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停车那些事儿

关于停车那些事儿

作者: 淡如微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7-13 11:32 被阅读0次

                      漠视步行的平民

    关于停车那些事儿

    当然,我是平民百姓,而且以步行为主要交通方式。

    二十多年前我住在单身楼,是这个城市的西南角,工作在东北角,孩子幼儿园在中轴线上。我每天用自行车驼着孩子在这个五线城市里奔波,总会因为交通工具的低端而被歧视:所有的单位、家属院都门囗都有一个牌子"出入下车、来客登记",我非来客不用登记,但我必须下车表示礼貌。当然,礼貌是应该的,但这个必须下的"车"却是指的自行车,汽车、摩托车这些真正意义上的车却并不用下车,而且,自行车通过只能走有门槛的小门,得非常吃力地提起坐着娃的后座才能通过。汽车、摩托车则不然,可以一脸傲娇且不耐烦地按着喇叭让门卫慌忙不迭地去亲自打开半掩的大门。因为这种对自行车的歧视带来的诸多心里和生理的不适,逼得我不得不花了一年的积蓄,买了一辆最低配置的钱江50踏板摩托车,从此过上了出入不下车的不被漠视的生活。

    而今,在家用轿车走入普通百姓家的年代,我仍然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出行主要方式。当然,我依然感受着漠视。

    我大汉中绿荫如盖,风景如画,我工作的地方是西汉三遗址所在地,属于仿古步行街。然而,这几乎是个笑话一一绿荫不属于行人,绿荫是用来遮车的,是为了开车簇下班可以有一个不烫不热的车体空间,不是为步行的人遮阳遮雨的。

    好吧,我走人行道。对不起,人行道也不归步行之人,上面停满了车辆。

    那么,走马路中间吧。每一辆车从身后来时,刺耳的喇叭声里都能听到谩骂声:你会不会走路,往边边上走嘛。一侧身,车辆便呼啸而去了。

    我,便是这个城市里天天被漠视的平民,这些图片是我每天路过的街道,有图有真相  。

    关于停车那些事儿

    在这个中心城区步行一小时之类可以到达任何目的地的小城市里,或许很多人勉强买车,其中也有一定的比例是为了不被漠视?

                      何处安放

    步行的平民心中是委屈的,车主难道不委屈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出行的方便,车辆的普及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这种需求已经上了不可逆转的高速公路。有车有房是九零后结婚的标配和起步价,区别不过是什么房、多大的房、哪里的房,什么车、什么牌子、什么排量。买车的人没错:收入正当、需求正当,人活着就是为了质量。可是,往哪里停放?

    首选当然是公共资源地带一一可以无偿占用。商户将车放门口,一占12小时甚至24小时,自已不用时还自己立个专用车位的牌子。也有车主就近放驻地人行道树荫下,长期不挪窝以至垢痂久了变成肉一一霸占成固定车位。也有上班族放单位院子里,平时不用,步行上下班。

    2010年省上的标准是新建小住车位配比1:1.4,而我市之前的是1:0.4,之后大多在1:0.7-1:1之间。一家三口两辆车已经很普及,三辆也不在少数,每辆停车费年均3000且抢手。每个小区四周马路伢子上都停满了家用车,每天下班心急火燎的怕回晚了抢不到车位。商业区,兜兜转转几圈,地上地下,上天入地,找不到一个车位,高价的也没有。饭后百步走、周末休闲运动,滨江大道沿线十几公里,慢车道上密密匝匝的停得满满当当。木有车位一一两个圈转下来,血压蹭蹭的上窜。路怒症啊一一

    上班、上街、打工、政府、景点、街道、广场、商场、饭店、游乐场一一一堵得慌,怪谁咯?!

    怪ZF么?城市规划缺少前瞻性?谁曾想二十年前买不起摩托车的人民二十年后人手一辆轿车?你二十年前买的最贵的那件衣服打算穿几十年的,结果你长胖了二十斤,怎么办?

    ZF兜底么?你买的沙发、电视机、健身器放不进客厅怎么不找办事処呢?车不一样是你的私有财产么。

    可是凭什么共公资源谁占下就是谁的呢?为什么有的可以无偿占有,有的人就走投无路呢?凭什么好好的街道一圈就成了私人停车场?酒店凭什么霸占公共场所,立个牌子就他人勿进呢?

