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优秀的父母都容易做一件事情——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伴侣除外】。要知道,孩子在家庭之外已经有很多好朋友了。在家中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母亲/父亲,能胜任这个角色的人只有一个,这个人不能再忙于做孩子的好朋友了。
父母超越朋友
母亲/父亲与朋友有什么区别呢?朋友之间可以分享生活中的一切,忧愁、恐惧和个人想法都可以说给朋友听,朋友对您也一样。但父母却是孩子最敬仰的对象,这不是说父母比孩子更优越,而是比孩子更成熟可靠,就算孩子没有任何要求,父母也会主动保护和照顾孩子。平常,父母可以跟孩子一块儿玩耍、相互陪伴,父母可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但父母不能跟孩子分享一切【比如工作状况、家庭可能面临的危机】,孩子也不必什么事都告诉父母。
如果您担心自家孩子,您会怎么做?把您的担忧告诉孩子?您担忧孩子的成长,就要整天把孩子“严管”起来、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骂孩子?不,正如《银河补习班》中的一句对白:“你爱自己,怎么不成天骂自己?”您不会因为爱自己、期望自己变得更好就看自己不如意的时候就骂自己;对于生活的担心您会告诉自己的好朋友。假设您的家庭可能面临重大变故,比如您的工作可能会面临重大调整,甚至失业,您会像告诉好朋友一样,把这件事告诉孩子吗?如果孩子染上了坏习惯,如网瘾、早恋,您会像好朋友那样给他们建议吗?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您会向他们倾诉自己有多孤独、工作多辛苦吗?
如果您与孩子做朋友,向和成年好朋友那样与孩子分享您的担忧,那么您能做的要么是撒谎,要么是情感勒索。如果您告诉孩子您很孤独,希望孩子能多花时间陪您,否则就会心怀愧疚。就算孩子愿意多花时间陪您,您也不会想给孩子增加这样的负担吧?如果您对孩子撒谎或者对他们进行情感勒索,他们会在需要安慰、建议和依靠时来找您吗?
信息时代,我们出行使用最多的项应用,那就是导航。父母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那部“导航”、那位导航员,是孩子一生成长的榜样……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孩子成长,榜样尤为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比如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爱护环境的习惯、遵守社会生活规则的习惯、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因此,父母要特别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立榜样。
以身作则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威,更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提供者,父母的一切行为表现都将成为孩子的参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古人云:“教人者先教已”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质和良好习惯,父母都应具备。
生活中,作为家长时常会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习舞蹈、绘画、音乐……这些都只针对孩子作要求,对于自己的学习、提升技能从不提及。如果想孩子好好学习,作为父母您也要率先放下手机,买点书“以身作则”的阅读、学习起来,榜样是孩子成长路上的“草料”。有了榜样,接下来就是和榜样一起摸索出属于孩子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经常提孩子不知道的问题、引导孩子寻求邻里的帮助;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即使您知道也要尽可能的与孩子一起探寻、引导孩子自己解答。对于确实不知道的问题更是需要和孩子一起寻求邻里的帮助,或者网络信息工具的帮助,切忌阻断孩子发问或者说个不知道,就再无下文。
父母要以身示教
家庭中,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规范孩子的言行。可是这种空洞的说教就如同“空中楼阁”,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成长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父母希望孩子的言行达到何种程度,最好的做法就是与孩子一起做,用实践说话。如此,父母的示范言行自然会成为孩子的学习“案例”,孩子自然会对父母产生崇敬,并以父母为榜样模仿效法。
生活中,父母一旦承诺给予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兑现。如果事情兑现有困难,那就不要轻易许诺。如果父母经常言出必行,说话算话,就会增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孩子对父母的崇信、敬仰与爱戴,就会由于信任的增强而增加。
2018年春节时,与孩子约定如果他能与幼儿园班级中一半以上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就一起到北京、上海玩一次。2018年10月我们执行了这项约定,游玩中,孩子总少不了受累了需要抱。对于孩子累了需要抱,当他说出要抱时不用争论抱还是不抱,只是需要他自己选一个标志物作为起点,抱起来之后再选一个标志物作为落脚点。就这样我们所到之处无论多晚睡觉,早上总能按约定起床,比如到北京看升旗的起床时间约定4:30,结果孩子4:20就叫我起床了。
让孩子明白,父母说的不是空话比给孩子许诺金山银山,给一座金矿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引导孩子成长,父母“言而有信”的示范就是“金光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