路军共产党极为不利。共产党只能在地下隐蔽活动。据宋木魁回忆,三伯父和父亲等地下党员与上级都是单线联系,他们经常分头摸黑到村东的一处黑屋子去开会,进屋后漆黑一片,人到齐后,靠声音进行会议议程。散会后,再分散回家。有两个人由于惊吓过度,后来脱党。 宋林友、宋林祥兄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始终是党的忠诚战士,毫无保留的为党工作,特别是宋林友工作尤其突出传送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运送了大量八路軍急需的粮食等物资,为部队打胜仗做出了很大贡献,受到无棣县委书记张晨光和小山区委书记张又俊的多次表扬。宋林友和区长范长寿,还有入党介绍人李怀彦相当熟稔,建立了同志加兄弟的感情。 宋林友频繁到四区北部的小山、曹庄子、山后一带活动,引起了敌人的警觉,一双黑手已经对准了他。1944年下半年海兴一带进入反攻阶段,到年底的时候,海兴境内的大部分日伪顽据点已经被八路军拔除或迫退。日伪军准备撤退,但张子良的顽六旅还想做最后一搏。 凶恶的敌人不断派出特务,对八路军抗日军民开展严酷的暗杀活动。
1944年农历腊月二十九日,是公历的1945年2月11日,上午他和兄弟们给父母兄弟们各家都贴上鲜红的春联,准备过年。中午时分,他牵着毛驴,驮着从农户中敛来的半口袋绿豆和一袋刚从石磨上磨的面粉,送到冀鲁边区粮食总站曹庄子,交付完毕后,往家赶。在路上,他合计着,听县领导说,国际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度过最困雅的时期,老百姓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欢欢喜喜过个年,这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冬天天短,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当宋林友牵着毛驴走进自己家天井的时候,跑出四个早已隐藏多时的特务,他们问:“你叫什么名字?”“我是宋林友”,“就是你了!”他们一哄而上,把宋林友捆了起来。当时,在宋林友家门的宋林生认出两人,一个是现在辛集镇赵堤头村的赵清章,一个是现在山东省无棣县埕口镇后呈子村的李华清,他们都是顽六旅特务,赵清章是他们的头子。当晚,四名特务将宋林友带到村北并枪杀于路边。宋林友同志牺牲时,年仅37岁,留下一女二子、三个未成年的子女,其中幼子宋木春仅有五个多月,尚在褓之中。 据宋木魁讲,伯父牺牲当晚,赵堤头村的一名抗日义士也被顽六旅杀害,这是有计划的谋杀!张子良的顽六旅已经民心丧尽,老百姓都在传一首民谣:“张子良,活阎王,手下恶鬼一大帮,狗屁人事都不干,专门祸国把民殃”,无棣(包括海兴东部南部)深受其害。敌人的凶残吓不倒人民,只是在加剧人民的仇恨和自已灭亡的脚步。 宋林友同志牺牲后,韩赵村宋化峦到小山根据地送信,各级领导听后无不震惊落泪,为失去了这样的好战友,中华民族失去这样的好儿女而难过。
1945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三日,部队及区政府领导王子清、李怀彦同志来到韩赵村,对宋林友同志亲属进行慰问,并在村南门外组织全村及邻村村民为宋林友同志举行追悼会,李怀彦同志宣布宋林友为革命烈士。
后来范长寿在回忆录中提到了宋林友同志,心情无比伤痛和惋惜。说他死在了胜利前夕,令人痛心!烈士的事迹和英名将和松柏一样万古长青,像日月一样永远辉映大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17日、八路军渤海军区大部队攻克无棣城。1947年1月,人民军队扫清还乡团”势力,我县境内共产党开始公开活动、率先成为解放区,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宋林友烈士的夙愿变为现实。
烈士牺牲后,其妻子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党委政府和亲人们帮助渡过难关。在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不给党委政府增加负担,烈士的妻子丁园娥带着三个子女到东北投亲,迁往吉林省梅河口市曙光乡曙光村居住至今,烈士墓也建在那里。宋木魁自豪的说,我们继承伯父和父亲的遗志,红心向党,追求进步,他说,光我这一大家子就有6人是共产党员,自己、儿子儿媳、女儿,还有孙子孙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兴家国、后继有人啊!
萧华(1916-1985) 江西省兴国县人。一九二八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三四三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一九三八年九月,萧华率“挺纵”抵达冀鲁边区,任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是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建者之一,经常活动于海兴一带;后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辽东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