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一
今天建群,铁库我们三家来到了新宾猴石国家森林公园——用温强的话说:此次出行七个小时就群策完毕,高效率。
猴石是根据我的山清水秀的标准,郭峰给推荐的抚顺这边的景区之一,很符合我们的期待。
午餐后进入景区,我冒雨参观了山上的双灵寺,拍了几个景。我还有一个网名叫“雨霖铃”,这回真正拍到了自己觉得满意的意境。寺庙不旧,但显得粗糙,破损之处也颇多,虽然说不上破败。我问这里有没有僧人,说有。我就纳闷,僧人难道看不出来破损之处是对佛的大不敬?其实我问的问题也有问题,现在的僧人,有多少在意对佛的敬与不敬呢?我对信仰有苛求,我特别看重虔诚的纯度。在我的认知里,信仰是唯一糊弄不了鬼的东西。
景区前是个村子,我们选了一家叫“胖姐”的农家院午餐,她自己说已经干了十多年了。后来我们的晚餐和住宿也定在了她家,主要是感觉胖姐很实在,饭菜口味也可以。
晚餐中我说,近来我一直“琢磨”建群,我发现并强化了对他的两个特点的认识,一是建群没有说过别人一个“不”字,从不;交往一生,建群没有让我感觉过不舒服,从来。他自己说,他能忍。
我认为好朋友应该是无话不谈的,不然何以称为好朋友,但是建群打破了我对“好朋友”这个概念的理解。据观察,这是他的为人原则,你不可以苛求他,你还不得不佩服他。为什么一生中没有让我感觉不舒服?善待你,让着你,帮着你,不难为你,淡化、委屈、克制自己呗,没有诀窍。可贵在这样的人很少,可贵在此生让我碰到了这样的人。建群在群体中总是“想着别人”的特点真非一般人可比。还可能是因为负责过总务吧,他接人待物细致,自然,专业。什么叫自然?你看不出做作的痕迹;什么叫专业?不落空,得体。仅举一例,这次出行,车是他借的,水(还有八王寺汽水,啤酒)是他备的,一路上是他开的,服务区停不停是他问的,高速费是他担的,车内外卫生是他每天早上都收拾好了的,大包小裹是行前他早早拎上车的,这后一点尤其为女士称赞不已。
景区和农家院基本没人来,整个一条街大概也就一两拨入宿客人,倒是清净。胖姐家的厕所实在是让人忍受不了,问她为什么不投入一下?她说,也没有人来啊,投入也收不回来,好像也有不愿意干了的意思,不知道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疫情的影响,在方方面面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7/28,二
建群和铁库有心,一大早走访了几户农家,问了,看了,比较了。他们说,如果回来住,到另一家去。
因为铁库夫妇没有去过永陵,我们今天去永陵和赫城。然后又回猴石来住了,换了一家——君再来,比胖姐家干净一些,起码厕所是水厕,并且愿意给更低的价格。路边真是开了不少农家院,据说有近二十家。临街一面,政府出钱,路面、门窗、栅栏、小溪建构,统一而美观。
在赫城,买满族食品香饽饽,其实就是一种糕点,人说越是糖尿病,越想吃甜的,此言不谬。
回途,看见一处革命烈士纪念碑,建群看车,我和铁库冒着炎炎烈日上去拜谒。从碑文“赞十四载英绩驱倭寇于国门三年烽烟再起志士横扫强顽前赴后继建立新权”上知道,应该都是抗日英雄,牺牲于解放战争年代吧。没有年龄,没有事迹,二十几座墓只有名字。理石地面的缝隙间杂草丛生,我觉得这很代表我们很多人对于烈士的态度不够虔敬啊。我对铁库说,名字起的都挺好,今天看着都不落后。烈士们,安息吧,今天的平安由你们的头颅奠基,由你们的鲜血梳理,我懂得,我不会忘,我实心实意的心口如一的把你们矗立在我的精神世界里。