    当然,zf 应该着手解决。但是,占绝大多数的低碳平民不是政府的臣民么?就是该以牺牲他们的出行方便和自由为有车族买单么?所以绝不是拿出所有的人行道,牺牲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为少数的有车族兜底。因为,既使将这个城市所有的空间都拿出来停车,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啊。

                          智慧停车

    停车难题,应该不单单是个场地的问题。就像一个家,干净整洁有序,肯定不是面积大小的问题。会收拾的人家40平方米也是宽绰的,不会收拾的人家200平方米也下不去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健看决策者与管理者的智慧。

    Zf 一直在作为,市场也在作为。商品经济的好处在于瞌睡来了总有人给递枕头。有需求就有商机。据说上海分类垃圾推行伊始,便有了包月帮着倒垃圾的服务,个户月入上万。停车的难题自然有硬核公司硬核专家提供解决方案。智慧停车一说便迎面扑来了。

    当初人性化也是这样的轰轰烈烈:人性化执法、人性化设计、人性化服务,甚至连马桶都能扯出个人性化来。人性化是以人为本,寻求出路或商机。而今智慧城市、智慧城管、智慧停车、智慧超市、智慧法院、智慧物业⋯都得智慧化了。当然,这个"智慧"我研究了半天,得出个粗浅结论:这是指电子信息化建设管理,而非用人类或政府决策者的智慧。我一直认为智慧是人与机器的区别,就像制造并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一样。

    用先进的科技创新是城市管理的必要手段,但决不是惟一手段。智慧一定是来自人脑的而非电脑。决策者们的智慧是主导,电子智慧是手段。

    去年春节,朋友为解放年迈的老母,买了一台智慧炒菜机。将洗净的菜放入机器,选择切片、切丝,大火小火等,一份菜便自动炒成装盘。初试神奇的不要不要的,连炒十个菜上桌,省时省力,大年三十年夜饭分分钟搞定。可是,下箸之后不对味了:十个菜一个味。因为设定的程序是一样的,所以有差别的只是食材,无差别的是滋味。随即倒了胃口。炒菜机也因清洗麻烦而闲置,甚至被嫌弃占地方了。

    我想,无论怎样的智慧机器都必须在决策者的智慧之下,方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分类管理

    智慧停车的设计与开发是必要的,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利用当前的车位资源,为车辆提供停车泊位信息,减少资源、能源浪费;适当地在人行道上和背街小巷里划些泊位是可以的,人性化的解决车辆停车需求;在闲置地块开辟停车场,合理设置立体停车场,这都是好办法。但因地制宜,分类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必须人的智慧与机器的智慧双管齐下,才能有效解决。

    一、不该停车的地方决不能停车:主要大街、交通干道、重要商圈、学校周边、风景区,这些地方不该停不让停。比如天汉大道、万邦广场、莲湖路、东大街、滨江大道。有看官说了:那哪行呢,好几公里呢,怎么办?北京长安街十公里呢,有让停么?怎么办到的。香港的车、人比我们更密集,可曾见过交通要道、主要大街、商业街区有密集停车泊位?

    昨天去洋县讲课,随便去看望小同事丹阳的父母。丹阳说家门口这段路平时走不通,觉得特别窄,今天突然变宽敞了,估计是有应急管理。是的,应急管理能管住的,日常也一样。

    不让停车,有急事怎么办?

    这就需要管理者的智慧了。周围三公里之内设置停车场、循环低价位电瓶公交车、公享单车⋯引导鼓励,方便群众。

    二、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这才是重点中的重点。有了舒适便捷的公交、轻轨网络,出行方便,省钱省力省心省事,开车出行比例自然会降低,停车压力会大幅降低。鼓励市民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率先低碳出行,交通费、车贴可以拿出一定比例发放公交卡或停车卡。离家三公里不建议开车上班。因开车出行无成本,随意停车见缝插针,让人产生上个公厕都可以开车去的赶脚。

    三、公共资源还利于民,不得无偿占用。根据地段浮动停车费,提高出行停车成本。既要合理利用资源,也要还人行通道和树荫给市民。首先是行者有其路,然后才是车者有其位。重点地段高昂的停车费用、低廉便捷的公交设施会帮助选择出行方式。

    四、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预留专门车位给外来办事人员。车位应有选择地提供给家远、有刚需的人群。可通过申请、甄别、审核、公示给予车位,并适当有偿使用。

    五、鼓励有资源的单位拿出部分车位有偿做公共公停车服务,优化资源利用率。

    六、新建小区必须将停车泊位设计在1:2

    七、引进先进技术,用智慧管理系统合理利用布局、引导现有停车资源。

    八、适当增加停车场规划建设、立体停车场建设

    我这么个不入流的,也想了点办法,抛个砖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停车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mp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