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味了《围城》这本书,看到以前写的感想,那种错综复杂之感,油然而生。
在《围城》这本书中,最出名的一句话,「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现在再读这句话,依然是真理。人生在世,处处皆是围城。
无论是书中方鸿渐的婚姻,还是赵辛楣的事业,他们都觉得当下的都不是最好的。即使最终事情发展如他们当下所愿,久而久之,他们始终会发现娶的不是意中人,工作也不是最称心的岗位。
记得有位朋友跟我分享过一句话,“If you refuse to accept anything but the best, you very often get it.” 意思是说,如果你拒绝除了最好的以外的任何东西(只接受最好的东西),大多数时候你都会得到它(最好的东西)。
可是,什么又是最好的呢?当下我们认为它是最好的,也许在未来并不是。现在我们认为它很普通很一般,但说不定在将来,我们会认为选择了它,是我们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人生选ABCD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机会很少,更多时候我们其实在做开放的解答题,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好坏对错。
所以,对待「围城」最好的方法是先接受它的存在,并理解它存在的普遍性和意义。如果在围城里想逃出去,在经过深思熟虑后,还是想逃,那就勇敢果断地翻过去。
但一定要提醒自己的是,翻过去后,依然还会有一道又一道的围城。有时,与其不断地在做选择题或判断题,不如把时间维度拉长,勇敢地去做一道证明题。
花时间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最优的,才是正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