昨天吃太多了,多的让他们“惊诧”。今天晚上吃不动了,他们吃饭,我漫步山间路上,看晚霞,看村民的闲散,看洁净的一条街,背街小巷也看了,过得去。背面才是我们的真实。山风习习,凉爽,舒服极了。山里,真是伏夏度假好去处。少见蚊子,屋里少许苍蝇挺烦人。看到很多家养鸡鸭鹅,我问,没有狐狸黄鼠狼祸祸吗?村民说,怎么没有,开春还被弄死了几只,只喝血,不吃肉。我多余的问道,那鸡还能吃不?答:现在谁吃啊?不知道是因为忌讳还是卫生。
7/29,三
结账,农家院晚、早餐加住宿430元,晚餐的排骨就一百元。今天的午餐在和尚沟附近喝羊汤249元。
上午本想看浑河源头的(清原县),可是当地人对所问都一脸懵逼。拦路问了一个骑摩托的,还没对上茬呢(在哪?什么景况?),就把头伸进车里数人了,说,一位40元,一会儿过去给抬栏杆。看那眼神儿就不够善意,也让人想象着前路的风险,我们没有跟着他的节奏走,调头喝羊汤去了。在清原和宽甸(抚顺和丹东所属),路边的饭店都可以喝到肥美的羊汤,新杀的羊,新熬的汤,满碗的羊杂,改馋,美味极了。
农家院越来越商业化,越来越仿城镇化了,农家的淳朴风格几乎殆尽,除了山色风云,除了面相。
什么叫农家院?我的想象:一个是吃的,肉蛋菜应该是应季的,自产的,绿色的,自家口味的;一个是招待,淳朴,憨厚,好客,宜人。此次看,菜和酱基本还是自家的,其他的全是采购的,笨鸡蛋都是假的。隔夜的剩菜(早餐小菜,多少变味)也往上端。招待上,算计心理若隐若现,待客之道变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虚于应酬。
农家院不应该是规范的,应以本地本村本家特色为主,村姑、村嫂和村婆应该风格各异——我的想法可能也够怪诞的了。又不能没有规范,比如卫生条件,被褥的一人一换洗,水厕(无蚊蝇、足够大)——夏天的旱厕可想而知。
作为人群,落后和憨厚是一体两面的,如果落后和商业化勾连起来,是非常丑陋的,不论何时何地,莫不如此。现在商业味越来越浓,已经越来越没有农家院的原味了,原本、淳朴、善良、本地的那些特色仿佛越来越遥远了。如果没有了农家特色,还有什么吸引力呢?多少年前去过藏区旅游,藏人的厚道虔诚口碑还有得说吗?可是愚昧落后的头脑一旦引入商业化,“骗”钱没有得逞,那种野蛮、凶相、腰刀,见识过的人是不是记得那个后怕?
此次出行原本我是很有兴致的,五家缺俩家已经够遗憾了(一家在国外,一个贵体有恙)。出行的三家,铁库耳鸣到了一定的程度,我的身体也不在状态,想好好聊一聊的目的没有达到,很遗憾。铁库年龄大于我们,是哥,他也很有哥的担待和憨厚,我们没少调侃他,他也反击,现在调侃也好,想推心置腹也好,通通成了不可能。大半夜的,本是轻声细语的时候,你喊他都听不到,还有心情唠吗?
其实,我的旅游胃口很简单:出去就行;自然风光就好(厌恶人迹、人众),最好是渺无人烟;顿顿有肉吃(酒是不行了);同行的人无话不谈,最好有所启迪和感悟;AA制。就聚餐和旅游来说,有人掏钱当然好,可那不是久处之计,且受之必然有愧。
因为雨,作为特征的猴石我们只是远处观望了一下;永陵,我和建群没有进去,赫城是坐车走了六处(前两年郭峰已经领我们走了个遍);参仙谷门票太贵,在门口照了相;浑河源头没有找到。
旅游,都希望和好朋友一起出去;由同学升华为朋友的必然是好朋友;走一次,得一次。是为经验!
2020/7/29
路边野草竞时鲜,摇曳轻松自在闲
从未醉心垂史册,今年来过又明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