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晴 6-22°C
小A的领导说,去年,因为工作需要,他们把借调在外的解说员全部收回了单位。但小A借口孩子小,坚持要待在借调单位不愿意回去。借调单位当然愿意多一个人干活,事情就僵在了那里。
领导对于小A的说法还是有看法的。作为单位的员工,因为个人孩子小而坚决不回单位上班,如果其他女同志都像她这样,单位还怎么管理?小A现在单位的领导,就是从借调单位调过去的,他对小A有些了解。就算她态度坚决不愿意回自己单位,也不能留在原借调单位了。正好那时我们四处寻觅想借人,领导知道后,就顺水推舟把她推荐了过来,让她留在市里工作。
小A聪明,细致,能力强,性格也好,是工作的一把好手。但她没有去过自己真正的单位,和单位的同事也都不认识,同期入编的几个人在单位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她却还是个新人。单位评优评先评职称,肯定不会考虑她。她在市里工作很便捷,但无形中失去的,是无法估量的。
领导很客观,说小A在我们这里工作,虽说是因为她自己不愿意回去,但还是代表单位出来工作的。既然代表的是单位,就说明她是优秀的,年终考核,也不能全靠民意给她打不称职。再说了,把不称职的人送到我们这里工作说不过去。最终,单位当然给她打了称职。
小A的事使我想到了自己。之前我也经常被借调,虽然是系统内部执行专项任务,但终归不是自己的份内工作,不是“小家”的活。被任务用顺手的人,总是频频被借出做任务,最终是给别人脸上增了彩,对自己,只是收获了不一样的工作经验。
工作了大半辈子,看惯了方寸得失。回头看,当年同期毕业的同学,大部分人后来都去上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历提升班,我却一次都没去过。每次有机会,领导都说,工作离不开,岗位离不开,你不能去。我都信了。
别人天南海北玩了很多地方,我守着一亩三分地待在原处。别人认识了很多人,朋友圈爆棚,我守着一亩三分地待在原处。别人疏通各种关系,调离了我们那“苦寒之地”,我守着一亩三分地待在原处。别人找领导开后门走捷径成了人上人,我还守着一亩三分地待在原处。
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别人提升了学历,拓展了朋友圈,赢得了人脉,得到了提拔,如鱼得水。我却“坐穿了牢底”,只收获了工作的经验,成为名副其实低头拉车的人。
但幸运的是,我这个拉车人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因为命运总会偏袒一直默默付出的人。当机遇到来时,经验会让你成为耀眼的人。失与得的转换,就在顷刻之间。
现在的社会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伯乐与千里马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大家更喜欢吃快餐、拼手速、走捷径,坚持守着一亩三分田的人少之又少,更多像小A一样的年轻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待在舒适区,不问未来,不计后果。
谁都没长前后眼,无法预知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借调在外,脱离原单位,不能说对与错,但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绝不会错。



网友评论